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3 10:2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十六年前的回忆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十六年前的回忆
1927年春天
1927年4月6日
十多天以后
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母亲劝父亲离开,他不肯,坚持工作。
反动派到家里抓捕父亲。父亲临危不惧被捕。
父亲在法庭上被审讯。
父亲被害,全家非常悲痛。
被捕前
(2-7)
被捕时
(8-18)
被审时
(19-29)
被害后
(30-33)
1927年4月28日后
复习回顾
单元导读
学习提示:
默读父亲被捕前这一部分(2—7自然段)画出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 (建议3分钟)
三步走:
1.先圈画出相关字、词、句;
2.在一旁标明这个句子属于人物哪方面的描写;
3.批注出你体会到的李大钊的品质。
自主学习
1927年春天
早出晚归
工作忙碌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被捕前
补充资料
1926年春天,李大钊亲自参加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领导革命斗争)
1927年春天,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北伐国民革命军,下令通辑李大钊同志。(局势危急)
对工作高度负责
对革命无比忠诚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
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被捕时、被审时”两部分,找出描写李大钊的外貌、神态、言行的语句,你读出一个怎样的李大钊?批注在文中。(建议3分钟)
2.小组学习:交流对画线句子的感受,并准备全班交流。可以就同一处文字有不同的体会。(建议3分钟)
自主合作探究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沉着镇定
临危不惧
被捕时
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
对比
父亲:不慌不忙
临危不惧
敌人:虚张声势
被捕时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处变不惊
对比
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
父亲:从容镇定
敌人:兴师动众
被捕时
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
没戴眼镜
乱蓬蓬的长头发
平静而慈祥的脸
暗示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
表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
充分体现了父亲对亲人的爱
被审时
补充资料
李大钊被捕以后,受尽了敌人的残酷拷打和折磨,敌人惨无人道地用竹签敲进他的指缝里,最后竟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
但是,他始终没说一句有损于党的荣誉、有损于革命利益的话,没泄露党的任何机密,表现了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崇高的革命气节。
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
人物的品质、性格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首尾呼应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使读者对人物的做法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更深的印象。
前面埋下伏笔
后面揭示答案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平静而慈祥的脸。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前后照应
革命先烈
走 进 英 雄
时代英雄
1.请你以“缅怀逝去的英雄”为主题,录制一段视频,说出你心中的那些话......
2.写法巩固:请你为画横线的段落提提建议,写一写还可以增加哪些内容,让主要人物形象更突出
《我的好伙伴》片段
这时,小宇迅速来到我身边,询问我哪里受了伤后,赶紧把我的手臂搭在他的肩上,吃力地扶着我往医务室方向走去。“别害怕,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到。”他涨红了脸,满头是汗,安慰我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