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 课件 (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 课件 (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02 10:3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二节 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以尼罗河流域为例
1
尼罗河流域
2
不协调的流域开发
3
走向协作的流域开发
一、尼罗河流域
1.流域概况:
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自南向北注人地中海,全长667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千米,涉及11个国家。尼罗河有两条主要支流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终年多雨地区;青尼罗河上游地处埃塞俄比亚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区,下游流经沙漠地区。尼罗河人海处年平均流量约2300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约725亿立方米。尼罗河流域生活着大约1.8亿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525立方米年,属水资源短缺地区。
目前85%的水资源用于农业灌溉,但仍有约50%的可耕地未得到灌溉;水电开发率仅为10%。
2.尼罗河上游发源地:
①白尼罗河发源于东非高原的维多利亚湖;
②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
3.青尼罗河汛期出现在8—11月的原因
青尼罗河流经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8—11月是雨季,赤道低压控制该区,降水多。
4.白尼罗河比青尼罗河流量稳定的原因
①白尼罗河位于赤道地区,上游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流量稳定;发源于维多利亚湖,湖泊的调蓄作用使径流量稳定。
②青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的干湿季,流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
5.阿斯旺水坝 利>弊
(1)其正面效益:
防洪、发电、灌溉、养殖、航运、旅游。
(2)消极影响:
①下游失去了天然肥料,土壤肥力下降。
②河口处海域沙丁鱼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
③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严重
④海岸遭到侵蚀后退,三角洲面积减小。
【合作探究】
1.历史上尼罗河的泛滥对埃及农业的特殊意义是什么?
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了大量淤泥,提高了土壤肥力,降低了土壤盐碱度,故尼罗河沿岸与三角洲地区成为主要的农耕区。
2.为什么埃及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尼罗河河谷和河口三角洲?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河谷
知识窗: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哺育了人类最早的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以农耕为基础。几千年来,尼罗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滥,将上游大量的营养土带到埃及,人们在肥沃的土壤上种植棉花、小麦、水稻和椰枣等农作物,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尼罗河的泛滥还稀释了土壤盐分,缓解土壤的盐碱化问题。
2.尼罗河便利的航运条件也推动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
尼罗河从阿斯旺到河口长1200千米,河道顺直,坡降平缓,利于航运,特别是其常年风向与河流流向相反,一只小舟可以顺流北下,逆流南上时可以挂帆顺风航行,如此便利的航运条件在世界大河中实属罕见。
3.尼罗河还催生了古埃及的科学与文化。
例如,古代埃及人为了掌握尼罗河水泛滥的确切日期,早在公元前2781年就采用了太阳历。他们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30天,余下的5天作为节日,并且将一年分为三季,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4个月。每当天狼星和太阳共同升起的时候( 公历每年7月的某一日),尼罗河开始泛滥,因此古埃及人将这一天定为一年的第一天。这种古埃及历法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历法,并成为今天通用公历的原始基础。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这里,因此尼罗河被视为埃及的生命线。
阿斯旺大坝位于开罗以南约700km。工程于1961年开工,1970年竣工。水库建成后,阿斯旺大坝一改尼罗河定期泛滥性灌溉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从此埃及结束了依赖尼罗河自然泛滥进行耕种的历史,同时,水位落差产生的巨大电力也成为埃及迈向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动力;不但改善了尼罗河的航运条件,有效防治了洪涝灾害,而且扩大了农田的灌溉面积等。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下游河道水位降低,原有水利设施难以发挥作用;地下水位抬升,次生盐渍化严重;尼罗河的泥沙被拦在纳赛尔水库中,使埃及失去一项宝贵的肥源;下游生态环境恶化,污染加剧。读材料,探究问题。
分析近年来尼罗河下游泥沙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简述泥沙减少对尼罗河入海口自然环境的影响。
尼罗河流域的水利建设(阿斯旺大坝的建设),三角洲滩涂长速减慢,入海口海岸侵蚀(海水倒灌);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盐渍化; 对生物产生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不协调的流域开发
尼罗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尼罗河流域国家都属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人口增长与贫困等多重压力,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于是流域内各国加快了对尼罗河的开发与利用。上游、中游、下游国家在水资源使用方面的矛盾不断凸显,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此外,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水污染等,又加剧了尼罗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尼罗河流域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在尼罗河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由于缺乏协作,流域开发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主要表现在:
