(共22张PPT)
虽有嘉肴
礼
记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2课
走近作品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儒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仪礼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儒家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小戴礼记 》。与《 仪礼 》《 周礼 》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礼制、礼仪 , 解释仪礼 ,记录 孔子和弟子 等的问答,记述 修身做人的原则 。
教 学 目 标
1.能够借助注释及运用文言文翻译方法,理解课文大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并背诵课文。
2.反复朗读课文,体味本文的韵律之美。抓住文中关键词,梳理文章思路。学习类比推理的说理艺术。
3.品味语言,辨析”教”与”学”的含义,结合自身体会,深刻理解文章的道理。
教 学 重 难 点
1.梳理文章思路,学习类比推理的说理艺术。
2.辨析”教”与”学”的含义,结合自身体会,深刻理解文章的道理。
01
趣说“嘉肴”,入美味之境
02
初品“嘉肴”,感音韵之美
一读感知
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
故曰:教学/相长(zhǎng)也。
《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
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二读析义
虽有嘉肴
课文翻译
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
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通过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
《兑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A.虽有至道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通假字
古今异义
知识巩固
C.教然后知困
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
B.不能知其旨也
古义:味美
今义:意义
D.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一词多义
知识巩固
学
学学半
同“敩”音xiào,教
学学半
学习
其
其此之谓乎
表推测。大概,恐怕
不知其旨也
它的
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理解
知道
知
不知其善也
文言句式
1.弗食,不知其旨也。(判断句)
2.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此……之谓也”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03
再品“嘉肴”,辨文章之脉
默读思考
刚才我们初步感受了这篇课文的语言,现在我们通过析读来辨别这篇课文的行文脉络。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思考问题:课文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能否抓住文中一些关键词语来梳理?
04
细品“嘉肴”,赏语言之妙
(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这个句子可不可以不要?为什么?
明确:文章第一句从“食嘉肴”写起,是为了引出“学至道”,从而引出“学”和“教”,这种写法叫做类比。
类比说理,就是将两类或两个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得出有关结论的一种证明或说理的技巧。
合作探究
(二)文中的“弗”和“不”的意思基本一样,能把“弗”都改为“不”,或把“不”都改为“弗”吗?为什么?
明确:反复对比阅读,仔细揣摩,“弗”和“不”,意思基本一样,但是如果全部用“弗”或者“不”,就没有了韵律美,兼用两个词语,能够感受到本文语言的错综之美、交叉之美。
合作探究
(三)“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联系自身体验,想象思考:学习之后知道哪些“不足”,教人之后知道哪些“困”?如何“自反”与“自强”?
2、《虽有嘉肴》这篇 70 字的短文,竟然有四处“然后”,令人匪夷所思。那么作者不厌其烦,重复使用“然后”的目的到底何在?
明确:重复四处“然后”,旨在强调。强调“学之后”的“知不足”而后“自反”,“教之后”的“知困”而后“自强”,着重在强调“学”和“教”的重要性,“学”和“教”都是促进自我成长,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意义即“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合作探究
05
深品“嘉肴”,究文化之源
(教)
(学)
“教学相长”中的“教”与“学”指的是学生学习的两种路径和方式。都是为了提高自己,促进自己。
06
回品“嘉肴”,悟善道之至
课堂小结
回顾这堂课,我们感受到了“嘉肴”韵之美、脉之畅、言之妙、源之深。咀嚼细品,方知其味美;深入体悟,方知其道至:教是教中学道,学是学中学道,“教”和“学”都是为了提高自己,促进自己。
作业布置
1.背诵本文。
2.搜集《学记》中其他跟学习有关的名句。并且思考这些观点是否仍适用于今天?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