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三年模考试题(中国近代历史部分)
1.(2021河北保定一模改编,6)“我们正在构建全覆盖毒品预防教育、全环节管控吸毒人员、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全要素监管制毒物品、全方位检测毒情态势、全球化禁毒国际合作的‘六全中国毒品治理体系……在国际禁毒事业中,我们向世界禁毒提出‘中国方案’,提供‘中国智慧’。”19世纪,中国的禁毒壮举是( )
A .抗击倭寇 B .洋务运动 C .虎门销烟 D .鸦片战争
C
2.(2020广东东莞一模,8)阅读下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对下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年平均值
1838—1842年——————882495
1843—1847年——————2090406
1848—1852年——————1664416
A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 .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 .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D .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B
3.(2021贵州毕节一模,6)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打破了清朝以往的“天朝”体制,开始形成不对等的中外关系,中国逐渐进人条约时代。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く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A
4.(2021河南一模,7)“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人近代的最初一步。”学者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使中国( )
A .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 .农民战争不断爆发 C .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D .开始学习西方文化
A
5.(2021河南开封一模,8)“尽管侵略者无端发动了对中国领土的武装进攻,清朝统治者这时为了集中力量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是不惜对外屈服妥协的。”在这次战争中( )
A .香港岛开始被英国占领 B .圆明园遭到劫掠与焚毁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八国联军犯下滔天罪行
B
6.(2021江苏苏州一模,6)沃斯利在《1860年对中国战争的行动与述说》中指出:“我们进去的时候,这些花园还像神话故事中描述的那样神奇美丽:而我们在10月19日离开的时候,花园已被洗劫一空,一片狼藉。”材料中的“我们”是( )
A .英国和日本 B .俄国和美国 C .英国和法国 D .德国和日本
C
7.(2021云南玉溪一模,8)有人认为:推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是英国的大炮。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 .太平军仅打击了英国的侵略 B .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 .鸦片战争刺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D .太平天国运动是以反帝为主的农民运动
C
8.(2020广西河池凤山一模,2)“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已,翼王远征。”下列属于材料中历史事件影响的是( )
A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B .太平天国进人全盛时期 C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D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A
9.(2021河南濮阳二模,7)陈旭麓指出:“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关于这场“斗争”,说法正确的是( )
A .起于广西,是地主阶级发起的反建运动 B .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统治,但存在局限性 C .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 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打击外国侵略势力
B
10.(2021青海西宁一模,8)下表为英国输人中国的鸦片激增表,英国持续加大对华鸦片输人的主要目的是( )
年份 1795-1819 1820-1824 1825-1829 1830-1834 1835-1838 1839
数量 4000多箱 7889箱 12576箱 20331箱 35445箱 40200箱
A .报复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 B .摧残中国人的体质和精神 C .扭转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D .削弱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
C
11.(2021河北承徳一模,6)在近代中国的一份条约中有如下内容:“以上三条酌定银数共二千一百万元,应如何分期交清,开列于左……自壬寅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起至乙已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止,四年共交银二千一百万元。”上述条款出自( )
A .《南京条约》 B .《虎门条约》 C .《望厦条约》 D .《黄埔条约》
A
12.(2020山东东营实验中学二模,11)“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人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人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改革政治体制 B .发展民族工业 C .反侵略反封建 D .推翻军统治
C
13.(2020陕西适应性检测,3)“英法起祸端,火烧圆明园。沙俄割领土,一百五十万。”此歌谣反映的事件( )
①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③客观上刺激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④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C
14.(2020安徽模拟,4)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A
15. (2021广东佛山顺德质检,13)某学者提出:“从社会政治来说,太平天国搅乱了整个封建制度,这种搅乱是统治阶级永远无法平复的。由此,间接地促使地方政权相对于中央统制的自立倾向。”他认为太平天国( )
A .推翻了封建统治
B .动摇了原有政治体制
C .造成了国家分裂
D .有利于地方政权完善
B
16.(2020广东模拟,8分)(节选)学习历史,应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透过世界,能更好地解读中国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个人ロ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材料二 到19世纪中叶…………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日本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并将它们用于自卫及后来的势力扩张。相形之下,中国却不能重新组织自己以迎接西方的挑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从经济角度看,材料一中马克思主要抨击了清朝的什么政策?材料一中的“时势”指什么?
