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测(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测(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2 10:4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传播日本文化 B.学习中国文化
C.发展商业合作 D.体验大唐繁荣
2.对比图示中的两种钱币,可以认识到()
A.日本国家缺乏技术创新 B.日本铸造工艺优于唐朝
C.日本文化受到唐朝影响 D.日本全面使用中国汉字
3.“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对哪个国家的影响()
A.日本 B.天竺 C.朝鲜 D.波斯
4.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
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 B.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中外贸易往来频繁
5.下列关于唐与新罗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新罗物产居进口首位
B.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C.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D.唐朝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新罗学习其文化
6.玄樊西行的目的地是()
A.高丽 B.西域 C.天竺 D.日本
7.中印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下列史实能体现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是()
A.鉴真东渡 B.张骞出使西域 C.玄装西行 D.文成公主入藏
8.“有容乃大”是唐朝前期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④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甘英出使大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某同学制作了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
唐朝中外交流 两位高僧:鉴真、玄奘 两种方式:对外输出,对内引进 两种作用: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 三种原因:
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②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
③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④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 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道:“唐朝与海外发生言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个。“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你觉得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疆域广大
B.唐朝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C.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D.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0分)
1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代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唐文化融合域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三: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言;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其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最能体现唐朝时期“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2)据材料二,分别归纳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和主要内容上的变化。(3分)
(3)据材料三,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促使唐朝走向繁荣的因素有哪些?(3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取经,前后历时10余年,涉5万余里,历尽千辛万苦。……又将其所见所闻,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材料二:受日本僧人礼请,东渡传律,前后五次率众渡海均告失败。后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材料三: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文化昌茂,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外国来使中,有一部分由盐城海口登陆,转道内河。陆道而抵长安。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描绘的两位唐朝文化使者是谁?根据材料指出二人有哪些共同点?(3分)
(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3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唐朝时期世界各国与我国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今天应如何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4分)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