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跳水 课件(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跳水 课件(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3 09:5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17 跳 水
五语下
统编
课时目标:
1.会认“肆、桅”等7个生字,会写“艘、航”等14个生字,掌握“航行、风平浪静”等12个词语。
2.能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以此为线索讲述故事内容。
第一课时
走进作者
列夫 · 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
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0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02
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初读感知
一艘
船舱
桅杆
航行
sōu
cāng
wéi
本组词语与船有关
桅杆
最高的横木
船舱
甲板
非常高

“艘”字左窄右宽。左部宜窄;右上部分注意笔画,“叟”的竖要出头。




一艘
搜索 搜肠刮肚
书写指导

“航”字左窄右宽。“亢”的横稍短,横折弯钩要写圆润。




航行 航程
肮脏 负隅顽抗
书写指导

“舱”字左窄右宽。注意右部的“仓”笔画要协调,上部的“人”盖住下面。




船舱 头等舱
沧桑 仓皇失措
书写指导

“桅”字左窄右宽。右部“危”的竖弯钩要写得圆润有力。




桅杆
跪拜 干脆利落
书写指导
放肆
摘帽子
钩住绳子
龇牙咧嘴

mào

liě
这一组词语都是描写猴子的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龇牙咧嘴】①形容凶狠的样子。②形容疼痛难
忍的样子。
猴子是怎么逗孩子的,试着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然后利用前面提到的词语组织语言说一说。

“肆”字横画较多,写时注意横画之间间距均匀,最后一竖要挺直。




放肆 肆无忌惮
法律 津津有味
书写指导

“帽”字整体左窄右宽,右部上边的两横都不与两边粘连。




草帽 毡帽
冒犯 火冒三丈
书写指导
哭笑不得
吓唬
发抖
心惊胆战
这一组词语都与文中的孩子有关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
尬,不知如何是好。
【心惊胆战】形容非常害怕。
随着情节的发展,孩子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前面的几个词语说一说。
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思考并与同桌交流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水手拿猴子取乐
(起因)
( )
(经过)
( )
(结果)
猴子抢了孩子的帽子,孩子追猴子遇险
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获救
试着把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起来,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情景演绎
危机过去了,船长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如果你是那个孩子或者船上的一名水手,你会怎样向船长讲述?试着选择一个身份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课时目标:
1.能说出水手们的“笑”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重点)
2.能自主运用思维导图等图示法来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能说出船长所用办法的好处。(难点)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
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起因和经过。
讲清在什么情况下,猴子怎么样(怎么做),孩子怎么样(怎么做),水手怎么样。讲故事时,要注意语句通顺,表达连贯。
船长事后会问水手哪些问题呢?发挥你的想象,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正像大家提问的那样,船长可能会围绕着事情的经过展开提问,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呢?我们从“水手”的视角一起去看一看。
从文中找出描写水手的语句,读一读。
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
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的更凶了。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猴子放肆摘帽
男孩哭笑不得
(水手们哈哈大笑)
猴子逗孩子生气
孩子气得脸红追猴
(水手们大笑起来)
猴子将帽挂横木
男孩气急走上横木
(水手们笑得更欢)
男孩摇摇晃晃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水手全都吓呆了)
男孩像炮弹一样扎进了大海里
(水手们跳进了大海)
回顾课文,我们可以发现没有水手们的哄笑逗乐就没有了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正是水手们的表现一步一步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自主探究
我们再来聚焦文中的孩子,课文主要从神态、动作两个角度对孩子进行了描写,语言精彩细致,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细节,运用批注的方式进行品味。
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
【神态描写】“哭笑不得”和“眼巴巴”说明猴子的戏弄和水手们的笑,让孩子很窘迫、很难为情。
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的更凶了。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大喊大叫”说明孩子生气了;“气得脸都红了”说明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十分恼怒,自然引出下文。
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动作描写】“脱、爬、追、攀。夺”写出了孩子的灵活。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
【语言描写】“大孩子的话表明他决心抢回帽子,这让他一步一步走向危险。
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吗?试着说一说吧。
孩子为了拿到帽子,身处险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谁出现了?他是怎么做的?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船长出现了,举枪瞄准孩子,逼迫他跳到水里去。
在那个危急时刻,你认为船长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的办法好在哪里?
站在最高横木的顶端心惊胆战,摇摇晃晃,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
榄杆底下是甲板
大海风平浪静
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自己手里有枪
想办法让孩子跳到水里,然后让水手去海里救上来。
当时还能想到的其他办法有哪些呢?
放救生垫
让不恐高的船员爬上去救
叫孩子慢慢沿原路返回
讨论交流
(耗时长,当时紧急的情况下,不可取)
(耗时长,且两个人不好下来)
(过于危险)
……
方法不可行
船长的做法看似残酷,但联系当时孩子的状况和所处的环境,不难发现,船长的做法在当时是最快、最安全的。
从船长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了船长的什么特点?
在孩子处于危险、大家全都吓呆了的关键时刻,船长出马,处置果断、利落,成功化解了危机,展现出非凡的创造性思维与冷静、果断的优秀品质。
从这篇课文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
起因:众水手拿猴取乐
经过:猴子戏弄孩子,孩子走上
横木
结果:船长命令孩子跳入水中,
水手们救起孩子




跳水
遇到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构梳理




课后
作业
课下可以找托尔斯泰的《鲨鱼》读一读,推测老炮手的思维过程,交流对老炮手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