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主题单元设计—— 生命的赞歌

文档属性

名称 鲁人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主题单元设计—— 生命的赞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7 12:5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生命的赞歌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课上4课时+课下8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共有两篇必读文本,两篇自读文本。所选文本既有传统的经典篇目,如李密的《陈情表》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也有当代作家的作品,如贾平凹的《我不是个好儿子》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文体而言,有文言文,也有散文,他们的共同点是表达人间亲情。安排本单元的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接受浓浓亲情的洗礼,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根据学习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本单元设计了四个专题活动。专题一是文本品读,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走进文本,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专题二是知识梳理与积累,旨在引导学生梳理、积累基础知识,同时养成学生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专题三是读书报告会,旨在引导学生由课内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开拓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努力体现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专题四是专题写作,旨在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借此来丰富和深化自己阅读体验。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现象,背诵文言文文本,提高文言语感能力。
2.学习通过生活琐事、真实生动的细节和朴实的语言来表达真挚自然的情感。
3.学习课文融理于情、融情于事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诵读课文,感受作品表达的浓浓亲情,正确评价和理解文本的观点和思想情感。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和语言知识。
学习文本通过记叙生活琐事表达情感的写法,学会表达自己感受到的亲情。
通过论文写作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 体会作者至诚至真的亲情、忠情,正确评价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如何从综合层意和内容要点和文本纵横联系方面概括文本内容。
2.如何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发现并体味其情感?
3.如何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充分表达出来?
专题划分
专题一文本品读,走进文本,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专题二知识梳理与积累,引导学生梳理、积累基础知识。
专题三读书报告会,引导学生由课内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
专题四专题写作,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专题二
知识梳理与积累,引导学生梳理、积累基础知识。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通过三个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梳理、积累本单元文本中的重要的语言知识,特别是其中的重点词语,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培养学生梳理积累语文知识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摘录本单元课文中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解释他们在文中的含义。
2.注意特殊文言现象,进行归纳,形成笔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解释重点句子,并体会其句式特点。
4.背诵《陈情表》
本专题问题设计
如何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文言现象。
归纳文言文翻译技巧,探讨如何合理使用文言文翻译技巧正确理解文言文。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手册、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字典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摘录本单元文本中的重要词语,理解他们在文中的意义。这既是学生深刻理解文本、体验情感的基础,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关于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理念。
活动二,引导学生梳理、掌握特殊文言现象,了解语言发展规律。
活动三,通过翻译句子的形式让学生梳理并掌握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的异同。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基础知识的积累,提高文言文素养,养成学习习惯
4.能正确理解语句,翻译语句。
专题四
专题写作,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四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是基于文本学习的写作活动,活动的设计,注重读写结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此来丰富和深化自己的阅读体验。
2.引导学生根据写作的需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提炼自己的情感体验。
3.在本单元文本学习的基础上,练习通过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等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文中关于生活场景的细致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性格,体现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
2.本单元文本通过哪些手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4.刻画人物的方法还有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文章选材、对比手法与细节描写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我不是个好儿子》的结尾,以朴实的怨言写我送别母亲的场面,其情感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本活动让学生在自己阅读感受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描写一个送别的场面。
活动二,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大家都熟悉的一个人的基础上,通过语言、行为描写力求表现出其性格特征。
活动三,写作以“亲情”为话题的文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会比较阅读,能从文章选材构思、细节描写中表现自己对于人物刻画的巧妙用心。
3.有一定鉴赏能力,能结合文章分析人物,并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褒贬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