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升初数学 六年级上册专项训练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升初数学 六年级上册专项训练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02 19:4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升初数学上册专项训练题
小升初数学上册专项训练题
小学升初中的测试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笔试和面试,下面为大家精心搜集的是小升初毕业必考知识点的内容,实用有效。
(一)代数初步知识
一、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 )叫做方程,表示两个比( )的式子,叫做比例。
2.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用字母表示梯形的面积公式是( )。
3.李师傅t小时加工了a个零件, 表示( )。
4. =( )∶3=48∶( )=8∶( )=( )∶1
5.比的后项是3.2,比值是8,比的前项是( )。
6.1.5∶0.7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7.5x+2=3的解是x=( )。
8.果园里桃树和梨树棵数的比是5∶4,桃树占两种树总棵数的( )。
9.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比是( )。
10. ∶6如果前项扩大6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是( );如果前项和后项都除以 ,比值是(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a2表a乘2。…………………………………………………………………………( )
2.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
3. =5这个式子不是方程。…………………………………………………………( )
4.树苗的成活率是90%,已活棵数与总棵树的比是9∶10。………………………( )
5.一个数(0除外)和它的倒数成反比。……………………………………………( )
A. 4x=8 B. 3x+7 C. 4× = D. 2x+1>5
3. x+ x = 42解是( )。
A. x=42 B. x=36 C. x=24 D. x=18
4.已知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是30,两个内项不可能是( )。
A. 30和1 B. 15和15 C. 1.5和20 D. 和40
5.工作时间一定,完成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与零件总数(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不一定成比例
四、计算题。
1.求比值。
(1)0.25∶1.25 (2)16∶1.6 (3)1.75小时∶90分
2.化简比。
(1)450∶135 (2)0.63∶1.25 (3)
3.解方程。
(1)42-3x=27 (2)2x+3x=14.5
(3)x- x= (4) =30%
4.解比例。
(1)x∶3.5=3∶5 (2)
(3) (4)
五、列方程解下列文字题。
1.一个数的 等于24个 的和,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 与它的 的和是39,这个数是多少
3.一个数的2倍减去4.8与5的积,差是30,这个数是多少
4.一个数的 等于60的75%,这个数是多少
六、应用题。
1.在一张地图上量得句容到茅山的距离是3.5厘米,已知句容到茅山的实际距离是21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同时从相距13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1.5小时相遇,已知货车和客车速度的比是7∶8,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水果店运来两筐水果,平均每筐重30千克,已知甲筐和乙筐重量的比是2∶3,甲、乙两筐水果各重多少千克
4.一批零件按5∶3分配甲、乙两人加工,已知乙分到的零件比甲少18个,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二)数与代数
1、一个多位数的百万位和百位上都是9,十万们和十位上都是5,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2、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是奇数中最小的合数,百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位上是同时能被2和3带队的一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各位上都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写作(     ),读作(        )。
3、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645。这三个奇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
4、差是1的两个质数是(   )和(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5、观察并完成序列:0、1、3、6、10、(   )、21、(   )。
6、在一条长50米的大路两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可栽(   )棵树。
7、被减数减去减数,差是0.4,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2,减数是(    )。
8、两个数的积是45.6,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积是( )。
9、将一条57 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占这条绳子的,是(  )米。
10、 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单位,它的倒数是(  )。
11、 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12、三个分数的和是,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的比是1∶2∶3,这三个分数分别是(  )、(  )、(  )。
13、小明有一摞书,分别平均分给5人、6人、7人后,都剩下3本,这摞书至少有(   )本。
(三)整数的认识
一、填空题。
1二十万七千写作( ),四舍五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后约是( )万。
2.905086900读作( ),它由( )亿、( )万和( )个1组成的。
3.一个数的亿位、千万位、万位、千位都是9,其他各位都是0,这个数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4.自然数的单位是( ),85由( )个1组成。
5.最小的五位数与最大的四位数相差( )。
6.在下面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一个数最接近9亿,另一个数最接近10亿。
9□7865600 9□985600
7.用四张卡片0,1,7,9一共可以组成( )个四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这两个数的和是( ),差是( )。
8.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9,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 )、( )和( )。
9.“0”有两个作用:一是( );二是( )。
10.零与任何数相乘,积等于( ),零与任何数相加、相减,数的值( ),相同的两数相减其差为( )。
11.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的一个自然数为n,其余两个分别为( )和( )。
12.被减数增加6,减数减少6,差( )。
13.一个因数扩大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 )。
14.两个连续自然数之和去乘它们的差,积是51,这两个数分别为( )和( )。
15.除数缩小10倍,被除数扩大10倍,商( )。
16.在自然数48后面添上一个0,这个数比原来扩大( )倍,比原数多( )。
17.按规律填数。
(1) 1、3、8、16、27、41、( )
(2)3835、3935、4035、( )
18.三个数之和是120,甲数是乙数的2倍,乙数比丙数少20,丙数是( ).
