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九年级图形的认识专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图形的认识专题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02 10:02:4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图形的认识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长兴开学考)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cm,5cm,6cm B.3cm,3cm,6cm
C.3cm,4 cm,8cm D.4cm,5cm,1cm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A、∵3+5>6,∴长3cm,5cm,6cm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A符合题意;
B、∵3+3=6,∴长3cm,3cm,6cm的三条线段能组不成三角形,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3+4<8,∴长3cm,4cm,8cm的三条线段能组不成三角形,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1+4<5,∴长4cm,5cm,1cm的三条线段能组不成三角形,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2.(2022八下·长兴开学考)如图.AB=AC,BD=1,BD⊥AD,则数轴上点C所表示的数为(  )
A. +1 B.- -1 C.- +1 D. -1
【答案】D
【知识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观察数轴可知:AD=2,
∵BD=1,
∴在直角三角形ADB中,由勾股定理得,AB=,
∵AB=AC,
∴AC=5,
∵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
∴点C所表示的数为-1.
故答案为:D.
【分析】观察数轴可知:AD=2,结合BD=1,在直角三角形ADB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由AB=AC,再进行减法运算即可求得C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3.(2022八下·长兴开学考)如图,在△ABC中,AB=AC,BE=CD,BD=CF,若∠A=40°,则∠EDF等于(  )
A.40° B.50° C.60° D.70°
【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AB=AC,∠A=40°,
∴∠B=∠C=70°,
又∵BE=CD,BD=CF,
∴△BED≌△CFD(SAS),
∴∠BED=∠CDF,
∵∠BED+∠B=∠EDF+∠CDF,
∴∠B=∠EDF=70°,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内角和定理求得∠B=∠C=70°,结合BE=CD,BD=CF可证明△BED≌△CFD,再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和外角定理性质可得∠B=∠EDF即可解决问题.
4.(2021九上·海曙期末)如图, 是 的直径, 是弦, , 则 的度数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AB是直径,
∴∠ACN=90°,
∴∠B=90°-∠CAB=90°-50°=40°;
∵弧AC=弧AC,
∴∠B=∠D=40°.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证得∠ACN=9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数;然后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求出∠D的度数.
5.(2021八上·南京期末)如图,P为正六边形 边上一动点,点P从点D出发,沿六边形的边以1cm/s的速度按逆时针方向运动,运动到点C停止.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 ,以点P、C、D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正多边形的性质;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解析】【解答】解:设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1,当P在DE上时,
过P作PH⊥CD 于H, 而∠CDP=120°,PD=x,
当P在EF上时,延长CD,EF 交于点M, 过P作PQ⊥CD于Q,
同理:
则△DEM为等边三角形,
当P在 AF上时,连接AC,CF
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可得: 当点P在AF上时,连接AC,CF
由正六边形的对称性可得: 而
由正六边形的对称性可得:P在AB上的图象与P在EF上的图象是对称的,
P在BC上的图象与P在DE上的图象是对称的,
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
故答案为:A.
【分析】设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当点P在DE上时,过点P作PH⊥CD于点H,可得到∠CDP=120°,PD=x,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表示出PH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到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当点P在AF上时,连接AC,CF,利用正六边形的性质,可证得∠ABC=∠BAF=∠AFE=120°,BA=BC;再求出∠BAC,∠CAF的度数,利用正六边形的性质可求出∠AFC的度数及AF的长;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C的长;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到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即y是一个常数;当点P在EF上时,延长CD,FE交于点M,过点P作PQ⊥CD于点Q,可得到∠CDE=∠FED=120°,可证得△DEM是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EMD=60°,同时可求出EM,ED的长,可表示出PM的长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PQ的长,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到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综上所述根据其三个函数解析式,可得到符合题意的函数图象.
