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10,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10,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3 10:1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古诗三首(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2小题)
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网络(luò nuò )     开凿(zháo záo)     焚烧(fén féng)    
2.看拼音写汉字。
郑xiè    破yán    坚 jìng    千 mó    万 jī   
二.选择题(共8小题)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青秋 经洛 月如勾
B.等闲 坚颈 粉身碎骨
C.坚韧 任平 千锤百练
D.沙漠 呻吟 凿壁偷光
4.下列诗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5.《竹石》这首诗题目中的“竹石”指的是(  )
A.竹子的一种,坚硬得像石头。
B.石头的一种,上面有竹节的花纹。
C.竹子和石头两种事物。
D.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6.“燕山月似钩”中“钩”字的意思是(  )
A.形状像钩子的。
B.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C.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
D.研究,探寻。
7.何当金络脑。 (  )
A.何必当作 B.何时将要 C.拿什么当作
8.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粉骨碎身浑不怕。(  )
A.全,全然。 B.浑身。 C.也。
9.给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要留清白在人间。(  )
A.高尚的节操 B.清白的名声
10.烈火焚烧若等闲。 (  )
A.平常 B.随便、轻易 C.无端
三.翻译(共1小题)
11.诗意再现(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2.阅读快车。
露珠赞
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夏日的清晨,我来到野外散步。在万道霞光中,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便(显出、呈现、出现)在我眼前。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颗、两颗、十颗……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而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教育、哺育、培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它不像暴雨那样挟风雷电以(夸耀、显耀、炫耀)它的威力,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残忍、残暴)无情。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在桌边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全部心血洒在我们的心田……
我爱露珠,它比珍珠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1)把文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
(2)用“﹣﹣﹣﹣”在文中画出表现“露珠精神”的句子。
(3)本文赞美露珠,实际上是赞美了什么?
五.古诗词赏析(共3小题)
13.课外阅读我能行。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1)给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疑是民间疾苦声   
A.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
B.憎恶,厌恨。
C.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
②些小吾曹州县吏   
A.细小,微小。
B.稍许,略微。
C.少许。
(2)“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关心的是什么呢?
   
(3)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4.比较阅读。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A.《马诗》是一首唐朝五言绝句,而《石灰吟》是一首明朝七言绝句。
B.《马诗》是一首边塞诗,我们可以从大漠、燕山、钩、马等意象看出。
C.《马诗》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写诗人回忆之前在战场上策马驰骋的激动人心的场景。
D.《石灰吟》一诗中的“浑不怕”的意思是毫不惧怕,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粉骨碎身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E.《石灰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具盛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马诗》的作者是明朝名臣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2)《马诗》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咏马,实际上是诗人自比为   ,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石灰吟》一诗,诗人以   为吟咏对象,表明自己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诗中的“清白”一词,一是指   ,二是指诗人   。
(3)你还知道写到马和竹的诗句有哪些吗?试各举一个例子。
马:   
竹:   
15.
别董大①
[唐]高适
千里黄云②白日曛③,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白日曛:曛,昏暗。太阳黯淡无光。
(1)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北风、大雁和   。
(2)从内容看这是一首   。
A.写景状物诗  B.送别诗  C.田园诗
(3)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4)“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5)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怎样的情谊?