二、判断题。
1.“0”是自然数的单位。( )
2.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就是数位。 ( )
3.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大于它们的和。( )
4.20乘一个三位数,积的末尾最多只有三个0。( )
5.两个数相乘得零,那么这两个数中必定有一个数为0。( )
6.两个因数都增加5,则它们的积增加10。 ( )
7.被除数扩大9倍,除数扩大3倍,商扩大3倍。( )
8.读870140这个数时,一个零都不读出来。 ( )
9.被减数、差、减数的和与被减数相除,商为2。( )
10.如果用a表示一个数,那么a除以1还得a。 ( )
(四)数的整除复
一、填空题
1、a与b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2、把171分解质因数是(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任何自然数都有两个约数。( )
2、互质的两个数没有公约数。( )
3、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4、因为21÷7=3,所以21是倍数,7是约数。( )
5、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
6、因为8和13的公约数只有1,所以8和13是互质数。( )
7、所有偶数的公约数是2。(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一定不能成为互质数的一组是( )
(1)质数与合数 (2)奇数与偶数
(3)质数与质数 (4)偶数与偶数
2、两个奇数的和( )
(1)是奇数 (2)是偶数 (3)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3、如果a、b都是自然数,并且a÷b=4,那么数a和数b的最大公约数是( )。
(1)4 (2)a (3)b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奇数,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是( )
(1)质数 (2)奇数 (3)偶数
5、已知a能整除23,那么a是( )
(1)46 (2)23 (3)1或23
6、如果用a表示自然数,那么偶数可以表示为( )
(1)a+2 (2)2a (3)a-1 (4)2a-1
能力素质提高
1、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3,最小公倍数是30,已知甲数是6,乙数是( )。
2、一个数被6、7、8除都余1,这个数最小是( )。
3、有9、7、2、1、0五个数字,用其中的四个数字,组成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的四位数是( )。
4、某公共汽车始发站,1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2路车每10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12分钟发车一次。这三路汽车同时发车后,至少再经过( )分钟又同时发车
渗透拓展创新
五1班同学上体育课,排成3行少1人,排成4行多3人,排成5行少1人,排成6行多5人。问上体育课的同学最少多少名
2、小红在操场周围种树,开始时每隔3米种一棵,种到9棵后,发现树苗不够,于是决定重种,改为每隔4米一棵,这时重种时,不必再拔掉的树有多少棵
(五)行程问题
1. 船行于一段长120千米的江河中,逆流而上用10小时,顺流而下用6小时,水速_______千米/小时,船速________千米/小时.
2. 一只船逆流而上,水速2千米,船速32千米,4小时行________千米.(船速,水速按每小时算)
3. 一只船静水中每小时行8千米,逆流行2小时行12千米,水速________千米/小时.
4. 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8千米,水速是每小时2千米,这船从甲地到乙地逆水行驶需15小时,则甲、乙两地相距_______千米.
5. 两个码头相距192千米,一艘汽艇顺水行完全程要8小时,已知水流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逆水行完全程要用________小时.
6. 一只船在河中航行,水速为每小时2千米,它在静水中航行每小时行8千米,顺水航行50千米需用_______小时.