答: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时势:西方国家已经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2)据材料二,中国“被迫敞开国门”开始于哪一事件っ“日本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是指哪一事件?这两个事件分别使中日两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1、鸦片战争
2、明治维新
3、鸦片战争使中国从此从封建社会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明治维新却让日本走进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7.(2021陕西宝鸡一模,7)下表所示是部分学者对近代中国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由此可知,该历史事件可能是( )
序号 观点
一 它是一次垂死挣扎的自救运动,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二 它在促进科技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某些客观的进步作用
三 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延缓了而不是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A .义和团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洋务运动 D .维新变法运动
C
18.(2021辽宁丹东一模,4)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 )
A .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B .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C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 .建立新式海陆军
C
19.(2020山东临沂一模,9)甲午战败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各国纷纷划定“势力范围”,但是有一个列强来晚了,只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来分一杯羹,这个列强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C
20.(2020江苏苏北调研,7)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人人心,这体现了变法( )
A .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 .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 .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A
21.(2021河北唐山路南一模,11)光绪二十六年,清政府颁布《上谕》中说:“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昨据奕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该《上谕》中的“京师云扰”是指( )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公车上书” C .太平军攻占南京 D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C
22.(2021宁夏银川第三中学一模,6)近代,中国被西方列强强迫签订的、赔款数目最庞大的、被称为“庚子赔款”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D
23.(2020河北石家庄模拟,21,4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林则徐精选……传教士和商人,搜集各种报刊,看看外国人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和他们怎样看待当时的中国…他在寄呈道光译报材料时又说:“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材料ニ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重要文章《变法通议》………均发表于《时务报》。梁启超为《时务报》撰写的政论,痛陈爱国救亡、呼吁变法维新,言论新颖,在爱国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官僚中引起强烈反响。其他维新人士也纷纷撰稿揭示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因此《时务报》颇受读者欢迎,数月间行销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
(1)据材料一,林则徐翻译外国报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一根本目的和中国近代的哪场探索活动的目的是一致的?
答:(1)维护清朝的统治
(2)洋务运动(或戊戌变法)
(2)据材料二,概括《时务报》对戊戌变法所起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时务报》能够“数月间行销万余份”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答:作用:《时务报》对戊戌变法的开展起到了舆论宣传的作用。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4.(2021河南一模,4)陈旭麓曾这样描述:(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该战争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C
25.(2020广东一模,10)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
A .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 B .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 C .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B
26.(2021江苏南京栖霞一模,6)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拘于表面,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有关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
A .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 .慈禧太后控制政治军事 C .维新派缺乏经验D .顽固派反对变法
C
27. (2021宁夏银川三中模拟,5)义和团在直隶等地烧教堂、毁铁路、烧车站、拔电线杆。义和团烧铁路、火车,“顺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遂蜂起应之,约四万余人”。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 )
A .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行为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B .宗教传播是激起人民反抗的根本原因C .下层民众对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排斥 D .义和团代表着广大穷人的根本利益
C
28.(2020曲一线原创)这场战争刺激了列强的侵华野心,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清朝腐朽不堪的本质彻底暴露。它也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民族觉醒”政治上表现在( )
A .太平天国运动代表农民阶级救亡图存的努力 B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 C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进行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 .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
C
29.(2020广东模拟,12)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则是一次“飞跃”。这里的“飞跃”是指辛亥革命( )
A .推翻了封建制度 B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推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剥削
C
30.(2020安徽合肥庐江质检,7)“中国历史上的多次革命,唯有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辛亥革命在“立新”方面的“首创之举”是( )
A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 .建立了中华民国 C .创办了京师大学堂 D .废除了科举制度
B