6.(2021八上·凤县期末)如图,以 的三边为直角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3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 Rt△ABC
∴AC2+BC2=AB2=3
∴S阴影= AC2+ BC2+ AB2= (AC2+BC2)+ AB2= AB2+ AB2=AB2=3.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2+BC2=AB2=3,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7.(2021八上·南充期末)如图,点B,C,E在同一直线上,且 , , ,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AC⊥CD,
∴∠ACD=90°,
∴∠1+∠2=90°,
∵∠B=90°,
∴∠1+∠A=90°,
∴∠A=∠2,
同理∠1=∠E,
∵∠D=90°,
∴∠E+∠2=∠A+∠E=90°,
在△ABC和△CDE中,

∴△ABC≌△CDE(AAS),
∴ ,
∴选项A、选项B,选项C都正确;
根据已知条件推出∠A=∠2,∠E=∠1,但是∠1=∠2不能推出,而∠BCD=90°+∠1,∠ACE=90°+∠2,所以 不一定成立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垂直的定义可证得∠ACD=90°,再利用余角的性质可证得∠A=∠2,可对A作出判断,同理可证∠1=∠E,可推出∠A+∠E=90°,可对B作出判断;再利用AAS证△ABC≌△CD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BC=DE,可对C作出判断;不能推出∠1=∠2,由此不能证∠BCD=∠ACE,可对D作出判断.
8.(2021七上·白银期末)下列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几何体的展开图
【解析】【解答】解:A、不能围成三棱柱,底面应该在两侧,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不能围成棱柱,侧面有4个,底面应该是四边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不能围成三棱柱,侧面有3个,底面应该是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能围成四棱柱,符合四棱柱展开图的特征,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棱柱表面展开图中,上、下两底面应在侧面展开图长方形的两侧,据此判断A;棱柱的展开图中底面图形的边数必须和侧面的个数一致,据此判断B、C、D.
9.(2021九上·吴兴期末)如图,在△ABC中,∠C=90°,AB=5,AC=4,则tanB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C=90°,AB=5,AC=4,
∴BC==3,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先求出BC=3,再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出,即可得出答案.
10.(2021八上·鄞州期末)如图,在OA,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 DE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C,射线OC就是∠AOB的角平分线.理由是连结CD,CE,证△COD≌△COE得∠COD=∠COE.证△COD≌△COE的条件是(  )
A.SAS B.AAS C.ASA D.SSS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解析】【解答】解:在△COE和△COD中,

∴△COE≌△COD(SSS).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作图步骤可知:CE=CD,根据已知条件可知OE=OD,然后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解答.
二、填空题
11.(2021八上·遂宁期末)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2cm,另一边长是4cm,则底边长为   cm.
【答案】2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当底边为2cm时,则腰长为4cm,4+4>2,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当底边为4cm时,则腰长为2cm,2+2=4,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所以底边不能够为4cm,综上,底边只能为2cm.
故答案为:2.
【分析】分情况讨论:当腰长为2,底边长为4时;当底边长为2,腰长为4时;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可得到符合题意的底边长.
12.(2021八上·南充期末)如图, 与 中,已知,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不添加字母和辅助线),使 ,你添加的条件是   .
【答案】 或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所添加条件为: 或 ,
添加: ,
在 和 中,


添加: ,
在 和 中,

.
故答案为: 或 .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图形中隐含公共边BC=CB,可以添加其它两组角中的任意一组角对应相等,利用AAS,由此可得答案.
13.(2021九上·鄂城期末)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2cm,其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180°,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答案】
【知识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圆锥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圆锥的母线长为R,即其侧面展开图的半径为R.
根据题意得 ,
解得:R=4.
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故答案为: .
【分析】设圆锥的母线长为R,即其侧面展开图的半径为R,根据圆锥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可得R,然后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14.(2021八上·汉阴期末)如图,在 中, , 平分 , ,点D到 的距离为5.6,则     .
【答案】16.8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过D作DE⊥AB于E,
∵∠C=90°,
∴CD⊥AC,
∵AD平分∠BAC,
∴CD=DE,
∵D到AB的距离等于5.6cm,
∴CD=DE=5.6cm,
又∵BD=2CD,
∴BD=11.2cm,
∴BC=5.6+11.2= cm,
故答案为:16.8.
【分析】过D作DE⊥AB于E,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证得CD=DE,同时可求出CD的长,然后根据BC=BD+CD,代入计算求出BC的长.
15.(2021九上·汕尾期末)如图,点 A 、 B 、 P 是⊙ O 上的三点,若AOB =50°,则APB 的度数为   .
