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2021·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2.(2020·江西·中考真题)下面四幅形势图,与岳飞事迹相关的是( )
A. B.
C. D.
3.(2022·福建·泉州鲤城北大培文学校九年级期末)1141年宋金达成议和,之后,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金亦难以取胜,双方对峙于( )
A.长城沿线 B.黄河中下游地区
C.长江沿线 D.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4.(2022·江苏·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期末)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人的意图是( )
A.赞美杭州的繁华 B.讽刺金朝统治者醉生梦死
C.咏叹了西湖秀色 D.讽刺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
5.(2022·全国·七年级课前预习)浙江杭州岳王庙,又称“岳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经历元、明、清、民国,代代相传一直保存到现在。岳王庙的修建是为了纪念( )
A.文天祥 B.寇准 C.辛弃疾 D.岳飞
6.(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历史示意图有助于形成时空观念。在下面朝代更替示意图中,金应该填在( )
A.A B.B C.C D.D
7.(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邺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D.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8.(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图所示为政权并立的示意简图。偏安江南的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多有和战。据此判断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A.宋夏发生澶州之战 B.宋金分界线是长江
C.宋向金朝皇帝称臣 D.宋对峙局面形成
9.(2022·广东普宁·九年级期末)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10.(2022·全国·七年级课前预习)宋夏、宋辽、宋金之间的和议客观上( )
A.消除了民族矛盾
B.导致了国家政权分立
C.维持了相对较长的和平局面
D.形成了对北宋不利的政治格局和经济压力
11.(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今河南开封)。”描述的社会现实是
A.西湖的美景 B.杭州的富庶 C.南宋的偏安 D.南宋的繁荣
12.(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13.(2021·安徽蚌埠·七年级阶段练习)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宋金议和的内容有( )
①宋金议和后,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②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③南宋给金岁币④南宋向金称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2021·河南睢县·七年级期中)去年春天疫情严重期间,妈妈在家闲着没事总爱给你炸油条吃吧。其实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名称反映了百姓对秦桧的极大愤恨,同时对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
A.岳飞 B.郑成功 C.文天祥 D.张骞
15.(2021·山东广饶·期末)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胡虏”和“匈奴”指的是( )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蒙古统治者
16.(2021·广东南海·七年级期末)宋徽宗和宋钦宗是宋朝的两位皇帝,后来又被称为“天水郡王”和“天水郡公”(“王”和“公”是分封的爵位)。此变化是由于( )
A.南宋偏安 B.金灭亡辽 C.宋金和议 D.靖康之变
17.(2021·辽宁东港·七年级阶段练习)下面是某班学生在举办故事会时准备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故事( )
①收复建康 ②取得郾城大捷
③“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④“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澶州之战
18.(2021·江苏·苏州新草桥中学七年级期中)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A.西夏的建立 B.澶州之战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19.(2021·湖南·桂阳县展辉学校七年级期中)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阿保机称帝②赵匡胤建立北宋③金政权正式建立④元昊建立西夏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①③② D.③②④①
20.(2021·安徽·安庆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七年级期末)有人戏称宋朝为“送朝”,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时间的和平局面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21.(2021·新疆石河子·七年级期中)对号入座:请把对应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政权名称 建立者 民族 都城
北宋 ①______ 汉族 开封
辽 ② ______ ⑤______ ⑧______
西夏 元昊 ⑥______ ⑨______
南宋 赵构 汉族 临安
金 ③______ ⑦______ 会宁(后迁中都)
元 ④______ 蒙古族 ⑩______
A、阿骨打 B、忽必烈 C、耶律阿保机 D、赵匡胤 E、兴庆府 F、大都 G、上京临潢府 H、女真族 I、党项族 J、契丹族
三、综合题
22.(2021·广东怀集·七年级期末)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南宋 岳飞《满江红》
材料二:岳飞墓坐落在杭州西湖畔的栖霞岭。向墓而跪的有几个铁铸人像,他们就是陷害岳飞的秦桧等人。
材料三:
(1)抗金英雄岳飞带领“岳家军”与“胡虏”进行的经典战役是什么?岳家军打胜仗的原因是什么?
