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02 20:0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单元测试
一 、单选题
1.随着冬季的来临,流感进入高发期.某校为有效预防流感,购买了,,,四种艾条进行消毒,它们的单价分别是元,元,元,元.四种艾条的购买比例如图所示,那么所购买艾条的平均单价是
A. 元 B. 元 C. 元 D. 元
2.某校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表现占成绩的,体育理论测试占,体育技能测试占小亮的上述三项成绩依次是:分,分,分,则小亮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分.
A. B. C. D.
3.班级准备推选一名同学参加学校演讲比赛,在五轮班级预选赛中,甲、乙、丙三名同学五轮预选赛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如表所示:
甲 乙 丙
平均数分
方差
丁同学五轮预选赛的成绩依次为:分、分、分、分、分,根据表中数据,要从甲、乙、丙、丁四名同学中选择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同学参赛,应该选择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某射击队要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拔一名选手参赛,在选拔赛中,每人射击次,然后从他们的成绩平均数环及方差两个因素进行分析,甲、乙、丙、丁的成绩分析如表所示: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
方差
根据以上图表信息,参赛选手应选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九年级班学生在引体向上测试中,第一小组名同学的测试成绩如下单位:个:,,,,,,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分别是
A. , B. , C. , D. ,
6.为了保护环境,加强环保教育,某中学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收集废旧电池活动,随机抽取其中名学生进行调查,这名学生收集的废旧电池数量统计如下:
废旧电池数节
人数人
对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A. 众数是 B. 平均数是 C. 中位数是 D. 方差是
7.疫情期间,某商店连续天销售口罩的盒数分别为,,,,,,关于这组数据,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 众数是 B. 平均数是 C. 中位数是 D. 方差是
8.某校女排球队的年龄分布如表所示:
年龄岁
人数
对于不同的,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 众数、中位教 B. 平均数、中位数
C. 平均数、方差 D. 中位数、方差
9.在这学期的六次体育测试中,甲、乙两同学的平均成绩一样,方差分别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同学的成绩更稳定 B. 甲同学的成绩更稳定
C. 甲、乙两位同学的成绩一样稳定 D. 不能确定哪位同学的成绩更稳定
10.某中学人数相等的甲、乙两班学生参加了同一次数学测验,班平均分和方差分别为分,分,,,那么成绩较为整齐的是
A. 甲班 B. 乙班 C. 两班一样整齐 D. 无法确定
11.甲、乙、丙、丁四个旅游团的游客人数都相等,且每个旅游团游客的平均年龄都是岁,这四个旅游团游客年龄的方差分别为,,,,这四个旅游团中年龄相近的旅游团是
A. 甲团 B. 乙团 C. 丙团 D. 丁团
12.小明等五位同学以各自的年龄为一组数据,计算出这组数据的方差是,则年后小明等五位同学年龄的方差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无法确定
二 、填空题
13.小丽参加了某电视台的招聘考试,她在采访写作、计算机操作、创意设计这三种测试中的成绩分别是分、分、分,如果这三种成绩按::计算,那么小丽的最终得分为 ______分.
14.某校团委对该校八年级三个班级的“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情况进行了检查,三个班级的各项成绩单位:分如表所示.如果将自习纪律,教室卫生,仪容仪表这三项得分依次按,,的比例计算各班的成绩,则二班的最终成绩是 ______分.
自习纪律 教室卫生 仪容仪表
一班
二班
三班
15.为了参加市中学生篮球联赛,某校篮球队准备购买10双运动鞋,收集尺码,并整理为如下统计表: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___.
16.甲、乙两人在相同情况下各打靶次,每次打靶的成绩如图所示,______填“甲”或“乙”的成绩更稳定.
17.已知某实验区甲、乙品种水稻的平均产量相等.且甲、乙品种水稻产量的方差分别为,由此可知:在该地区______种水稻更具有推广价值.
三 、解答题
18.甲、乙两校各有名学生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青少年党史知识竞赛,成绩如表:
甲校选手得分
乙校选手得分
对甲、乙两校参赛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
如果各校从他们参赛的名学生中派出前名参加下一轮的决赛,你认为哪个学校的选手实力更强一些?说说你的理由.
19.年月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某校以此为契机,组织了“中国梦航天情”系列活动.下面是八年级甲、乙两个班各项目的成绩单位:分:
项目班次 知识竞赛 演讲比赛 版面创作


