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4.1《故都的秋》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2 11:5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寒蝉凄切,对长亭往,骤雨初歌。”(柳永《雨霖铃》)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面对秋景,每个人的
感受是不同的。毛泽东读
到的是秋日的壮丽,杜甫
读到的是秋风的悲凉,柳
永读到的是秋雨的凄切。
七十多年前,郁达夫
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
去北平,面对“故都的
秋”,他读到的是怎样的
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
进郁达夫,欣赏散文《故
都的秋》。
故部的衣
郁达夫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品味文章的语言,能抓住“清、静、悲凉”来赏
析故都的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
3、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体会对故都之秋的赞美之
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孤寂之感。
1
读秋
目录
2
赏秋
Contents
3
颂秋
一、
读补
解题
描写的内容是秋景,
描写的地点是北平,
因故都的修饰而被赋
含深切的眷恋之意
予了厚重的人文色彩
故都的秋
“故都”与“秋”所组合的标题,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让人感受到故都秋天的苍凉凄清
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
作者简介
达夫(1896一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作家。
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
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毕业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
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
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
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
笔优美,自成一家。
初印象
爱国
忧郁
安静
情景交融
细腻多思
文笔优美
眷恋
清、静、悲凉
喜爱
二、赏秋
文眼往往奠定文章
找出“文眼”
的感情基调,以及
确定文章的中心。
请读第1段,找找哪句能体现“故都的秋”的特点?(文眼)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抒发作者对秋的总体感受,奠定文章悲伤的情感基
调,统领全篇,是全篇的“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