(2)请从战争的目的或性质某一个方面来评述南宋与金之间的战争。
(3)秦桧等人以什么罪名杀害岳飞?材料的情形反映人们对岳飞的尊崇和怀念,为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青少年应如何“精忠报国”?
23.(2021·陕西长安·七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摘编自教材中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女真族原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过着游牧和渔猎生活。1115年,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建立金政权,后定都会宁。1125年,金兵灭辽,占领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1127年,金兵继续南下,灭北宋,占领开封。中国历史进入金、南宋、西夏时峙时期。(如下图)
材料二: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体制,又颁行女真文字,建立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南宋与金议和后,1153年,金迁都燕京,同时将大批女真人迁至中原地区,积极发展农业,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史书记载女真人“自幼惟习汉人风俗”。
材料三:1004年,辽军大规模进攻北宋,威胁到北宋都城汴京的安全,宰相寇准力主宋真宋亲自率军征讨辽军。宋真宗在前线军事占有利条件下,接受了议和条件,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财,换取辽撤军。宋辽议和后,寇准被宋真宗罢相,真宗任命王钦若等为相,从此广建宫殿,岁出日增。
(1)依据材料一填一填:1127年,赵构定都临安(今 市),建立南宋。南宋与金以 和 一线为界,中国历史进入金、南宋、 等政权并立时期。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概括金能够灭掉北宋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辽、西夏、金与并立对中国民族关系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24.(2021·广东·深圳市福景外国语学校七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强干弱枝”的“干”指树木的主干,“枝”指树木的末枝。中国古代常用“干支”来譬喻事物,如天干地支之“干支”即由干枝而来。宋初之强干弱枝,则以干指中央尤其是皇帝,以枝形容地方,意即加强中央实权、削弱地方势力。
材料二:无论驻屯京城的禁军,还是驻在外地的禁军都必须定期调动。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有的则要到产粮的地方就粮,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
材料三:宋继续占有关南瀛、莫二州的国土,不归还给契丹;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为兄辽为弟,兄弟永不交兵,不再在边境上修筑堡垒、运河;不再收容对方罪犯,接受叛降;宋每年赐给辽绢20万匹、钱10万贯,共30万,称为“岁赐”;开放互市,消除贸易壁垒。
材料四: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强干弱枝”在北宋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宋军队的特点?这一特点有何影响?
(3)结合材料三谈谈和议对北宋的影响?(注意史论结合)
(4)《满江红》这首词表现出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结合这首词指出“靖康耻”发生的时间?指出杀害岳飞的皇帝?
(5)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征?
25.(2021·广东·广州市第二中学三模)岳飞,宋代著名军事将领。历史上,人们对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30年,金军统帅兀术在建康附近的牛头山遭到岳飞的伏击,狼狈逃窜。岳飞收复了建康,声名大振。他在抗金战争中锻炼出一支精锐的岳家军。这支军队纪律严明,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声誉,岳飞率领岳家军,攻必克,战必胜,使金兵闻风丧胆。1140年,金兵大举南侵,岳飞在郾城与金兵统帅兀术对阵,一举歼灭了金兵这支最精锐的部队,取得了著名的郾城大捷,岳飞先后收复了颍昌、郑州、洛阳,乘胜进军朱仙镇。可是,正当岳飞准备“直抵黄龙府”时,以宋高宗和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却以12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军。1142年,秦桧指使万俟卨[mò qí xiè]诬陷岳飞谋反,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秘密处死,时年39岁。
——章兵《抗金名将——岳飞》
材料二 岳飞形象变迁资料选编
时间 评价 参考文献
南宋时期的岳飞形象 《赐谥告词》:昔孔明之志兴汉室,子仪之光复唐都,虽计效以或殊,在秉心而弗异……英灵如在,茂渥其承,可依前故太师、追封鄂王,特与赐谥忠武 〔南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
元朝时期的岳飞形象 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宋史·岳飞传》
明朝时期的岳飞形象 明神宗封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诏书曰:咨尔宋忠臣岳飞,精忠贯日,大孝昭天,愤泄靖康之耻,誓清朔漠之师,原职宋忠文武穆岳鄂王,兹特封尔为“三界靖魔大帝” 殷时学、陶涛《岳飞庙志》
清朝时期的岳飞形象 乃如以文武兼备,仁智并施,精忠无二,则虽古名将亦有所未逮焉。知有君而不知有身,知有君命而不知惜己命,知班师必为秦桧所构,而君命在身,不敢久握垂权于封疆之外 〔清〕乾隆《岳武穆论》