31.(2021河南开封一模,9)“不把帝拉下马,历史就不能前进。”目前的问题是:帝下了马,历史依旧徘徊不前。“历史依旧徘徊不前”体现在(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废除 B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 .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D .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D
32.(2021江苏扬州梅岭中学一模,7)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
A .改变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 .完成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C .完全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D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
33.(2021广东二模,7)下表为近代史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些活动。由此可知,这些活动( )
派别 宣传思想 实践活动
维新派 设议院、开国会、君主立宪 百日维新
革命派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共和 辛亥革命
A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多次革命, B .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史性的首创 C .掀起救亡图存的政治文化运动 D .推动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
B
34.(2021河南一模,13)下表是中华民国时期颁布的一些法令条例,据此可推断民国政府( )
法令条例 出处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未去辫者………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剪辫令》
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A .废除了科举制度B .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C .推动近代化进程D .封建残余思想已被清除
C
35. (2021江西南昌二十八中质检,12)《申报》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 .义和团运动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北洋军统治时期
D
36.(2020广东揭阳实验中学模拟,11)“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由此推断,“他们”主张( )
A .自强求富 B .变法图强 C .民主共和 D .民主科学
D
37.(2020吉林长春模拟,7)《百年中国》的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出现上述说法是因为1921年( )
A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 .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C .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 .中国共产党诞生,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38.(2021陕西宝鸡一模,5)右图反映了20世纪初期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下面与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 A
图 B
A .都提倡民主与科学
B .图 A 事件为图 B 事件作了铺垫
C .图 B 事件中青年学生是主力军
D .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39.(2021甘肃金昌一模,15)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①成立兴中会 ②领导萍浏醴起义③发动“二次革命” 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 .①②④B .①②③ C .②③④D .①③④
D
40.(2021河北保定一模,6)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写道:“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对该段材料相关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孙中山认识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B .中国正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C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明确的反帝纲领 D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逐渐加深
C
41.(2020四川南充一中一诊,15)“民生”问题基本是历届“两会”的主题之一,人大代表曾提出“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有关该内容的主张是( )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D
42.(2020江苏溧阳一模,5)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钟南山院士逆行武汉,他曾眼闪泪光哽咽地说:“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习近平主席在防疫防控一线调研指导时也强调“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能论证“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的史实是()
A. 洋务运动B .辛亥革命 C .戊戌变法D .新文化运动
B
43.(2019山东临沂一模,10)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其中的“它”指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C
44.(2021山东济宁一模,9)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1日成立。陈旭麓先生说:“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以及………是‘揖美追欧’的结果,也是‘五四’以前八十年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几代人的奋斗而取得的最富深远意义的结果。”下列最能体现“揖美追欧”的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B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D .军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A
45.(2021江苏常州一模,8)山西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亮相央视春晚舞台。据推测该佛首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被盗运至境外。离开祖国近一个世纪后得以回归。根据所学判断其遭盗运的时代背景是(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火烧圆明园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再次攻占北京 C .北洋政府统治黑暗,军割据混战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大片国土沦陷
C
46.(2021湖北黄冈一模,13)下列各项是对近代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二次革命”一护国战争一护法运动一五四运动 B 护国战争﹣“二次革命”一护法运动一五四运动 C .“二次革命”一护法运动一护国战争一五四运动 D.护法运动一“二次革命”一护国战争一五四运动
A
47.(2020广东模拟,13)孙中山曾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 )
A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B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礼C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 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C
48.(2020辽宁沈阳姑模拟,5)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由“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这里的“中国革命道路”是指( )
A .武装夺取政权 B .城市中心道路 C .开展土地革命 D .工农武装割据
D
49.(2021江苏扬州江都一模,7)如果以“转”字串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段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 )