【答案】25°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A、B、P是⊙O上的点,∠AOB=50°,
∴∠APB=∠AOB=25°.
故答案为25°.
【分析】利用圆周角的性质可得∠APB=∠AOB=25°.
16.(2021九上·深圳期末)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B的横坐标是1,过点A作AC⊥y轴于点C,连接BC,则△ABC的面积是    .
【答案】12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B的横坐标是1,
∴把x=1代入y=2x+4得,y=6,
∴B(1,6),
∴6=,解得k=6,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解得:或,
∴A(-3,-2),
∵AC⊥y轴于点C,
∴AC=3,
∴S△ABC=×3×(6+2)=12.
故答案为:12.
【分析】由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得B的坐标,代入求得k,再联立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得A的坐标,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即可。
三、作图题
17.(2021九上·斗门期末)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1)画出旋转后的△AB1C1,并写出B1、C1的坐标;
(2)求线段AB在旋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
【答案】(1)解: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如图所示:
∴、;
(2)解:由图可知:,
∴线段AB在旋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为.
【知识点】扇形面积的计算;作图﹣旋转
【解析】【分析】(1)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由此得出B1、C1的坐标;
(2)根据勾股定理得出AB的值,再根据扇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四、解答题
18.(2021七上·肇源期末)完成下面的证明
如图,点B在AG上,AGCD,CF平分∠BCD,∠ABE=∠FCB,BE⊥AF点E.
求证:∠F=90°.
证明:∵AGCD(已知)
∴∠ABC=∠BCD( ▲ )
∵∠ABE=∠FCB(已知)
∴∠ABC﹣∠ABE=∠BCD﹣∠FCB
即∠EBC=∠FCD
∵CF平分∠BCD(已知)
∴∠BCF=∠FCD( ▲ )
∴ ▲ =∠BCF(等量代换)
∴BECF( ▲ )
∴ ▲ =∠F( ▲ )
∵BE⊥AF(已知)
∴ ▲ =90°( ▲ )
∴∠F=90°.
【答案】证明:∵AG∥CD(已知),
∴∠ABC=∠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E=∠FCB(已知),
∴∠ABC﹣∠ABE=∠BCD﹣∠FCB,
即∠EBC=∠FCD,
∵CF平分∠BCD(已知),
∴∠BCF=∠FCD(角平分线的定义),
∴∠EBC=∠BCF(等量代换),
∴BE∥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EF=∠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E⊥AF(已知),
∴∠BEF=90°(垂直的定义),
∴∠F=90°.
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EF;垂直的定义.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推理与论证
【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C=∠BCD,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进而得到∠EBC=∠BCF,即可判定BE//C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EF=∠F,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即可得解。
19.(2021八上·南充期末)如图,在 中, 为 的高, 为 的角平分线, 交 于点G, , ,求 的大小.
【答案】解: 为 的高,
.
.
在 △ABE 中, .
为 的角平分线,
.
.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高的定义可证得∠BDC=∠ADC=90°,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数;再在△ABE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AE的度数;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BAC=2∠BAE,由此可求出∠BAC的度数,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可求出∠ACD的度数.
20.(2021八上·汉阴期末)如图,已知点E、C在线段BF上, , , .求证: .
【答案】证明:
,即 .
∴在 和 中,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B=∠DEF,由BE=CF可推出BC=EF,再利用ASA证△ABC≌△DEF.
21.(2021九上·芜湖期末)如图,AB为的直径,点C,D在上,,.求证:DE是的切线.
【答案】证明:连接OD,
∵,
∴.
∵,
∴.
∵,
∴.
∵,
∴.
∴.
∴.
∴.
∴.
