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综合训练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综合训练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02 10:3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一.选择题
1. 化肥碳酸氢铵具有以下性质: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性物质时也会放出氨气。该化肥在运输、贮存和施用中做法错误的是(  )
A. 运输时注意密封
B. 贮存时不能受潮或暴晒
C. 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D. 施用后立即盖上
2. 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的是( )
A. NH4NO3 B. Ca3(PO4)2 C. (NH4)2HPO4 D. KNO3
3. 下列物质与HCl溶液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Zn B. Al2O3
C. Ba(OH)2 D. Na2CO3
4. 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 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
C. 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D. 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5. 如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图示,相连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的是(   )
6. 在pH=2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Ba 、、 B.Ag 、Mg 、
C.K 、OH 、 D.、Fe 、Cl
7. 下列物质与HCl溶液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Zn
B. Al2O3
C. Ba(OH)2
D. Na2CO3
8. 两瓶标签损毁的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下列试剂中能够用来区分两种溶液的是( )
A.锌粒 B.氯化钡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9. 下列各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
A. Na2SO4、CuSO4、NaCl
B. NaCl、Na2CO3、Na2SO4
C. FeCl2、NaNO3、Na2SO4
D. (NH4)2SO4、NH4Cl、NaCl
10. 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不明显的是(   )
A. 铝与硫酸铜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
C. 澄清石灰水与纯碱溶液 D. 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硫酸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B. 尿素【CO(NH2)2】属于复合化肥
C. 氯化钾可用作钾肥
D. 化肥的使用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过多施用容易造成土壤硬化,养分结构失调
12. 现有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和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B.b点时,溶液呈中性
C.c点时,溶液中有3种溶质
D.0~a段有气泡生成
二.填空题
13. 要除去FeSO4中含有的CuSO4杂质.可以在其溶液中加入________,充分反应后,再用________方法除去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14. 已知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D、E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C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B与D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苦卤中提取氯化钾氯化钾是低钠盐的主要添加剂,从海水晒盐后的苦卤中可以提取氯化钾。
(1)物理方法提取
苦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和氯化钠,其次是硫酸镁和氯化钾。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提取过程如下:
①将苦卤在较高温度下(填操作名称)______析出氯化钠和硫酸镁。
②将①中所得混合物进行______操作得到母液。
③将母液降温,氯化钾和氯化镁析出。在较低温度下用水洗涤,即可获得较纯净的氯化钾。
(2)化学方法提纯
工业生产的氯化钾中含有少量硫酸镁杂质,不能满足科研的需要,实验室提纯过程如图2所示:
①提纯过程所用试剂X、Y分别是(写溶质化学式)______、______,所加试剂均稍过量的目的是______。
②写出提纯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步骤Ⅲ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有(写符号)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6. 某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围绕Na2CO3进行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丙同学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
(1)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中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     。
(2)乙同学的实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小组同学将C中液体过滤后,对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滤液的成分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
猜想二: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
猜想三: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HCl
猜想四: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
【讨论与交流】 通过认真讨论,小组同学排除了其中一种不合理的猜想。
(3)不合理的是猜想三,理由是  。
【进行实验】 丁同学取少量滤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种物质,发现有无色气泡生成。
(4)你认为丁同学向滤液中滴加的物质是             。
【实验结论】 通过探究,小组同学得出了猜想一是正确的结论。
17. 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气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
【提出问题】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 、NaCl和HCl 猜想二:CaCl 、NaCl和Na CO 猜想三:_____;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现现象 实验结论
敢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
【反思拓展】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8. 厨房中使用的食用碱(主要成分碳酸钠)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实验的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计算:该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C3.A4.B5.C6.B7.A8.B9.B10.B11.B12.C
二.填空题
13. 足量铁粉;过滤;Fe+CuSO4═Cu+FeSO4
14. (1)Na CO (2)产生白色沉淀 (3)2NaOH+CO =Na CO +H O
15. 蒸发结晶 过滤 K2CO3 HCl 把要除去的杂质全部除去 MgSO4+Ba(OH)2=BaSO4↓+Mg(OH)2↓ Ba2+和CO32-
三.实验探究题
16. Na2CO3
氯化钙和碳酸钠不共存 稀盐酸
17. (1)Ca(OH) +CO = CaCO ↓+H O (2)【做出猜想】CaCl 、NaCl 【进行讨论】二 【设计实验】锌粒 产生气泡[或氧化铜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减少)或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蓝绿色)或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或氢氧化铜(难溶性碱) 蓝色固体逐渐溶解或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或碳酸钙(碳酸盐) 产生气泡](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四.计算题
18. 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