材料三 1905年同盟会建立,因为岳飞反抗的金女真被满族人视为祖先,反清先驱即以岳飞等反抗异族的英雄为榜样,革命党人借机号召起义反清,皆以岳飞为精神领袖……抗战后,岳飞再度成为热点人物,激励着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斗争。——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岳飞抗金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至少两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岳飞成为精神领袖、热点人物的时代背景。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汴京;916阿保机建立辽,定都上京,1125 金联合北宋灭辽;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故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故C符合题意;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故A不合题意;金与南宋南北政权对峙,故B不合题意;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有战有和,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2.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岳飞班师后,1141年,南宋与金最终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图片D“大散关”与岳飞事迹相关,故D符合题意;A是春秋争霸,和岳飞无关,故不符合题意;B是三国鼎立,不符合题意;C是淝水之战,和符坚有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D。
3.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141年,南宋与金议和,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D项正确;南宋偏安江南一隅,分界线不可能是北方的长城沿线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排除AB项;双方也不是划江而治,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解析】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愤恨南宋政府的偏安、腐化,不思抵御外族侵略,收复北方的失地,只知苟且偷安,过着纸醉金迷,粉饰太平的日子,故作此诗讽刺无能的南宋政府,故排除B,D项正确;AC不符合世界的主旨,排除AC。故选D项。
【点睛】
5.D
【解析】根据材料中“岳王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年抗金忠臣被统治者和奸臣所害,但岳飞深受人们的爱戴和敬重,南宋嘉定年间,杭州人民为纪念岳飞而修建了“岳王庙”,D项正确;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抗元名臣,与“岳王庙”不符,排除A项;寇准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曾力劝宋真宗抗击辽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诗人、爱国将领,与材料“岳王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解析】金朝1115年建立,1234年灭亡,故选B项;916年-1125年为辽,排除A项;北宋的时间为960年-1127年,排除C项;南宋的时间为1127年-1279年,排除D项。排除ACD项,故选B项。
7.B
【解析】根据题干的表格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时期,是多个政权并立的时期,北宋和辽经历了多次战争,最后签订了澶渊之盟,保持了很多年的和平,北宋和西夏,金,南宋和金等国家政权之间也是战争不断,但总体上说,此时期是一个各民族政权并立,力量彼此消长,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的时期,B项正确;各民族政权也有相对和平的时候,排除A项;北宋存在了160多年,排除C项;辽与南宋没有同时存在,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解析】绍兴十一年(1141),南宋和金朝双方签《绍兴和议》,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越构为皇帝。故C正确;澶州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北宋和国之间发生 的一场战役,是宋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作战。故不是宋与西夏的战争,排除A项;绍兴十一年(1141),南宋和金朝双方签《绍兴和议》,规定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 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故不是以长江为界,故B排除;本题材料中没有辽朝,且此时北方的金朝在1125年就已经灭掉了辽,因此不能说明宋对峙局面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金是女真族建立的,因此匈奴指的是女真族,故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B。
10.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夏、宋辽、宋金之间的和议在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稳定,对于经济发展,民族融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C正确;A说法过于绝对,错在“消除”,排除;宋朝时期的特征本身就是民族政权并立,B排除;宋金议和通常是指南宋和金,D排除。故选C。
11.C
【解析】依据材料《题临安邸》的意思,“青山上无尽的楼阁连绵根本望不见头,西湖上的表演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讽刺了当政者纵情声色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结合课本所学,北宋灭亡后,南宋统治者定都临安,偏安一隅,只图享乐,不思收复失地。C正确;西湖的美景诗歌能体现,但不是描述的“社会现实”。A排除;诗歌没有体现杭州的富庶、南宋的繁荣,“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突出的是南宋歌舞声色享乐场所的多。BD排除;故选C。