∴DE是的切线.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切线的判定
【解析】【分析】 连接OD, 根据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可求出,从而得出∠EAD=
∠DAB=∠BOD=30°,由OA=OD可得,由垂直的定义可得,从而求出∠EDA=90°-∠EAD=60°,继而得出∠EDO=∠EDA+∠ADO=90°,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证.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图形的认识专题训练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长兴开学考)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cm,5cm,6cm B.3cm,3cm,6cm
C.3cm,4 cm,8cm D.4cm,5cm,1cm
2.(2022八下·长兴开学考)如图.AB=AC,BD=1,BD⊥AD,则数轴上点C所表示的数为(  )
A. +1 B.- -1 C.- +1 D. -1
3.(2022八下·长兴开学考)如图,在△ABC中,AB=AC,BE=CD,BD=CF,若∠A=40°,则∠EDF等于(  )
A.40° B.50° C.60° D.70°
4.(2021九上·海曙期末)如图, 是 的直径, 是弦, , 则 的度数是(  )
A. B. C. D.
5.(2021八上·南京期末)如图,P为正六边形 边上一动点,点P从点D出发,沿六边形的边以1cm/s的速度按逆时针方向运动,运动到点C停止.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 ,以点P、C、D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6.(2021八上·凤县期末)如图,以 的三边为直角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3 B. C. D.
7.(2021八上·南充期末)如图,点B,C,E在同一直线上,且 , , ,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8.(2021七上·白银期末)下列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的是(  )
A. B. C. D.
9.(2021九上·吴兴期末)如图,在△ABC中,∠C=90°,AB=5,AC=4,则tanB的值是(  )
A. B. C. D.
10.(2021八上·鄞州期末)如图,在OA,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 DE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C,射线OC就是∠AOB的角平分线.理由是连结CD,CE,证△COD≌△COE得∠COD=∠COE.证△COD≌△COE的条件是(  )
A.SAS B.AAS C.ASA D.SSS
二、填空题
11.(2021八上·遂宁期末)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2cm,另一边长是4cm,则底边长为   cm.
12.(2021八上·南充期末)如图, 与 中,已知,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不添加字母和辅助线),使 ,你添加的条件是   .
13.(2021九上·鄂城期末)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2cm,其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180°,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14.(2021八上·汉阴期末)如图,在 中, , 平分 , ,点D到 的距离为5.6,则     .
15.(2021九上·汕尾期末)如图,点 A 、 B 、 P 是⊙ O 上的三点,若AOB =50°,则APB 的度数为   .
16.(2021九上·深圳期末)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B的横坐标是1,过点A作AC⊥y轴于点C,连接BC,则△ABC的面积是    .
三、作图题
17.(2021九上·斗门期末)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1)画出旋转后的△AB1C1,并写出B1、C1的坐标;
(2)求线段AB在旋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
四、解答题
18.(2021七上·肇源期末)完成下面的证明
如图,点B在AG上,AGCD,CF平分∠BCD,∠ABE=∠FCB,BE⊥AF点E.
求证:∠F=90°.
证明:∵AGCD(已知)
∴∠ABC=∠BCD( ▲ )
∵∠ABE=∠FCB(已知)
∴∠ABC﹣∠ABE=∠BCD﹣∠FCB
即∠EBC=∠FCD
∵CF平分∠BCD(已知)
∴∠BCF=∠FCD( ▲ )
∴ ▲ =∠BCF(等量代换)
∴BECF( ▲ )
∴ ▲ =∠F( ▲ )
∵BE⊥AF(已知)
∴ ▲ =90°( ▲ )
∴∠F=90°.
19.(2021八上·南充期末)如图,在 中, 为 的高, 为 的角平分线, 交 于点G, , ,求 的大小.
20.(2021八上·汉阴期末)如图,已知点E、C在线段BF上, , , .求证: .
21.(2021九上·芜湖期末)如图,AB为的直径,点C,D在上,,.求证:DE是的切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解答】解:A、∵3+5>6,∴长3cm,5cm,6cm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故选项A符合题意;
B、∵3+3=6,∴长3cm,3cm,6cm的三条线段能组不成三角形,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3+4<8,∴长3cm,4cm,8cm的三条线段能组不成三角形,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1+4<5,∴长4cm,5cm,1cm的三条线段能组不成三角形,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2.【答案】D
【知识点】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观察数轴可知:AD=2,
∵BD=1,
∴在直角三角形ADB中,由勾股定理得,AB=,
∵AB=AC,
∴AC=5,
∵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
∴点C所表示的数为-1.
故答案为:D.
