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测(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测(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2 10:4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 24分)
1.他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前后5次东渡日本,第六次才成功到达。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位唐代高僧是()
A.释迦牟尼 B.鉴真
C.法显 D.玄奘
2.表格所示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路线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17年,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唐→日本 鉴真 鉴真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A.文化繁荣,世界领先 B.交通发达,纵贯欧亚
C.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D.国力强盛,威震四海
3.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下列对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国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C.玄奘西行天竺,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D.《大唐西域记》是玄奘亲自著述的手迹版本
4.如图是出土于唐长安城遗址的伎乐八棱金杯,杯身上的乐师深目高鼻,服饰带有中亚风格,手持琵琶等西域乐器。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A.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B.唐都长安的城市建筑
C.唐三彩制作工艺的成熟
D.唐代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5.印度古称“天竺",后来被译为“印度”并沿用至今。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6.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正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说到唐朝外交,我们不自觉地就会跳出一个词:开放。对于开放,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文化的输入,可是对唐代而言就是凭着开放,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唐文化圈。下列与唐文化圈形成无关的是()
A.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B玄奘西行
C.遣唐使、鉴真东渡 D.新罗留学生涌往长安
7.《西游记》讲述了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请你在图中选出他们取经的西天在()
A.A B.B C.c D.D
8.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诗句反映中外交往的是()
A.剑外忽传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日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二.材料题(共3小题 26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僧人鉴真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矢志不渝,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前后用了12年。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改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柞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中外关系史讲义》 唐初,波斯商人的足迹遍于长安、洛阳、扬州、泉州、广州。他们贩卖珠宝、香药及西域、南海一带的土产。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商品也大量运往波斯,并被波斯商人转销到西方。
一一《中外关系史讲义》
——整理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中外交往的特点及影响。(3分)
(2)据材料一,你从鉴真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3分)
(3)综上所述,分析唐朝强盛的主要原因。(3分)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20年2月,当中国抗疫进程进展到最紧张的时候,从日本发往中国的医疗物资上贴着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注:这八个字出自日本长屋王的《绣袈衣绿》:“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绿。")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事件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据图二所示人物口述记录而成的,可用于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是什么?(3分)
(2)据史书记载,材料二中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诗句曾感动了一位唐朝僧人,使他决心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中国文化。请写出这位僧人的法号及贡献。(2分)
(3)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唐朝时,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有往来,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友人前往长安。唐朝对外交往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材料三: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都有吸引力。盛唐时期,政治上很自信,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在文化上也敢于并蓄兼收,群花同放。因此,唐王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1)指出上述两种钱币的相似之处,并说说这些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3分)
(2)请列举相关史实印证材料中唐朝“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3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唐朝中外交流活跃的有利因素。(3分)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