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18 文言文二则 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下册 18 文言文二则 课件(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2 18:3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深深浅浅的脚印,写满成长的故事。
人文主题
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语文要素
四语下
18 文言文二则
预习反馈
恭 勤 焉 卒 囊
萤 博 贫 逢
gōng
qín
yān

náng
yíng

pín
féng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pín
féng
ǎo
囊萤恭勤博
贫焉逢卒
说说你认为书写下面的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
左右结构:区分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字形的差异。
上下结构:区分上短下长和上下均等。
合理布局,避免拥挤。秃宝盖写得宽一些,各部件写紧凑。
下部分是“心”的变体,不是“小”,最后两点是左右并排,不是上下点。
书写时左部略高,右部略低;左部最后一笔提与右部竖撇要穿插避让。
被包围部分的撇、捺不要写得太长,最后一笔平捺要舒展。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学习方法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预习时已经理解的词语和学习的方法。
借助注释
联系上下文
……
先读范例,说说这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胤恭勤不倦。( )
家贫不常得油。( )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
yìn
疲倦
组词
给其他加点字组词,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进括号。
胤恭勤不倦。( )
家贫不常得油。( )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
yìn
疲倦
贫穷
放弃
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小组合作,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找近义词的方法或联系生活实际
chéng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老妇人
她,指老妇人
联系上下文
联系旧知
小组派代表说说两则文言文的大意。
车胤勤勉认真、学习不
知疲倦,他学问渊博,通晓
许多门知识。曾经由于家境
贫寒,夜晚没有油点灯,夏
天他就用白绢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夜以继日地学习。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位老妇人在那里磨
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
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要
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这
位老妇人的意志所感动,于是就
回去勤奋学习,完成学业。
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诵读这两则文言文。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读出停顿和抑扬顿挫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感悟品质
想一想,写一写:车胤
是怎样想到用练囊装萤
火虫来照明读书的?他又是怎么做的?请把你想到的补充在横线上。
……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胤见_______,心想:__________。于是,________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想一想,说一说:“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李白听到老妇人的回答后,心里会想些什么?
……
欲作针。
再用心读读这两则文言文,还有没有让你疑惑的地方?
萤火虫在天上飞着,要捉住一只并不容易,可是车胤每天要捉几十只萤火虫来照明,是不是要费很多时间?而且,萤火虫成虫的寿命很短,有可能一天就会死去,那么,车胤不是每天都要捉萤火虫吗?
萤火虫的光真的能照亮书上的字吗?实验研究发现,萤火虫的光确实能照亮书上的字。但是萤火虫的光一明一灭,要在这种忽明忽暗的光亮下看清楚书上的字,至少需要2000只以上的萤火虫。
铁杵真的能磨成针吗?有人用科学知识做过计算,假设老奶奶的力气相当于一个青壮年,不吃不喝不睡,一天24小时保持着最大的力量不间断地磨,将铁杵磨成针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
李白为什么对一件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此感动呢?
这两则故事真的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吗?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呢?
勤奋苦学
学习人物品质
持之以恒
通读文言文二则,尝试背诵《囊萤夜读》。
拓展阅读
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借助注释
联系上下文
组词
联系生活实际
……
自主阅读《凿壁借光》,并说说大意。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
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
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大学问家。
课后自主阅读其他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故事。
悬梁刺股
韦编三绝
程门立雪
18 文言文二则
结构梳理
勤奋苦学
囊萤夜读
铁杵成针
持之以恒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课后习题
先练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再练断句,有标点符号的地方要读出停顿,没有标点符号的长句子,根据意思读出停顿;
最后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囊萤夜读》。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这两篇课文都是文言文,语言简洁,有时一个简单的字代表复杂的意思。多读几遍,借助注释就可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胤恭勤不倦。( )
家贫不常得油。( )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
yìn
疲倦
贫穷
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