战略转移 重大转折 重大转折转危为安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遵义会议
D
50.(2021陕西渭南三模,5)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奋斗历程,按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井冈会师创新路
②南湖游船开天地
③八一枪声建军队
④遵义会议扭乾坤
A .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④③②①
B
51.(2021江苏苏州一模,10)“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透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红色中华》中刘大白写的文章。其描述的史实应是( )
A .新文化运动的深人 B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红军长征的结束
A
52.(2021山东青岛质检,7)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对材料的准确理解应是( )
A .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是造就工农武装割据的先决条件 B .要造就武装割据局面必须要充分发动广大工农群众 C .要造就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 .建立红色政权是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前提与基础
A
53.(2021河南郑州外国语中学模拟,9)毛泽东说:“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央全会的决议也由先生起草,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材料中“很大的损失”( )
A .宣告了攻打中心城市计划的破产 B .证实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失败 C .导致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 D .由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所导致
C
54. (2020黒龙江富锦第二中学一模,12)“每一场革命都有它目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 .四渡赤水 B .强渡大渡河
C . 飞夺泸定桥
D. 翻雪山过草地
A
55.(2020山东济南章丘模拟,11)下列语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 )
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②.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56.(2021江苏南京下关一模,8)1937年,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产生的起因是( )
A .甲午中日战争
B .九一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B
57.(2020黑龙江富锦第二中学一模,13)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 )
A .九一八事变后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 .百团大战后
D .中共七大召开后
B
58.(2021广西河池一模,13)1937年8月19日,由邹韬奋主编的时事政治性刊物《抗战》在上海创刊。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一二.九运动 D .七七事变
D
59.(2021四川广汉一模,16)著名学者黄仁宇认为,淞沪之攻防战损害过重,非中国可能担负。但从抗战总体局势来看,这场会战( )
A .是中国军队与日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 .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
D .使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
B
60.(2020山东济南莱芜实验中学一模,10)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李宗仁对部下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这里的“救国的机会”是指( )
A .卢沟桥事变 B .平型关大捷
C .百团大战 D .台儿庄战役
D
61.(2020江苏兴化适应性测试,8)中华民族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基础是( )
A .打倒列强除军
B .国共首次合作
C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全民族团结抗战
D
62.(2021内蒙古呼伦贝尔一模,9)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重要作用。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A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63.(2020江苏盐城模拟,7)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A .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 .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 .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 .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64.(2021山东青岛一模,15)曾经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介绍了一支新四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故事。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长征途中 B .北伐途中 C .九一八事变后 D .七七事变后
D
65.(2021山东济宁一模,12)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A .百团大战 B .平型关战役 C .五井战役 D .台儿庄战役
A
66.(2020湖南株洲炎陵模拟,6)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说过:“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以下事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进行北伐战争
②创办黄埔军校
③红军长征
④进行抗日战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C
67.(2021云南临沧二模,11)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近来国家的喜事接二连三的来,真是令人喜不自禁………中苏订约,结为盟好,是一喜;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又是一喜。”与社评中“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西安事变 B .重庆谈判 C .南京解放 D .开国大典
B
68.(2020山东东营实验中学二模,14)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决心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突破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大别山区。这次胜利进军( )
A .开辟了晋冀鲁豫根据地 B .开辟了陕甘宁解放区 C .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D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C
69.(2021安徽芜湖二模,9)有人曾说,“当农民在大牌子上写着‘张二狗二地’的时候,共产党扎根了”。这反映了()
A .打土豪分田地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保证 B .土地改革使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C .土地改革铲除了封建剥削制度的基础 D .土地改革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B
70(2021广东深圳二模,14)“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了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到战场。”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歌谣主要反映了( )
A .解放军对群众的关心 B .人民生活水深火热 C .解放军有群众的支持 D .解放军有军备优势
C
71.(2021江西南昌模拟,14)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