   
六.语言表达(共1小题)
16.微习作。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托物言志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因为个人的爱好、想法,喜欢一些东西。 比如,有的人喜欢白色,觉得白色更干净;有的人喜欢红色,认为红色够热情;还有人喜欢紫色,认为紫色高贵又独特。你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吧。
要求:内容结合实际;观点明确,逻辑合理:字数100~200。
10.古诗三首(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2小题)
1.【解答】故答案为:
luò záo fén
2.【解答】故答案为:
燮 岩 劲 磨 击
二.选择题(共8小题)
3.【解答】A 经络:中医指人体内血气运行通路,包括主干和分支。故“洛”错误,应为“络”。
月如钩:月亮像钩子。故“勾”错误,应为“钩”。
B 坚劲:劲健有力。故“颈”错误,应为“劲”
C 任凭:无论,不管。故“平”错误,应为“凭”。
千锤百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 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故“练”错误,应为“炼”。
D 正确。
故选:D。
4.【解答】根据句意及诗句的节奏特点理解,A.有误,应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BCD正确。
故选:A。
5.【解答】《竹石》是郑燮的一首诗。翻译: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故选:D。
6.【解答】出自李贺的《马诗》,意思是: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的弯月。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故选:B。
7.【解答】出自唐朝李贺的《马诗》,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何当”何时将要。
故选:B。
8.【解答】出自于谦的《石灰吟》。翻译: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浑:完全。
故选:A。
9.【解答】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意思: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清白”高尚的节操。
故选:A。
10.【解答】出自明朝于谦的《石灰吟》,意思是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等闲”平常。
故选:A。
三.翻译(共1小题)
11.【解答】此句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故答案为:
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2.【解答】(1)此题考查了近义词的辨析。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句子选择词语。它要求考生能利用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来认识其不同的表达效果,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显出:1.使人看得出来2.豪华的展出;正式展出。呈现:显现;展示出(呈现了多姿的风彩)。出现:显露出来。故在“在万道霞光中,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便(显出、呈现、出现)在我眼前。”一句中应选择“出现”。其他同法可选。恰当的是:出现 哺育 炫耀 残酷
(2)此题考查了对短文中心思想的准确掌握。短文第三自然段就体现了露珠的精神: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然后举例说明。表现“露珠精神”的句子: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教育、哺育、培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它不像暴雨那样挟风雷电以(夸耀、显耀、炫耀)它的威力,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残忍、残暴)无情。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
(3)此题考查了对短文主题的掌握。短文《露珠赞》开篇点题,写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接着描写了露珠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再次点题,我爱露珠,它比珍珠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作者借物喻人,最终目的是表达对老师的赞美。“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在桌边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全部心血洒在我们的心田……”
故答案为:
(1)恰当的是:出现 哺育 炫耀 残酷
(2)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它不像暴雨那样挟风雷电以炫耀它的威力,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无情。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
(3)老师
五.古诗词赏析(共3小题)
13.【解答】(1)考查了诗歌字词意思的理解。①“疑是民间疾苦声”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疾苦”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故选A;
②“些小吾曹州县吏”我们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些小”细小,微小。故选A。
(2)考查了诗句意思的理解。此句意思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州县官吏)的感情。所以诗人关心的是百姓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3)考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悟。结合诗歌内容可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
故答案为:
(1)①A;②A。
(2)诗人关心的是百姓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3)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
14.【解答】(1)考查了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诗意可知,A、B、D正确。C项,错误,由“何当”可知,《马诗》的后两句是诗人想象中的情景,并不是“回忆之前在战场上策马驰骋的激动人心的场景”。E项错误,李贺是《马诗》的作者,于谦是《石灰吟》的作者。
(2)考查了诗歌内容的理解。这两首诗都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马诗》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咏马,实际上是诗人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石灰吟》一诗,诗人以石灰为吟咏对象,表明自己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诗中的“清白”一词,一是指石灰的颜色,二是指诗人 高尚的节操。
(3)考查了对古诗词的积累。结合课内外的学习作答。如:出自唐代李白的《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的“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故答案为:
(1)CE;
(2)良马 石灰 石灰的颜色 高尚的节操;
(3)马: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15.【解答】(1)考查了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译文可知,诗中描写的景物有黄云、白日、北风、大雁和雪。
(2)考查了诗歌的题材。结合诗歌内容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
(3)考查了诗句的翻译。结合译文可知答案。
(4)考查了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诗歌内容可知,用“千里”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对应。
(5)考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悟。结合“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可知,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要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故答案为:
(1)黄云 白日 雪;
(2)B;
(3)不要担心以后没有人了解你、赏识你,天下人有谁不知道你呢?
(4)用“千里”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对应。
(5)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要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六.语言表达(共1小题)
16.【解答】范文:
我喜欢的颜色
世界上有很多颜色。有充满激情的红色、深沉厚重的黑色、轻盈纯洁的白色、生机盎然的绿色、还有轻快活泼的黄色。但是我最喜欢宁静深邃的蓝色。
我爱湛蓝的天空,我快乐的心情就像里面飘荡的白云,我爱蔚蓝的大海,因为海的那边总有些什么让我充满想象。当然我也爱穿蓝色的衣服,用蓝色的文具盒、蓝色的笔。
在我印象中最强烈的蓝是在法国的尼斯看到的地中海的蔚蓝色的海岸,加上金色的阳光,黄色的游轮,白色的海鸥,那景色让我流连忘返。蓝色还代表理性,希望我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所以我爱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