7. 船在河中航行时,顺水速度是每小时12千米,逆水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船速每小时______千米,水速每小时______千米.
8. 一只渔船顺水行25千米,用了5小时,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1千米.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__________千米/小时.
9. 一只渔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航行4千米,逆水4小时航行12千米.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___千米.
10. 甲、乙两个港口相距77千米,船速为每小时9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2千米,那么由甲港到乙港顺水航行需_______小时.
11. 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4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逆水而行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千米.
12. 某船的航行速度是每小时10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_____千米,逆水上行5小时行40千米.
13. 一只每小时航行13千米的客船在一条河中航行,这条河的水速为每小时7千米,那么这只船行140千米需______小时(顺水而行).
14.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15公里,它逆水航行11小时走了88公里,这艘船返回需______小时.
15. “长江”号轮船第一次顺流航行21公里又逆流航行4公里,第二次在同一河流中顺流航行12公里,逆流航行7公里,结果两次所用的时间相等.顺水速度是逆水速度的_______倍.
16. 一条轮船往返于A、B两地之间,由A到B是顺水航行;由B到A是逆水航行.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由A到B用了6小时,由B到A所用时间是由A到B所用时间的1.5倍,那么水流速度为:____________千米/每小时.
17. 甲、乙之间的水路是234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到乙港需9小时,从乙港返回甲港需13小时,则船速每小时 千米,水速每小时__________千米.
18. 某河有相距45千米的上、下两码头,每天定时有甲、乙两艘船速相同的客轮分别从两码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天甲船从上游码头出发时掉下一物,此物浮于水面顺水飘下,4分钟后,与甲船相距1千米.预计乙船出发后___________小时可以与此物相遇.
19. 两个码头相距432千米,轮船顺水行这段路程要16小时,逆水每小时比顺水少行9千米,逆水比顺水多用________小时.
20. 甲、乙两个码头相距144千米,汽船从乙码头逆水行驶8小时到达甲码头,又知汽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21千米,那么汽船顺流开回乙码头需要_______小时.
21. 已知80千米水路,甲船顺流而下需要4小时,逆流而上需要10小时.如果乙船顺流而下需5小时,问乙船逆流而上需要_______小时.
22. 已知从河中A地到海口60千米,如船顺流而下,4小时可到海口.已知水速为每小时6千米,船返回已航行4小时后,因河水涨潮,由海向河的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此船回到原地,还需再行___________小时.
23. 甲乙两船分别从A港逆水而上,静水中甲船每小时行1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12千米,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乙船出发2小时后,甲船才开始出发,当甲船追上乙船时,已离开A港______千米.
24. A河是B河的支流,A河水的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B河水的水流速度是2千米.一船沿A河顺水航行7小时,行了133千米到达B河,在B河还要逆水航行84千米,这船还要行_______小时.
25. 一只小船第一次顺流航行56公里,逆水航行20公里,共用12小时;第二次用同样的时间,顺流航行40公里,逆流航行28公里,船速______公里/小时,水速_______公里/小时.
26. 甲、乙两港相距192千米,一艘轮船从甲港到乙港顺水而下行16小时到达乙港,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水流速度的5倍,那么水速______千米/小时,船速是______千米/小时.
27. 一只船在河里航行,顺流而下,每小时行18千米,船下行2小时与上行3小时的路程相等,那么船速______千米/小时,水速_______千米/小时.
28. 一船逆水而上,船上某人有一件东西掉入水中,当船调回头时已过5分钟.若船的静水中速度为每分钟50米,再经过_____分钟船才能追上所掉的东西.
29. A、B两码头间河流长为90千米,甲、乙两船分别从A、B码头同时启航.如果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15小时甲船追上乙船,那么,甲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千米/小时,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__________千米/小时.
30. 一只船,顺水每小时行20千米,逆水每小时行12千米.那么这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___________千米/小时、水流的速度是____________千米/小时.
  做到这里,你会有大功告成的喜悦。千万别高兴得太早,把试卷再好好检查几遍,笑脸才会永远伴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