如果将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版面创作按::的比例确定最后成绩,请通过计算说明甲乙两班谁将获胜.
20.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某中学组织七、八年级全体学生开展了“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为了解竞赛情况,从两个年级各抽取名学生的成绩满分为分
收集数据:
七年级:,,,,,,,,,;
八年级:,,,,,,,,,
分析数据: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七年级
八年级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请直接写出表格中,,的值;
通过计算求出的值;
通过数据分析,你认为哪个年级的成绩比较好?说明理由;
21.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各打靶次,每次打靶的成绩依次如下单位:环:
甲:,,,,,
乙:,,,,,
计算两人打靶成绩的方差;
请推荐一人参加比赛,并说明理由.
22.某机关为提高办事效率,对办事人员进行工作考核,下面是两名办事人员上半年六个月的工作业绩考核情况.每个月满分为分
甲:,,,,,;
乙:,,,,,
分别求出甲、乙两人的平均得分.
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比较谁的工作业绩较稳定.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得,
所购买艾条的平均单价是:元,
故选:
根据题意中的数据和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所购买艾条的平均单价.
此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知,小亮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分
故选:
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直接求解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等于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3.【答案】D;
【解析】解:丁的平均成绩为分,
丁的方差为,
丙、丁的平均成绩大于甲、乙,且丁的方差最小,
丁的成绩好且发挥稳定,
故选:
先根据方差和平均数的定义求出丁的平均成绩和方差,再根据方差的意义判断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方差,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差的定义和意义.
4.【答案】D;
【解析】解:甲,乙,丙,丁四个人中丙和丁的平均数最大且相等,
甲,乙,丙,丁四个人中丁的方差最小,
综合平均数和方差两个方面说明丁成绩既高又稳定,
最合适的人选是丁.
故选:
根据方差的定义,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5.【答案】C;
【解析】解: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众数为,
故选:
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掌握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
6.【答案】A;
【解析】解: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平均数为,
中位数为,
方差为,
故选:
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方差,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掌握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
7.【答案】D;
【解析】解:、出现了次,出现的次数最多,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中位数是,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方差是:,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根据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的定义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方差、众数、平均数、中位数,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掌握众数、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的定义.
8.【答案】A;
【解析】解:由表可知,年龄为岁与年龄为岁的频数和为,
则总人数为:,
故该组数据的众数为岁;
按大小排列后,第个和第个数据为:,,则中位数为:岁,
即对于不同的,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众数和中位数,
故选:
由频数分布表可知前两组的频数和为,即可得知总人数,结合频数分布表知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及第、个数据的平均数求出中位数,可得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及统计量的选择,由表中数据得出数据的总数是根本,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方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乙的方差小于甲的方差,
乙同学的成绩稳定,
故选:
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差;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10.【答案】A;
【解析】解:甲、乙两个班的平均分相同,而,
因此甲班的成绩比较整齐,
故选:
根据方差的大小进行判断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方差,理解“方差是反应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方差越小,数据就越稳定、越整齐”是正确判断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解:,,,,
最小,
这四个旅游团中年龄相近的旅游团是乙团;
故选:
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此题主要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12.【答案】A;
【解析】解:设小明及其他四名同学的年龄分别为,,,,,平均年龄为,
方差,
年后年五名同学的年龄分别为,,,,,平均年龄为;
方差,
年后小明等五位同学年龄的方差不变;
故选:
设小明及其他四名同学的年龄分别为,,,,,平均年龄为,根据方差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方差,再算出年后的平均年龄,再算出方差,两者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方差的定义问题,可以推广到一般的情况即样本中如果每个数据都加上一个数,则平均值为,方差不变.如果样本中每个数据都乘以一个数,这平均值为,方差为
13.【答案】85;
【解析】解:小丽的最终得分为分,
故答案为:
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
14.【答案】95;
【解析】解:二班的最终成绩为分,
故答案为:
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式计算可得.
此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15.【答案】26;
【解析】
16.【答案】甲;
【解析】解:甲的平均数,甲的方差;
乙的平均数,乙的方差;