A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成果 B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C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 .人民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
D
72.(2021广东高州七校联考,17)1945年某期《大公报》记载:10月8日晚,张治中在欢送毛泽东的晚宴上致辞时说,“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统一,团结,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这次晚宴的背景是( )
A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协定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形成
C
73.(2021江苏苏州一模,17)有学者认为,“民心是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钥匙”。陈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形成这些观点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当时实行了( )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解放区土地改革 C .农业合作化运动 D .减租减息的政策
B
74.(2021安徽合肥一模,8)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第一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时代周刊》如此描述:“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则意味着和平﹣战争也许会迅速结束…………5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他们进人了北平。”这说明当时( )
A .辽沈战役的胜利结束 B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 .平津战役的胜利结束 D .渡江战役胜利完成
C
75.(2021山东一模,19)1948年末,马叙伦、郭沫若等大批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北上解放区;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策划的“抢救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的计划却应者寥寥,这表明( )
A .国共力量对比刚开始逆转 B .三大战役全部胜利结束 C .国民党日益失去民心 D .国民党政权已基本垮台
C
76.(2019山东兖州二模,13)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①中华民国的成立②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同胞的暴行③中共七大的召开④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C
77.(2021天津南开一模,17)“知识结构图”有助于同学们建立起较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以下结构图有助于了解( )
粉碎敌人进攻
(转战陕北)
转人战略进攻
(挺进中原)
进行主力决战
(三大战役)
推翻反动统治
(渡江战役)
A .国共两次合作的主要进程 B .秋收起义的主要进程 C .南昌起义的主要过程 D .解放战争的主要过程
D
78.(2021辽宁沈阳一模,11)民族工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指只要是中国人办的工业企业都是民族工业,国营、民营皆是民族工业;狭义上则只指民营资本所办的工业企业,不含国营的。从狭义上看,下列不属于民族工业的是( )
A .铁匠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B .商人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C .弃官从商的张賽创办的大生纱厂 D .两江总督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D
79.(2021广东深圳二模,16)清末企业家张賽认为:“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但能手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张謇的这一认识推动了( )
A .实业救国的潮流 B .工业革命的推广 C .五四运动的爆发 D .工农运动的发展
A
80.(2020安徽模拟检测,7)一此学者认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对中国近代工业的特( )
A .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B .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 C .二战期间进人“黄金时代” D .沿海沿江地区的发展整体上较落后
B
81.(2021广东惠州一模,16)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中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大礼礼服,裤为西式长裤。这表明该规定( )
A .打破了着装的等级界限,体现了平等原则 B .限制了着装自由,侵犯人们的着装自主权 C .传播民主科学理念,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D .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
A
82.(2021山东邹城质检,10)“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 .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 .民主共和思想深人人心 C .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 .民主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
83.(2021福建三明一模,20)晚清时期的黄浦江畔,人夜则灯火辉煌。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店铺昼夜不息,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人,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也相继传人上海。材料表明( )
A .中国人整体生活水平提高
B .人们受教育程度提高 C .中国社会生活近代化 D .社会陋习已彻底革除
C
84.(2021山东济宁一模,8)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说道:“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分水岭”可能是指( )
A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B .科举制度的废除 C .福州船政学堂的兴办 D .同文馆的兴办
B
85.(2021山东德州一模,8)某导演筹拍电视剧《1908年北京故事》,剧本中有以下场景,你认为其中有明显历史错误的是( )
①几个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
②何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③王先生受邀参加京师大学堂的开学典礼
④朋友相见多行握手、鞠躬
⑤清军到处搜捕革命党人,见到剪了辫子的就重点盘查
A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⑤
86.(2021安徽芜湖二模,7)1873年左右,浙江发生了轰动朝野的“杨乃武冤案”,《申报》对此事件连续报道并持续关注着事态的发展。这说明《申报》( )
A .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B .以盈利为主要目的C .为封建统治者进行辩护 D .专门发表政论文章
A
87.(2019山东济宁模拟,11)伴随着外来文化传人、政局更替、经济发展,近代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下列关于近代中国教育、文化方面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A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生活》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B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华书局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 .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是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D .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的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