12.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建立后,与西夏和辽是并立的政权,双方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发生战争,后来签订和议,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平状态,A项说法错误;1127-960=167,所以北宋存在了167年,B项说法错误;辽和南宋不是并立的政权,C项不符合题意;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是此时期的特征,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3.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41年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②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①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双方战事基本停息,北方经济逐步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是宋金和议的影响,不属于宋金达成和议的内容。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可知与秦桧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南下,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建康,后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因此这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奸臣秦桧的痛恨,对英雄岳飞的同情与肯定。A项符合题意;郑成功收复台湾,排除A项;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排除C项;张骞,开拓丝绸之路,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5.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是南宋时期的著名的抗金将领,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故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点睛】
16.D
【解析】根据材料“宋徽宗和宋钦宗是宋朝的两位皇帝,后来又被称为‘天水郡王’和‘天水郡公’(‘王’和‘公’是分封的爵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徽宗和宋钦宗由皇帝变成郡王的主要原因是靖康之变,1126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第二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北宋灭亡的事件史称“靖康之变”,D项正确;宋徽宗是北宋的皇帝,排除A项;金灭亡辽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宋金和议是在南宋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17.A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郾城大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知,他要讲述的是岳飞抗金。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了许多失地。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A项正确;文天祥抗元与收复建康等信息不符,排除B项;文天祥抗元、澶州之战均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18.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军掳走,史称“靖康之变”,据此可知,郭靖和杨康的名字与金灭北宋有直接关系,C项正确;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与“靖”“康”无关,排除A项;澶州之战是1004年发生在宋与辽之间的战争,与“靖”“康”无关,排除B项;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与“靖”“康”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9.A
【解析】10 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960 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 建立政权,史称北宋;1115 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1038年,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A项正确;B、C和D项顺序错误,排除。故选A项。
20.B
【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使得北宋与辽之间维持了相当时间的和平局面,宋金之间的绍兴和议使得南宋与金维持了相当时间的和平局面,因此产生的相同影响是维持了相当时间的和平局面,B项正确,排除A项;宋辽、宋金之间的和议都规定宋朝给对方大量“岁币”,因此加重了中原人民的负担,排除C项;宋辽、宋金之间的和议属于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而非中外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1.①-D;②-C;③-A;④-B;⑤-J;⑥-I;⑦-H;⑧-G;⑨-E;⑩-F。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北宋的建立者是赵匡胤,所以①对应D;辽的建立者是耶律阿保机,所以②对应C;金的建立者是完颜阿骨打,所以③对应A;元朝的建立者是忽必烈,所以④对应B;辽是契丹族政权,所以⑤对应J;西夏是党项族政权,所以⑥对应I;金是女真族政权;所以⑦对应H;辽定都上京临潢府,所以⑧对应G;西夏定都兴庆府,所以⑨对应E;元朝定都大都,所以⑩对应F。
22.(1)郾城大战;人民群众的支持、友军的配合、岳飞个人的谋略和他的指挥才能。
(2)目的方面:南宋与金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斗争;性质方面:就战争的正义性而言,金政权以劫掠和扩大实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性的,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是正义的。
(3)“莫须有”罪名;岳飞做的事情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有益于人民群众的事情,同时由于他抗金功劳特别大。
(4)像英雄岳飞一样为国竭尽忠诚;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因此抗金英雄岳飞带领“岳家军”与“胡虏”进行的经典战役是郾城大战;岳家军打胜仗的原因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友军的配合、岳飞个人的谋略和他的指挥才能。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战争的目来说,南宋与金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斗争;从性质方面来看,就战争的正义性而言,金政权以劫掠和扩大实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性的,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是正义的。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材料的情形反映人们对岳飞的尊崇和怀念,是因为岳飞做的事情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有益于人民群众的事情,同时由于他抗金功劳特别大。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青少年应该像英雄岳飞一样为国竭尽忠诚;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
