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 基础巩固(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 基础巩固(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2 21:3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10 古诗三首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纤纤擢素手(擢:伸出。) B.何当金络脑(何:为何。)
C.人固有一死(固:本来。) D.泣涕零如雨(零:落下。)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心所欲(想要,希望)
B.燕山月似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C.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积久成性)
D.中庭地白树栖鸦(家庭)
3.《马诗》的作者李贺被尊称为( )
A.诗佛 B.诗鬼 C.诗魔 D.诗狂
4.下列诗词句中描写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志向或品格的一项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二、填空题
5.写出下面诗句代表的传统节日以及传统习俗。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________ 习俗:________
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节日:________ 习俗:________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________ 习俗:________
6.默写诗句
1.于谦是一个令人尊敬和佩服的人,于国他是忠心义烈,挽救当时岌岌可危的明朝;于民他能够为民请命;于己他清正廉洁,为官时是一马一便服,更无它物,死时也是家无余财。这也正应了他的那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司马迁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面对塞外恶劣的气候条件时,不禁抒发自己出自己的雄心壮志及怀才不遇的愤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托物言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7.按要求写句子。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写出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应当尽量可能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词曲鉴赏
古诗赏析。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9.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读书吧。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1.欧阳修是________代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之一。
12.这首诗写了哪几种画眉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字词含义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要注意听讲和积累。B选项中的“何”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是疑问代词,其余选项解释都正确,因此答案选B。
2.D
【解析】

3.B
【解析】
【详解】
这道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和诗句的运用。本题都是跟古诗有关的知识,根据平时的积累完成练习即可。
4.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所学诗歌的理解能力。D选项是写景的,并没有被赋予人的志向或品格的意思,因而选择D 答案。
5. 中秋节 赏月 寒食节 禁烟火 春节 贴对联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与分析。
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思是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描写的节日是中秋节,习俗为赏月。
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意思是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描写的节日是寒食节,习俗为禁火。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南宋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描写的节日是春节,习俗为贴对联。
6.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解析】
【详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所学过知识的背诵。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所学古诗的含义和用途,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
7. 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父亲把书籍和文件烧掉。 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解析】

8.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树枝上安歇着鸦鹊。夜深了,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解析】

9.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10.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解析】
9.此题考查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诗词中“朵朵花开淡墨痕”“ 只留清气满乾坤”写出了梅花清芬、颜色淡墨的特点。
10.此题考查诗词的理解能力。这首诗中,诗人借梅花的特点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11. 宋 唐宋八大家
12.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乌,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写画眉鸟: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被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
13.这首诗借鸟咏怀,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毁灭自由的憎恶之意。
【解析】
11.本题考查对诗人背景资料的掌握。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2.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全诗的大致意思,本诗的意思是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动,在那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穿梭。现在才知道: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据此可知,这首诗描写了两种画眉鸟,一种是树林中的,一种是笼子中的。
13.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与分析。《画眉鸟》是一首咏物诗,既不同于咏花赏鸟的消闲之作,又有别于一般咏物寄情的诗,它本是一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诗。诗中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贬官外任后的忧郁情怀。表现了诗人向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热切愿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束缚个性、压抑人才的种种拘系与禁钢的强烈憎恶和否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