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对隋朝的评价,准确的有( )
①是一个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朝代 ②是一个结束分裂、统一中国的王朝
③封建经济开始呈现繁荣局面 ④暴政导致其灭亡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2.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 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凿运河 B. 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凿运河
C. ①开凿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 ①建立隋朝②开凿运河③灭亡陈朝
3.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 晋惠帝 B. 隋文帝 C. 隋炀帝 D. 唐玄宗
4. 归纳法是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 D.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5. 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的“政治文化”最恰当的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6.他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任用魏征、房玄龄、等贤臣,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他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7.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
①松赞干布的使者禄东赞到长安求亲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妇女参加骑马、打球、射箭等活动 ④社会风气兼容并蓄,充满活力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8.根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来( )
①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 ②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③国内安定、未曾有政局动荡 ④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下列表格中,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 史实 历史解释
A 大运河的开通 加强了我国东西部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B 科举制的创立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 唐蕃和亲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 鉴真东渡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A. A B. B C. C D. D
10.盛唐气象表现为( )
①经济繁荣 ②民族交往与交融 ③开放的社会风气 ④多彩的文学艺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1.有一件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骆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得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
A. 艺术的繁荣状况 B. 农业的发展状况 C. 开放的社会风气 D. 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12.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
A. 对边疆统治加强 B. 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 经济文化的繁荣 D. 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13. “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
A.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B.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 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14.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开放与交流使大唐文明更加辉煌。下面能佐证唐朝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是( )
①玄奘西行 ②鉴真东渡 ③设市舶司 ④遣唐使来访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5.“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该材料评述的是( )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行 C. 唐蕃会盟 D. 靖康之变
16.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
A. 释迦牟尼 B. 鉴真 C. 玄奘 D. 郦道元
17.促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是( )
A. 七王之乱 B. 八王之乱 C. 安史之乱 D. 黄巢起义
18.《旧唐书》记载:在这次战乱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从此之后,国势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该战乱发生时的唐朝皇帝是( )
A. 唐高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唐肃宗
19.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朝灭亡 ②唐朝打败安史叛军 ③黄巢建立政权 ④安史之乱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20.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
A. 唐末农民战争 B. 宦官专权 C. 藩镇割据 D. 黄巢起义
二、材料解析题
1.隋朝的统一,开创了隋唐时期300多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隋朝兴亡】
材料一 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中国历史》
材料二 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人才选拔】
材料三 《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一制度,中国推行了一千三百余年;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经济繁荣】
材料四
项目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数量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项 垦田面积增长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材料五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1) 隋朝走向繁荣开放主要与哪位皇帝有关?
(2) 材料二中列举了隋炀帝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你认为隋朝由盛而速亡的原因有哪些?
(3) 材料三中的“这一制度”指什么?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 材料四、五反映的隋朝社会景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5) 通过上述史实探究,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经济繁荣、文教昌盛、国力强大。有学者认为,唐朝盛世时期的皇帝,在执政时都极为重视人才的作用,可以说唐朝兴盛的最重要原因在于用人,大量杰出人才为唐朝的盛世提供了有力保障。
——摘编自王永平《从“天下”到世界:汉唐时期的中国与世界》
(1) 根据材料,写出唐朝鼎盛时期的治世名称。
(2)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关于唐朝兴盛原因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同步练习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C、A、C、C、C 6-10:A、B、B、A、D
11-15:B、C、A、C、A 16-20:C、C、C、D、C
二、材料解析题
1.(1)隋文帝。
(2)史实: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等。 原因:隋炀帝统治残暴,农民徭役和兵役负担沉重。
(3)科举制。 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4)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促进了经济发展。
(5)统治者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让老百姓能吃饱穿暖,这样统治才能长久等。
2.(1)开元盛世
(2)[答案一]
判新:同意。 理由:唐太宗选用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才,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唐玄宗也重用贤能,任用姚姚崇、宋璟为朝廷重臣,在大批有德有才的能臣辅佐下,唐王朝出现了“开元盛世”的鼎盛局面。
[答案二]
判断:不同意。 理由:唐朝走向兴盛的原因除了统治者重用人才,知人善任之外,还在于统治者能够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完善三省六部制。文化上,注重科举制的完善发展。经济上注重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农业等。还有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也是唐朝兴盛的重要原因。
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