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2 06:0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三大改造
课标
了解“三大改造”,
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王国藩,河北遵化西铺村农民,土地改革后分得了自己那份土地,生产积极性很高,全家总动员,早出晚归,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让他都笑得合不拢嘴。
但好景不长,第二年当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王国藩种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周围十几个乡的庄稼全都没有水浇……自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法抗旱救灾。
材料一
材料二:当时3亿农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材料三:土改后,部分农民天灾人祸或无力耕种等原因开始出卖自己的土地。如到1952年山西省就有718公顷的土地被卖掉。其次,不愿意卖掉土地而又无钱耕种的农民开始向中农和富农借高利贷。
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土改后农民还面临哪些困难?
①农民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
②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
③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④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
⑤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材料五:“1951年9月,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并在12月15日,为印发决议草案写了通知,指示全党把农业互助合作当作一件大事去做。”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51年》
材料四:在目前情况下,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有两天道路、两种办法:一种是旧的办法,让个体农民向富农高利贷去借贷......另一条道路是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再加上国家帮助来解决生产中的困难,结果领导农民组织起就是大家富裕比较平衡的上升,也限制了富农的发展。这就是组织起来大家富裕的道路。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1)原因:
①土地改革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上产的发展;
②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③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④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时间:
(3)形式:
(4)目的: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1956年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5)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阶段:
(6)性质:
(7)原则:
(8)方法:
(9)结果:
①农业互助组
②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改造
“自愿互利”
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①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②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民总数(%) 参加高级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户总数(%)
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
穷棒子精神
1952年秋,河北遵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贫农,全社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别社的,农民家里是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村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多元的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置了1头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1头骡子、5头牛、2只驴、65只羊、12只猪、1辆铁轮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说后,豪情满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 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
农民结队报名入社
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史料实证
1956年,毛泽东在看农民写给他的丰收报喜信
农民“工资”凭证
公布年终结算
享受丰收喜悦
不仅如此,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王国范的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呢!
史料实证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手工业是供应城乡人民生产和生活资料需要的主要来源,农村生产资料的90%,农民的生活资料70%左右都靠手工业,城市居民也需要大量的手工业产品……中国的手工业劳动者很多,生产量大,涉及的行业非常广泛,但绝大多数是分散的个体生产者,由于生产力低、资金少,在旧社会造受着过重的商业利润的剥削和机器工业的排挤,过着悲惨的生活。
为什么对手工业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呢 因为手工业者一方面是劳动者,另一方面又是私有者。手工业生产是分散的、落后的、保守的、盲目的,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不能改变它的私有制,就不能纳入国家计划轨道, 就不能提高其生产力。
—— 程子华:《建国后的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
方式
结果
性质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木器生产合作社
服装生产合作社
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实行合作化的实质是什么?
私有制
公有制
个体经营
集体经营
三、公私合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材料:建国初,没收官僚资本和外国在华资本转变为国营经济(公有),农业和手工业属于个体经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属于私营经济,都是非公有经济,占有相当比例。
据材料,说说过渡时期共有多少种经济成分?
经济成分 处理方式 结果
官僚资本和外国在华资本
农业和手工业属个体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没收
国营经济(公有)
集体经济(公有)
材料2: 上海解放初期,一部分投机商在市场上兴风作浪,牟取暴利。其利用群众对纸币不信任的心理和人民币立足未稳的机会,掀起了一场银元大战,引起市场的物价波动。从5月27日- 6月9日的12天里,银元价格上涨两倍,致使物价上涨247%。这场“银元之战”及其后的“粮棉之战”,都极大地扰乱了上海的经济秩序。
据材料,说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背景?
材料3:据统计,1952年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145.1%,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53.5%。工农业产品产量已超过建国前的最高水平。
②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③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国营经济力量得到增强
材料1: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荣氏企业面临困难,资金紧张,原料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实现新的复苏。
①资本主义工商业曾一度受到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
3.开始时间:
2.目的:
4.方式:
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954年
公私合营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5.政策:
赎买政策(创举)
1.背景:
二、公私合营
①资本主义工商业曾一度受到严重困难,人民政府通过调整工商业,帮助渡过难关并取得发展。
②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③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国营经济力量得到增强
6.结果: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企业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
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后,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①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意义:
局限性:
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
鸦片战争:
封建社会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年 --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新民主主义社会 --- 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 --- 至今)
1.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A.1949 B.1956 C.1978 D.1980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3. 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
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
4.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推动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展开。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采用合作化运动
C.开展公私合营 D.组织生产合作社
B
C
A
C
5、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
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
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6、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国家通过赎买政策建立手工业合作社
c
c
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过去几个月来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意料。过去有些人怕社会主义这一关难过,现在看来,这一关也还是容易过的。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材料中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于哪一年?它的实质是什么?(2)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分别对哪几个行业进行了改 其方式分别是什么?
(1)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变革;
(2)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和手工业采取合作化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
(3)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何意义?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哪些缺点?
(3)意义: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缺点:
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