【分析】观察数轴可知:AD=2,结合BD=1,在直角三角形ADB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由AB=AC,再进行减法运算即可求得C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3.【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AB=AC,∠A=40°,
∴∠B=∠C=70°,
又∵BE=CD,BD=CF,
∴△BED≌△CFD(SAS),
∴∠BED=∠CDF,
∵∠BED+∠B=∠EDF+∠CDF,
∴∠B=∠EDF=70°,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内角和定理求得∠B=∠C=70°,结合BE=CD,BD=CF可证明△BED≌△CFD,再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和外角定理性质可得∠B=∠EDF即可解决问题.
4.【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AB是直径,
∴∠ACN=90°,
∴∠B=90°-∠CAB=90°-50°=40°;
∵弧AC=弧AC,
∴∠B=∠D=40°.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证得∠ACN=9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数;然后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求出∠D的度数.
5.【答案】A
【知识点】正多边形的性质;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解析】【解答】解:设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1,当P在DE上时,
过P作PH⊥CD 于H, 而∠CDP=120°,PD=x,
当P在EF上时,延长CD,EF 交于点M, 过P作PQ⊥CD于Q,
同理:
则△DEM为等边三角形,
当P在 AF上时,连接AC,CF
由正六边形的性质可得: 当点P在AF上时,连接AC,CF
由正六边形的对称性可得: 而
由正六边形的对称性可得:P在AB上的图象与P在EF上的图象是对称的,
P在BC上的图象与P在DE上的图象是对称的,
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
故答案为:A.
【分析】设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当点P在DE上时,过点P作PH⊥CD于点H,可得到∠CDP=120°,PD=x,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表示出PH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到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当点P在AF上时,连接AC,CF,利用正六边形的性质,可证得∠ABC=∠BAF=∠AFE=120°,BA=BC;再求出∠BAC,∠CAF的度数,利用正六边形的性质可求出∠AFC的度数及AF的长;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C的长;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到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即y是一个常数;当点P在EF上时,延长CD,FE交于点M,过点P作PQ⊥CD于点Q,可得到∠CDE=∠FED=120°,可证得△DEM是等边三角形,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EMD=60°,同时可求出EM,ED的长,可表示出PM的长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PQ的长,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到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综上所述根据其三个函数解析式,可得到符合题意的函数图象.
6.【答案】A
【知识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 Rt△ABC
∴AC2+BC2=AB2=3
∴S阴影= AC2+ BC2+ AB2= (AC2+BC2)+ AB2= AB2+ AB2=AB2=3.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2+BC2=AB2=3,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7.【答案】D
【知识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AC⊥CD,
∴∠ACD=90°,
∴∠1+∠2=90°,
∵∠B=90°,
∴∠1+∠A=90°,
∴∠A=∠2,
同理∠1=∠E,
∵∠D=90°,
∴∠E+∠2=∠A+∠E=90°,
在△ABC和△CDE中,

∴△ABC≌△CDE(AAS),
∴ ,
∴选项A、选项B,选项C都正确;
根据已知条件推出∠A=∠2,∠E=∠1,但是∠1=∠2不能推出,而∠BCD=90°+∠1,∠ACE=90°+∠2,所以 不一定成立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垂直的定义可证得∠ACD=90°,再利用余角的性质可证得∠A=∠2,可对A作出判断,同理可证∠1=∠E,可推出∠A+∠E=90°,可对B作出判断;再利用AAS证△ABC≌△CDE,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BC=DE,可对C作出判断;不能推出∠1=∠2,由此不能证∠BCD=∠ACE,可对D作出判断.
8.【答案】D
【知识点】几何体的展开图
【解析】【解答】解:A、不能围成三棱柱,底面应该在两侧,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不能围成棱柱,侧面有4个,底面应该是四边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不能围成三棱柱,侧面有3个,底面应该是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能围成四棱柱,符合四棱柱展开图的特征,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棱柱表面展开图中,上、下两底面应在侧面展开图长方形的两侧,据此判断A;棱柱的展开图中底面图形的边数必须和侧面的个数一致,据此判断B、C、D.
9.【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C=90°,AB=5,AC=4,
∴BC==3,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先求出BC=3,再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出,即可得出答案.
10.【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
【解析】【解答】解:在△COE和△COD中,

∴△COE≌△COD(SSS).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作图步骤可知:CE=CD,根据已知条件可知OE=OD,然后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解答.
