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

文档属性

名称 《孟子》两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7 13:40:41

文档简介

费县石井中学_九__年级 语文 导学案?
编写: 审核:九年级备课组
????????课题名称:《孟子》两章
一、学习目标
知识: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二、自主探究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空乏其身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
百里奚举于市( )(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三、合作交流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四、展示提高
小组竞赛,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五、当堂达标
1、、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石井中学

年级
语文
课教案
20
12

12

11

课 题
《孟子》两章
课时

课型
教读
主备人

使用人

班级
九.x
教具
课本,多媒体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
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
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
方法
诵读,讨论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作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导 学 过 程 设 计


导学环节
教法步骤
导 学 内 容
附注
(效果如何,或今后要注意的事项。)
课 前 准 备
课件引领
有助成功
《孟子》ppt
重点要明确
学案导学
一路顺风
《孟子》导学案
实用性强
课前热身
说唱都行
朗读本文重点段落。
每周各组组长领读美文,重点篇目
检查作业
落实命令
配套练习积累知识
效果较好
一、
导入新课,示题示标。
1、
导入新课
随机新颖
伊拉克战争,美军装备精良,实力强大,却深陷泥潭,这是为什么?谁愿意来说说?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中的一篇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兴趣导入
2、
示题板题
交代内容
《孟子》
齐读课题,作者
3、
示标读标
通俗易懂
指名让学生朗读目标
一组1号
大家齐读
明确本文的要点
二、
探究体验,体会生成。
1、
探究展示
初步体验
①安排任务
具体分明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 的人才观。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困于心衡于虑 。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所以动心忍性( )(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空乏其身 ( )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
百里奚举于市( )( )苦其心志( )人恒过( )
导学案
②自主探究
先尽本能
学生探究,教师巡视、监督,要督学到位
为节省时间,台上展示可与台下探究同步进行。
自主探究为主,合作探究为辅。
自主探究不了的问题,同位同桌之间可小声商讨。
③合作探究
答案初成
学生分组完成
④展示成果
有待验证
安排各组2号同学上台板演展示,其他同学台下做。(为了提高效率,不要忘了对台上台下所有同学的监督)
不要忘了给台下的同学安排任务。
板演的人数不宜太少,也不宜太多。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施教
2、
批改交流
同学互评
各组3号同学上台批改,其余同学同位或对桌交流。
为节省时间,台上批改与台下批改可同时进行。
3、
攻坚解惑
评价优劣
①筛选疑难
师生互动
1、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

2、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②攻坚解惑
学位主兵
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突破。
③评价优劣
根据学情
指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竞赛,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注重课堂用语的明确性
4、
修改读背
巩固强化
①修改读背
记入脑中
各抒己见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并提出问题。
自我反思,总结教训,一帮到底,纠错务尽
②练习巩固
强化提升
见同步,详见校编学案
有所针对性地进行。
5、
总结收获
画龙点睛
①反思草拟
引导学生整理、完善课堂笔记
谈学到的学科知识,

谈掌握的解题方法,
谈悟到地做人道理
②自由展示
指名或自愿
③教师展示
或总结
根据本节课具体学情
三、
当堂达标,布置作业
1、
达标检测
各显神通
①自测
1、、翻译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学生独立完成
②批改
学生同桌互批
教师巡视
③统计
组长统计、班长汇总
独立完成
教师批、组长批或生生互批。
2、
布置作业
练预并重
①本课作业
书读文章中精彩片段
布置课下组长督促检查
②预习任务
熟读基础上,准备本课第二课时任务
学生课下完成。
课 后 反 思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分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开拓阅读视野,注重相关名句的积累。设计意图为培养文言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这个目的会达到的。第二项的操作可以灵活处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