(1)上游地区过度用水与捕捞,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也影响到下游地区的供水。
(2)上中游地区毁林开荒,导致旱涝灾害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多,造成水库淤积等。(3)下游地区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工业的发展导致污染严重等。
“同一条尼罗河,同一盆地,同一未来”,是尼罗河流域各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尼穆莱以上为上游,喀土穆以下为下游。流域内国家、人口众多,经济落后。随着气候变暖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流域干旱频发,生态破坏和水污染也日益突出。
1929年,英国和埃及签署了《尼罗河水协定》,埃及和苏丹(现已分为南苏丹、北苏丹)获得90%的尼罗河水使用权。近年来,上游国家积极谋求平等利用尼罗河水的权力,埃及和苏丹(现已分为南苏丹、北苏丹)因高度依赖尼罗河水而坚持捍卫历史协定,各国间矛盾时有发生。
问题 说明各国间因利用尼罗河水资源而引发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原因。
①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使各国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大;②气候变化、生态环
境破坏和水污染,使流域水资源供应不断减少;③流域内许多国家对尼罗河水资源依
赖程度很高;④殖民统治时期签署的水权协定,影响尼罗河水的公平使用。
加强流域内的合作,兼顾各国利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对于尼罗河流域国家摆脱贫困、加快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成立协作组织,统一规划管理
成立政府间的协作组织,对全流城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是流域内部协作开发的首要条件。早在1999年,尼罗河流域各国建立了政府间合作机构一尼罗河流域组织,其宗旨是在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尼罗河水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2001年尼罗河流域所有国家发起“尼罗河流域倡议行动”,旨在合作进行水源地管理,解决土地退化问题,并促成各国的脱贫与发展。
三、走向协作的流域开发
2.水资源的协调利用与合理分配
尼罗河流域国家通过一系列的合作,协调利用尼罗河的水资源。2011年,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坦桑尼亚等六国签署了旨在公平合理使用水资源的《尼罗河流域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苏丹、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三国领导人在喀土穆共同签署合作宣言,同意在尼罗河水资源分配以及“复兴大坝”蓄水等问题上进行协商。此外,尼罗河流域各国通过区域水电开发与电力联网建设,加强区域电力贸易的合作。
3.环境的协作保护与统筹治理
面对水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尼罗河流域国家认识到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共同利益,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协作保护与统筹治理。例如,位于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曾经援助上游的乌干达控制维多利亚湖蓝藻,此举也有利于埃及本国水生态环境的改善,上游水生态环境保护符合上下游国家的共同利益。




下面为两条河流的资料。据此完成1~3题。
A、B两河分布示意图
河流 A河 B河
长度(千米) 6 670 4 640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280 369
河口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2 200 39 000
A、B两河水文基本概况
1. B河流域的降雨类型主要为(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2. A河长度大于B河而流量却低于B河,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河流补给方式 ②降雨量 ③地势 
④流域面积 ⑤含沙量
A.①⑤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A
C
3.A河上游①与支流②中,支流②与该河泛滥密切相关,主要原因是(  )
A.以冰雪溶水补给为主,夏季水量大
B.降水季节变化大
C.流经沙漠地区,季节性断流
D.冬半年受西风影响强烈,降水多
B
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与白尼罗河相比,青尼罗河开发水能的优势是(  )
A.汛期长,发电时间长
B.峡谷多,落差大,水能丰富
C.落差小,利于河流梯级开发
D.流量稳定,发电量季节变化小
5.尼罗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对其下游地区的影响可能是(  )
A.携带泥沙增加,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B.海浪侵蚀相对加重,海岸线向陆地退缩
C.入海水量增加,三角洲面积变大
D.沿岸土壤肥力增加,土地盐碱化减轻
B
B
下图为非洲某大河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该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地区终年少雨,荒漠广布
B.中游地区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森林茂密
C.下游沿岸地区干旱少雨,人口稀少
D.河口地带渔业资源较丰富
7.下列关于该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上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业
B.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发展种植业
C.下游重点保护水质,发展淡水养殖业
D.下游重点保护植被,发展畜牧业
D
A
THANKS
谢 谢 观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