11.【答案】2
【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当底边为2cm时,则腰长为4cm,4+4>2,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当底边为4cm时,则腰长为2cm,2+2=4,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所以底边不能够为4cm,综上,底边只能为2cm.
故答案为:2.
【分析】分情况讨论:当腰长为2,底边长为4时;当底边长为2,腰长为4时;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可得到符合题意的底边长.
12.【答案】 或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所添加条件为: 或 ,
添加: ,
在 和 中,


添加: ,
在 和 中,

.
故答案为: 或 .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图形中隐含公共边BC=CB,可以添加其它两组角中的任意一组角对应相等,利用AAS,由此可得答案.
13.【答案】
【知识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圆锥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圆锥的母线长为R,即其侧面展开图的半径为R.
根据题意得 ,
解得:R=4.
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故答案为: .
【分析】设圆锥的母线长为R,即其侧面展开图的半径为R,根据圆锥侧面展开扇形的弧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可得R,然后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14.【答案】16.8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过D作DE⊥AB于E,
∵∠C=90°,
∴CD⊥AC,
∵AD平分∠BAC,
∴CD=DE,
∵D到AB的距离等于5.6cm,
∴CD=DE=5.6cm,
又∵BD=2CD,
∴BD=11.2cm,
∴BC=5.6+11.2= cm,
故答案为:16.8.
【分析】过D作DE⊥AB于E,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证得CD=DE,同时可求出CD的长,然后根据BC=BD+CD,代入计算求出BC的长.
15.【答案】25°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
【解析】【解答】解:∵A、B、P是⊙O上的点,∠AOB=50°,
∴∠APB=∠AOB=25°.
故答案为25°.
【分析】利用圆周角的性质可得∠APB=∠AOB=25°.
16.【答案】12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B的横坐标是1,
∴把x=1代入y=2x+4得,y=6,
∴B(1,6),
∴6=,解得k=6,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解得:或,
∴A(-3,-2),
∵AC⊥y轴于点C,
∴AC=3,
∴S△ABC=×3×(6+2)=12.
故答案为:12.
【分析】由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得B的坐标,代入求得k,再联立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得A的坐标,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即可。
17.【答案】(1)解: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如图所示:
∴、;
(2)解:由图可知:,
∴线段AB在旋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为.
【知识点】扇形面积的计算;作图﹣旋转
【解析】【分析】(1)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由此得出B1、C1的坐标;
(2)根据勾股定理得出AB的值,再根据扇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18.【答案】证明:∵AG∥CD(已知),
∴∠ABC=∠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E=∠FCB(已知),
∴∠ABC﹣∠ABE=∠BCD﹣∠FCB,
即∠EBC=∠FCD,
∵CF平分∠BCD(已知),
∴∠BCF=∠FCD(角平分线的定义),
∴∠EBC=∠BCF(等量代换),
∴BE∥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EF=∠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E⊥AF(已知),
∴∠BEF=90°(垂直的定义),
∴∠F=90°.
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角平分线的定义;∠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EF;垂直的定义.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推理与论证
【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C=∠BCD,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进而得到∠EBC=∠BCF,即可判定BE//C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EF=∠F,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即可得解。
19.【答案】解: 为 的高,
.
.
在 △ABE 中, .
为 的角平分线,
.
.
【知识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高的定义可证得∠BDC=∠ADC=90°,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数;再在△ABE中,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AE的度数;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BAC=2∠BAE,由此可求出∠BAC的度数,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可求出∠ACD的度数.
20.【答案】证明:
,即 .
∴在 和 中,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证得∠B=∠DEF,由BE=CF可推出BC=EF,再利用ASA证△ABC≌△DEF.
21.【答案】证明:连接OD,
∵,
∴.
∵,
∴.
∵,
∴.
∵,
∴.
∴.
∴.
∴.
∴.
∴DE是的切线.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切线的判定
【解析】【分析】 连接OD, 根据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可求出,从而得出∠EAD=
∠DAB=∠BOD=30°,由OA=OD可得,由垂直的定义可得,从而求出∠EDA=90°-∠EAD=60°,继而得出∠EDO=∠EDA+∠ADO=90°,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证.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