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第一单元主题设计: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第一单元主题设计: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7 19:4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课上2课时+课下4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但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情趣有高下之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悟,“大漠孤烟直”的审美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自然景物描写一般是指描写日月星辰、草木山川、时令变化等。绘景,必须抓住景物特征。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赋予景物各自的特征。要写好景物的特征,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不仅如此,还要融入自己的感情。好的景物描写应做到栩栩如生、如见如闻、情寓其里、意蕴其中。
本单元写作教学应分做两个专题:一是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二是会在景物描写中突出自己的感情,做到融情于景。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景物。 2、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 3、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明确话题,写景抓住特征,注重感情。
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训练语言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指导学生以一颗真挚的童心、爱心面对大自然。
促使学生的心灵与大自然亲切交流。  
对应课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
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
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如何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2、景物描写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3、景物描写中如何进行情感抒发?举例说明。
专题划分
专题一是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专题二是会在景物描写中突出自己的感情,做到融情于景。
专题一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景物的特征有哪些,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主要通过举生动的例子,利用投影等技术让学生对景物有系统性的了解,以便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
2、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如何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2、景物描写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人教版必修二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1、阅读《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初步明确话题探讨的重点和写法借鉴。
2、交流阅读后的体会。
3、提出问题:如何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分小组讨论。总结:要展现景物的自然特性。事物的自然属性有多个方面,有视觉上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听觉上的,如“风轻悄悄的”;有触觉上的,有质地上的,等等。景物的特性又随环境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河水有涨落,草木有荣枯,天空阴晴不定。要学会抓事物不同情境下多个方面的特征。要展现景物的情感特性。观赏景物,自觉不自觉要打上观赏者的情感烙印。观赏者的情感不同,眼中的景物就不一样。比如人生得意、事业顺利、心情舒畅的时候,和失落伤感、孤独寂寞、忧愁悲痛时,听到麻雀的叫声就会感觉不一样。林黛玉见了落花,感受到的是“红销香断”寂寞无人怜,打上了她寄人篱下、孤独凄凉的心境的烙印,正所谓“伤心人看春色”;杜甫在感慨万端时见了春花,说“感时花溅泪”,花也悲伤流泪;愁苦的李清照,更觉“秋风秋雨愁煞人”!
4、多媒体展示几幅荷塘图:(可到网络上下载)。
5、要求学生写一段描写荷塘的文字,写后读给同学们听。师简要评析。
6、讨论:景物描写有哪些常见的方法?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远近高低相结合。
7、教师总结归纳。
课下用两节课时间巩固本节所学并做作业:开展一次“用我的眼睛看校园”的观察活动。三五人自由成组,集体观察校园里的景物。可以观察校园全景,也可以观察有特色或你感兴趣的局部。观察结束后,每人写一篇观察笔记。
教学评价
1、阅读文本能抓住重点。
2、交流体会深入浅出。
3、能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4、讨论积极热烈。
专题二
会在景物描写中突出自己的感情,做到融情于景。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在景物描写中突出自己的感情,做到融情于景。通过写作交流明确写景要抓住特征,注重感情。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会在景物描写中突出自己的感情,做到融情于景。
2.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景物描写中如何进行情感抒发?举例说明。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人教版必修二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提出问题:什么叫融情于景?举例说明。
小组交流整合:在抓住特征、展示景物细节的过程中,通过感彩分明的词语、以及各种修辞手段来体现作者的情感,谓之融情入景。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提出问题:什么叫借景抒情?举例说明。
景物描写之后,集中抒发感情,谓之借景抒情。《白杨礼赞》先描绘了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及其生长环境,然后指出,“这是西北一种极普通的树,然而又是极不平凡的一种树。”紧接着礼赞其不平凡之处,就是借景抒情。
3、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4、优秀作文上传班级交流平台,学生之间进行点评,主要是互相学习,以激活思维,激发灵感。
课下用两节课时间巩固本节所学并做作业:以“秋色”为描写对象,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参考题目:《却道天凉好个秋》《萧瑟秋风今又是》《秋日胜春朝》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掌握了写景状物的几种方法。
2.有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