甲比乙稳定.
故答案为:甲.
根据成绩图可以得到甲、乙次打靶的成绩,再根据方差公式…代入样本数据计算即可.
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的概念,一般地设个数据,,,…的平均数为,方差…,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
17.【答案】乙;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得甲、乙两种水稻的平均产量相同,


即乙种水稻的产量稳定,
产量稳定,适合推广的品种为乙种水稻.
故答案为:乙
首先根据题意,可得甲、乙两种水稻的平均产量相同,然后比较出它们的方差的大小,再根据方差越小,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判断出产量稳定,适合推广的品种为哪种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18.【答案】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甲校的平均分是=88(分),
众数是91,
中位数是91,
方差是×[(88-97)2+(88-91)2+(88-80)2+(88-91)2+(88-81)2]=42.4;
乙校的平均分是=88(分),
众数是92,
中位数是92,
方差是×[(88-76)2+(88-92)2+(88-94)2+(88-86)2+(88-92)2]=43.2.
甲、乙两校的平均分相等,甲校的方差小于乙校的方差,因此甲校学生的成绩较稳定,成绩较好;
(2)甲校派出选手的成绩为91、91、97,平均分是=93,
乙校派出选手的成绩为92、92、94,平均分是≈92.7,
甲校的平均分高于乙校,因此甲校的选手实力更强些.;
【解析】
计算甲、乙两校参赛学生成绩的平均分,众数,中位数,方差,再进行分析即可;
计算各校前名的平均分,比较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众数、中位数以及平均数,掌握方差、众数、中位数以及平均数的定义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9.【答案】解:甲班的平均成绩是=87.4(分),
乙班的平均成绩是=87.6(分),
∵87.6>87.4,
∴乙班将获胜.;
【解析】
将甲、乙两人的总成绩按比例求出最后成绩,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果.
此题主要考查了加权成绩的计算.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熟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0.【答案】解:(1)七年级的中位数为=90,故m=90;
八年级的平均数为:×(85+85+95+80+95+90+90+90+100+90]=90,故n=90;
八年级中90分的最多,故p=90;

(2)八年级的方差q=×[(80-90)2+2×(85-90)2+4×(90-90)2+2×(95-90)2+(100-90)2]=30;

(3)八年级的学生成绩好,理由如下:
七、八年级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相同,但八年级的平均成绩比七年级高,且从方差看,八年级学生成绩更稳定,
综上,八年级的学生成绩好.;
【解析】
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数据可得的值,由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根据方差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
在七、八年级学生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相同的前提下,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即可判断.
此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等统计基础知识,明确相关统计量表示的意义及相关计算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1.【答案】解:(1)=×(9+6+7+6+7+7)=7(环),
=×(4+5+8+7+8+10)=7(环),
∴S甲2=×[(9-7)2+2×(6-7)2+3×(7-7)2]=1,
S乙2=×[(4-7)2+(5-7)2+(7-7)2+2×(8-7)2+(10-7)2]=4.

(2)推荐甲.在甲、乙平均成绩相同的前提下,甲成绩的方差较小,甲成绩比较稳定.
(或推荐乙.在甲、乙平均成绩相同的前提下,乙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有潜力(答案不唯一).;
【解析】
先计算出甲、乙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答案不唯一
此题主要考查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差;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22.【答案】解:(1)甲=×(5+6+8+7+9+7)=7(分),
乙=×(3+6+7+9+10+7)=7(分),
答:甲的平均得分是7分,乙的平均得分是7分;

(2)S甲2=×[(5-7)2+(6-7)2+(8-7)2+(7-7)2+(9-7)2+(7-7)2]=,
S乙2=×[(3-7)2+(6-7)2+(7-7)2+(9-7)2+(10-7)2+(7-7)2]=5,
∵S甲2<S乙2,
∴甲的工作业绩较稳定.;
【解析】
利用平均数公式计算;
利用方差的计算公式计算,再根据方差的意义判断谁的工作业绩稳定.
此题主要考查了数据的平均数、方差,正确理解方差及平均数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方差反映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小,波动就越小,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