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2课时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2课时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2 19:2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2课时
目录
2.艺术特色探究
4.随堂拓展
1.课文品读
3.重点探究
课文品读
松骨峰战斗
战斗过程
(1)敌我状况:人数上,敌众我寡;装备上,敌优我劣
(2)描绘战士英勇搏斗的动词:摔、扑、抱
(3)描绘战后战场情景的动词:抱、掐、摁、衔
文中找出一个词概括这场战斗的特点。
壮烈















课文理解
马玉祥救朝鲜儿童
1.本段动作描写具体生动,请找出用得好的动词。
踹 扑 摸 拉 抓 抱 跳 钻……
写出战士不怕危险救朝鲜儿童的英勇行为。
2.“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句中“马上”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突出马玉祥救人的毫不犹豫,当机立断。
3.有一句话揭示了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的思想基础,这句话是:
——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揭示志





国际




与吃雪战士的谈话
分别提出了怎样的问题,是怎样回答的,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呢
不觉得苦吗
怎么能不觉得……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
你想不想祖国啊
谁不想哩……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怎么答对呢?
时刻牢记祖国人民的托付
对祖国和朝鲜有什么要求
想要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
贡献很大
要求很少
品格很高
乐于为祖国人民吃苦的幸福观




精神
了解了文中的三个事例后,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共同表现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1)松骨峰战斗——对敌人的恨
(2)马玉祥救朝鲜儿童——对朝鲜人民的爱
(3)防空洞中的谈话——以上二者的思想基础
作者在朝鲜前线采访中,收集了一百多个生动的事例。但经过反覆的筛选,为什么最后只用了文中的三个事例
因为作者选取的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情感。即对侵略者的恨,对朝鲜人民的爱,以及他们的苦乐观,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
三个典型事例中,有集体的,有个人的,有战斗场面,有战地日常生活,都是具有代表性、最能说明志愿军英雄本质的事例。三个事例集中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揭示了本文要表现的主题,所以作者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来写。
艺术特色探究
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志愿军的高度赞美,语句整齐,语气酣畅,感情强烈。同时还总领后面的三个事例。“松骨峰战斗”照应“意志”,“马玉祥火中救小孩”照应“品质”,“与吃雪战士的谈话”照应“气质”和“胸怀”。
2.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动作描写
在具体描写战士们各种姿势时,运用的“抱”“掐”“摁”等一系列动词,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烈士们的崇敬。
3.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语言描写。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深厚的感情,突出了他们淳朴、善良、敢于牺牲的品质,彰显了国际主义精神。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本文以记叙为主,穿插着议论、抒情。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抒发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又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设问作为记叙、议论的中心,接着用一个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揭示了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风貌,从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四个方面进行高度评价和赞美,为文章具体事例的叙述作了思想认识方面的提示和感情的铺垫。
第二部分,文章以记叙为主,具体叙述了三个典型事例,在叙述完每一个事例后,文章都穿插了议论、抒情。这些议论抒情,既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三部分,作者告诉人们要珍惜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没有用单调枯燥的说教,而是用朋友的恳谈来启迪人们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重点探究
【答案】通讯的导语尽管种类样式很多,但一篇通讯用何种导语 ,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定。本文之所以用抒情、议论性文字作导语 ,也正是从表达需要考虑。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作者在导语中,开门见山抒写自己在朝鲜的感受,正是为了用自己潮水般的激情使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作者的激情感染读者,使作者“最急于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最急于”知道的,从而达到了新闻导语要“唤起读者注意,引导读者阅读下去”的目的。作者继以设问式的议论指出志愿军战士最可爱之后,似乎会使某些轻视战士的人。
1. 为了简洁,我们用“我觉得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作导语 ,代替开头三段文字好不好?试说明理由。
感到意外,所以作者继续议论指出他们之所以感到意外是因为“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从而使那些感到意外的人重新产生读完作品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用抒情性的笔调揭示战士的精神面貌,既点明了主题(这也是导语的作用之一),又表达了作者对战士的热爱,结构上又为下文所举具体事例作了提示。总之,这三段抒议结合的文字,在作者、读者和作品中的人、事、理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人由情恍然于事理。而这些,显然不是那种干巴巴的一句“我觉得……”所能代替的。
【答案】不可调整。
打击侵略者,援朝卫国是志愿军首要 的、最重大的任务,也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一,故事一应当先写。故事二写对朝鲜人民的爱,这既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二,又是对故事一的补充:对敌“狠”,是因为对朝鲜人民的爱(如马玉祥请调步兵连的情节),因此救小孩儿的故事应放在第二。防空洞访谈的故事揭示了对敌 “狠”,对朝鲜人民“爱”的根本原因,即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应放在最后。
2. 三个小故事的顺序可否调整一下?请说说你的意见。
松骨峰战斗—意志—革命英雄主义
第二部分(4 —14)
三个典型事例
谁是最可爱的人
第一部分( 1 — 3 )开头的议论、抒情
第三部分(15) 结尾的议论抒情
火中救小孩—品质—国际主义
防空洞谈话—气质、胸怀—爱国主义
板书设计
本文真实地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事迹,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告诉我们: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课文主旨
随堂拓展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浴血奋战、保家卫国,197653名志愿军英勇捐躯。用胸膛堵机枪的黄继光、引爆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的邱少云、被炸断双腿仍坚守阵地的孙占元……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译文】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
国学诵读
走进传统文化
中国烈士纪念日
每年9月30日是我国的烈士纪念日,碧血丹心铸丰碑,舍生忘死纾国难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致敬!
碧血丹心铸丰碑,舍生忘死纾国难。正是无数先烈的前赴后继、奋勇献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繁荣富强、文明进步。他们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和魂灵,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化身。
或许,我们无法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应该被忘却的英勇故事。
谢 谢 观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