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检测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检测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9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2 14:5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检测题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949年某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评述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D.西藏和平解放
2.每个星期一的早晨,我们在学校都会举行升旗仪式。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3.“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这段话出自 ( )
A.《论联合政府》
B.《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国土地法大纲》
4.下表所示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员组成情况。如此设置的目的是(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政务院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政务委员
中国共产党员 1 3 29 1 2 6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0 3 27 0 2 9
A.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党派平等
B.尽快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
C.营造协商建国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环境
D.商议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
A.京剧艺术形成
B.人民当家做主
C.土地改革完成
D.百年国耻洗雪
6.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到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 )
A.武力解决
B.和平解放
C.民族区域自治
D.国民党军队起义
7.要研究西藏解放的真实历史,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B.电影《西藏风云》
C.《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D.《纽约时报》对西藏解放的报道
8.2021年9月2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109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1226件遗物返回祖国。这些烈士牺牲在朝鲜半岛是因为下列哪场战争( )
A.抗日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解放战争
9.某历史学习小组举行关于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展,他们将收集到的《广大青年学生积极要求参加志愿军》《全国捐献飞机大炮款项》《解放军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放在下面哪一板块最合适( )
A.决策出兵 保家卫国 B.成立机构统一领导
C.坚守防御 边打边谈 D.全国人民 战略后方
10.魏巍曾说:“《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从心底跳出来的,从情感的浪潮中蹦出来的。我能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战士的英雄气概一直在激励着我。他们的英雄事迹是这样的伟大,这样的感人,把我完全感动了。”这些感动魏巍的战士是( )
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11.下列成语能够形象说明中国抗美援朝原因的是( )
A.围魏救赵 B.唇亡齿寒
C.隔岸观火 D.柳暗花明
12.朝鲜停战协定,即《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全称为《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签署协定的中方司令员是( )
A.彭德怀 B.麦克阿瑟 C.毛泽东 D.朱德
13.《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记载:经过朝鲜战争的交手,美国不得不对中国的利益有所顾忌。比如越南战争中,美军的轰炸机从来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轰炸北越,没有别的,它怕引起中国人的反应。这反映了( )
A.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越南战争中美国军队实力下降
C.抗美援朝战争后中美关系发生变化
D.中国取得了同美国同等的国际地位
14.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四川一些地区的土地绝大部分集中在地主手中;中南地区等土地占有集中地区,地主占有土地的比例为40%~50%,多的达60%~70%。这种情况表明当时( )
A.农民成分复杂导致土地分配不均
B.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占主导地位
C.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已经被废除
D.我国各地区土地面积分布极不均衡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二章第六条、第七条规定:“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恢复和发展生产
B.分化农民
C.对富农、中农维持原状
D.稳定人心
16.右图所示是一张土地改革时期的“翻身证”,之所以叫它“翻身证”,最直接的原因( )
A.使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B.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
翻了身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D.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
政,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7.“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我国封建土地制度存在的时间段是下图中的( )
A.①~④段 B.①~②段 C.②~③段 D.③~④段
18.下面四项是20世纪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其中搭配正确的是( )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一减租减息
B.全民族抗战时期一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
C.解放战争时期一打土豪,分田地
D.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通过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在当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解放了生产力
B.为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
C.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20.方明整理了第一单元的三个史实: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下列对这三个史实的概括,最合适的是( )
A.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B.新中国的统一
D.新中国的成立
C.新中国经济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7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的标志是什么?(1分)
(2)中国人民“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开始于哪一事件?(1分)
(3)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统治,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英勇斗争?(写出三个即可。3分)
(4)“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这句话中你得到的感悟是什么?(2分)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天朝(指日本)加兵之日,则遣使于清国,告其所以伐朝鲜之故;若清国必出援兵,则可并清而伐之。
——摘编自佐田白茅《征韩论》(1870年)
材料二 1950年9月,周恩来代表我国政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远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日之间以朝鲜为起因,最终导致什么事件?(1分)结果如何?(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恩来发表声明的背景。(1分)中国政府有何行动?(1分)目的是什么?(1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中国两次援助朝鲜,最终结果却大不相同,从这一点来说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何在?(1分)
(6分)历史照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照片都生动叙述了一段历史。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是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的代表性历史事件。
图一 图二 图三
(1)请分别写出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3分)
(2)图二、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2分)
(3)以上哪些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1分)
24.(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不讲政府恩赐,而是要推翻封建统治,树立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提高农民阶级自觉性,发动阶级斗争,使群众自求解放,实现“土地还家”。
这就要求不同于旧时代的“改朝换代”,不同于某几个皇帝君王用恩赐办法,“均土地,抑豪强”,实行“让步政策”,而是要粉碎旧的反动统治权,代之以人民政权,彻底推翻乡村的旧秩序,使上层、下层、中央和地方整合在一起。
——摘编自《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
材料二 1952年同1949年相比,粮食总产量由11218万吨增加到16392万吨,增长46.1%;棉花由44.4万吨提高到130.4万吨,增长193.7%;全国农业总产值由326亿元增加到484亿元,增长48.47%。这是纵向比较,再看横向比较。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49年至1953年,我国人口增加4629万,而我国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仍由1949年的418斤上升到574斤,增加37.3%。与同期的日本、英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相比,这个增长幅度也是最高的。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土地改革和旧时代土地制度的不同。(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土地改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25.(6分)《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课,请你为本单元写一篇80~120字的解说词。(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答案
一、1.A 2.D 3.C 4.C 5.B 6.B 7.C 8.B 9.D 10.D
11.B 12.A 13.A 14.B 15.A 16.B 17.D 18.D 19.B 20.A
二、21.(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1840年的鸦片战争。
(3)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4)中国人民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的主人;我们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珍惜和平,等等。
22.(1)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
(2)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3.(1)图一:开国大典;图二: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图三:土地改革。
(2)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图二、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前提和基础;图二、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起了巩固作用。(意思相近即可)
(3)图一、图二。
24.(1)旧时代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制度,古代的“均土地,抑豪强”等政策并不能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而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是由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旧时代的土地制度是土地掌握在封建统治者手中,新中国土地改革是完全依靠人民群众来完成的;旧时代的土地制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新中国的土地改革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分别从旧时代和新中国两个方面任答两点即可)
(2)粮食总产量、农业生产总值、人均粮食产量均获得增长;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任答一点即可)
25.【示例】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解说词:经过近代以来的奋斗,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