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声声慢》(课件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声声慢》(课件3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2 18:4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声声慢





作者简介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 ,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留有作品集《漱玉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又叫“李三瘦”。是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却偏偏聪慧机敏,才华横溢,喝酒,赌博,改嫁,休夫,我行我素。她写词,一不小心就成了一代词宗,与李后主、苏轼并肩。她写诗,也是巾帼不让须眉,豪情天纵。
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
1.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少女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李清照的少女时代,当时的她事事如意:出身名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官居吏部员外郎,对李清照也是极其的宠爱。
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
这个时期的李清照清丽脱俗,才气纵横,家风开明通达,这个时期的政治风气也清明和谐--少女时代的她无忧无虑,尽情欢乐,且把这欢乐形之于词。代表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
2. 情思悠悠,轻愁绵绵的少妇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李清照婚后不久。李清照18岁嫁给赵明诚,她与丈夫赵明诚门当户对,赵明诚父亲赵挺曾官至宰相之位,并且赵明诚本人也十分喜好诗词、古玩字画和鉴赏金石刻词,夫妻二人志趣相投,感情深厚,才子佳人自是神仙眷侣。可是婚后丈夫为仕途奔波,夫妇聚少离多,离愁也多。不过哪怕是离愁,也是甜蜜的忧愁,那心心相印、两情相悦的爱情,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绵绵相思,填满了这对年青夫妇的心田,也洋溢在李清照这个时段的诸多词章里。
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
这个时期的代表词作有《一剪梅》,词作一改少女时期的活泼俏皮,展现了一位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肠绵绵,情思悠悠。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
3. 颠沛流离,愁寂哀怨的夕阳岁月
第三个时期是李清照丧夫之后,此时的她国破家亡,丈夫死去,珍藏的文物也大半散失,独自一人流离异乡,人生的苦痛集于一身。这个时期的代表词作有《声声慢》,此词写尽了她凄凉惨淡的晚景,也见证了乱世离人的普遍心态。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李清照(宋)
本首词最能体现词人情感的字眼是哪个字?(抓词眼)

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抒发愁情的?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四、剖析全文
作者是怎样写愁的?
效果展示
怎样写愁?
一、直抒胸臆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②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
直抒身心交加之痛
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④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环 境
感 受
若有所失(丈夫、收藏、故园)
身处异地、无人陪伴的寂寞冷清
命运凄惨、心情悲痛
感情基调:凄苦愁绝
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感情上层层递进。
七组叠字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1、形式上:运用叠词、增加了词的音韵美;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本是因心情不好,进而身体也不好。但作者却抛开内心的凄惨不说,而把一切归因于天气的乍暖还寒。更能让读者揣摩作者情感。
赏析: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
诗人兀自坐着,无聊至极,天却有意不肯黑下来。将作者的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心情写的淋漓尽致。
赏析: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次第”——光景
“了得”——解释得清楚
“愁”字并不能完全涵盖李清照当时的心境,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不已。
赏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中,作者选了哪些意象?请一一找出来。

淡酒
秋风
过雁
细雨
黄花
梧桐

黄花
这些意象是如何表达愁情的?
(提示:可结合以前所学含有这些意象的诗句来分析)


梧桐细雨
三杯两盏淡酒。
为何说是“三、两”“淡酒”?
并非愁少、酒淡,而是愁情太多、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少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登高》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结论:秋风渲染悲凉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思乡、漂泊离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这几句有几层含义?
1.作者从北方流寓南方,大雁也从北方来,所以说“旧时相识”,词人沦落天涯之感。
2.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滞留在南方不能北归!它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一种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
3.睹物思人,物是人非。当年丈夫数度任职在外,夫妻俩常鸿雁传书,互表情意。如今,旧时相识的大雁飞来了,家乡的音信却不可复得,特别是“寄锦书”的丈夫,再也不能回来了。 亡国之悲,丧夫之痛,如潮涌来。
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陶渊明《饮酒》
3.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南乡子》
黄花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憔悴损”既指菊花枯萎凋谢,又指词人因忧伤而憔悴消瘦。
正是因为词人无心赏景,虽然菊花堆满地,却不想去采摘。然而,人不摘花,花却自己凋谢了。等到花自憔悴损,欲摘却不堪摘了,这里既写了词人无心摘花的郁闷情绪,又流露出词人怜惜菊花凋谢的情怀,笔意深远,令人回味。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苦闷、悲凉的象征。
雨滴梧桐,
敲碎人心。
细雨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哀伤﹑愁丝的象征
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浓
秋风:渲染愁情
过雁:1.睹物思人,物是人非。2.国破家亡,故国之思。3.雁成群结队,自己孤寂冷清
黄花:菊花凋零,人也憔悴。
梧桐:牵愁惹恨的象征
细雨:哀伤愁丝的象征
靖康之变
第一阶段: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怀春少女时期!
第二阶段:幸福美满、相依相伴的新婚少妇时期!
第三阶段:离愁别绪、忧忧戚戚的离别丈夫的闺怨时期!
第四阶段:夫死国亡、颠沛流离、无依无靠的晚年时期!
(少经繁华)
(青遇幸福)
(中遭丧乱)
(晚历凄凉)
词作中选取的意象均是表达愁情的,李清照缘何而愁呢?

飘零之苦
孀居之悲
晚景之凄
亡国之痛
主旨
词人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营造出冷清悲凉的意境,抒发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后的内心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半世漂泊感生平
一般愁字别样情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