23.(1)杭州市;淮河和大散关;西夏。
(2)原因:金朝向中原王朝学习,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金朝实力不断增强;北宋投降派不思进取,只图享乐,政治腐败。
(3)影响:民族关系上,促进了契丹党项、女真等边疆少数民族发展;促进了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经济、文化、社会制度方面交流。(答对任意一点即可)。社会经济上,有利于对中国边疆地区开发;通过签订和约,促进了边境贸易发展;长期对立,又造成战争时常发生,对社会经济造成破坏。(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1127年,赵构定都临安,即今天的杭州市,建立南宋。宋高宗和秦桧害怕以岳飞为首的抗金力量过于强大,杀害岳飞后,南宋与金签订合议,以淮海和大散关一线为界,中国历史进入金、南宋、西夏等政权并立时期。
(2)
根据材料二“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体制,又颁行女真文字,建立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同时将大批女真人迁至中原地区,积极发展农业”结合所学可知金朝向中原王朝学习,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金朝实力不断增强;根据材料三“宋真宗在前线军事占有利条件下,接受了议和条件,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财,换取辽撤军”结合所学可从北宋投降派不思进取,只图享乐,政治腐败等方面回答金能灭北宋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二“金迁都燕京,同时将大批女真人迁至中原地区,积极发展农业,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 可知在民族关系上,促进了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经济、文化、社会制度方面交流。根据材料一“1125年,金兵灭辽,占领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1127年,金兵继续南下,灭北宋,占领开封”可知辽、西夏、金等长期对立,又造成战争时常发生,对社会经济造成破坏。根据材料三“宋真宗在前线军事占有利条件下,接受了议和条件,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财,换取辽撤军”可知通过签订和约,促进了边境贸易发展。
24.(1)加强中央实权、削弱地方势力
(2)定期调动;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3)辽宋停战有利于促进北宋边境地区的稳定;每年北宋交给辽的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辽宋之间开放互市,消除贸易壁垒有利于北宋经济的发展。
(4)1127年;宋高宗
(5)民族政权并立和民族融合
【解析】(1)根据材料一“宋初之强干弱枝,则以干指中央尤其是皇帝,以枝形容地方,意即加强中央实权、削弱地方势力。”可归纳出加强中央实权、削弱地方势力。
(2)根据材料二“无论驻屯京城的禁军,还是驻在外地的禁军,都必须定期调动。”可知,北宋军队的特点是定期调动。根据“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可知,这一特点的后果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3)根据材料三“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为兄辽为弟,兄弟永不交兵,不再在边境上修筑堡垒、运河”可归纳出辽宋停战有利于促进北宋边境地区的稳定;根据“宋每年赐给辽绢20万匹、钱10万贯,共30万,称为‘岁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每年北宋交给辽的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根据“开放互市,消除贸易壁垒。”可知,辽宋之间开放互市,消除贸易壁垒有利于北宋经济的发展。
(4)“靖康耻”反映的是北宋的灭亡,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会威胁自己的统治,因此让岳飞班师回朝,最终杀害了岳飞。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有战友和,民族融合加强。所以当时的时代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和民族融合。
25.(1)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岳飞个人的才华和品格;各地民众积极反抗配合了岳飞的军事行动;南宋政府为维护统治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2)时代环境,评价者的立场。
(3)岳飞反抗异族的英雄形象对于当时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和反抗异族政府的行动有着激励作用
【解析】(1)根据“他在抗金战争中锻炼出一支精锐的岳家军。这支军队纪律严明”得出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根据“岳飞率领岳家军,攻必克,战必胜,使金兵闻风丧胆。1140年,金兵大举南侵,岳飞在郾城与金兵统帅兀术对阵,一举歼灭了金兵这支最精锐的部队”得出岳飞个人的才华和品格;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还有各地民众积极反抗配合了岳飞的军事行动以及南宋政府为维护统治提供了一定的支持等因素。
(2)根据表格二内容可知,不同时期对岳飞的评价存在差异,同时不同的人对岳飞的评价也有差异,由此可知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时代环境,评价者的立场等。
(3)根据“因为岳飞反抗的金女真被满族人视为祖先,反清先驱即以岳飞等反抗异族的英雄为榜样,革命党人借机号召起义反清,皆以岳飞为精神领袖”可知,岳飞之所以成为精神领袖和热点人物,主要是岳飞反抗异族的英雄形象对于当时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和反抗异族政府的行动有着激励作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