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三峡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背诵并默写全文。
3、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关注自然 、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流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叠嶂(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
素湍( ) 飞漱( ) 长啸( ) 属引( )
2、解释加点字词:
襄陵( ) 良多( ) 阙处( ) 哀转( )
乘奔御风( ) 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3、查找资料或图片,了解三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和郦道元。
4、写出你所知道的关于三峡的古诗文,并注明诗题和作者。
5、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句。
6、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要求读得自然流畅,注意停顿。
7、思考讨论: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描绘三峡的美?(用“你看,三峡美在 ”的句式说一说三峡美在哪里。)
(2)从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水?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把文中的关键词找出来。
(4)作者为什么要写猿鸣?
8、请你以导游的身份,借助课文内容,为亲朋好友写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
提示:要注意这篇文章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作特点,注意写景顺序,扣住课文句子进行编写?
9、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什么疑难问题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答案
1、阙(quē) 嶂(zhàng) 曦(xī) 襄(xiāng) 溯(sǜ) 湍(tuān) (yān) 漱(shù) 啸(xiào) 属(zhǔ) 转(zhuǎn)
2、
襄陵:冲上,漫上。 良多:真,实在。 阙处: 通“缺”,空缺。 哀转: 通“啭”,声音转折。
重岩叠嶂:象屏障一样的高山。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乘奔御风:奔,奔马。
素湍绿潭:素,白色的;湍,急湍;急流溅起的雪白浪花。 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着清波。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 自非亭午夜分:自,如果。
3、略4、略5、略
6、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7、(1)山、水(2)关键词:连、无阙、重叠、隐蔽 特点:山高岭连,遮天蔽日
(3)顺序:季节顺序;由旺到枯。每个季节的水特征:*夏: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 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险。春冬:素、绿、清、影、清荣峻茂。 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趣。 秋:寒、肃、凄、哀。 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悲。
(4)作者不再写山、写水,而写猿鸣,以此来烘托萧瑟的秋景,写出人们身处此时此地的伤感。)
8、略
三 峡
郦道元
[教学目标]
1、 认读生字,熟练朗读课文。
2、 正确解释关键词语,句子。
3、 描述三峡壮美的景色。
4、 抒发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简练、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 新课导入:
我们中国河山壮丽,每一处自然景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貌,你都对哪些景观有了解呢?
(由全国各地的自然风貌引入对三峡的了解、向往)
出示三峡投影片。
二、 整体感知。
1、 请学生默读课文,注意作者,读谁字音。
2、 请学生介绍作者、作品。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还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情录;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3、 出示生字投影片,让学生注音。
quē zh?ng xī xiāng sù yǎn zhǔ
阙 嶂 曦 襄 溯 ? 属引
4、 学生练习自读,并进行指导,达至熟练。
三、 文意理解。
1、 小组共同解释文意,教师答疑。
2、 出示投影片,指出解释重点。
<1>词语:
自;阙;嶂;曦;至于;襄;沿;溯;或;虽;以;疾;湍; 漱;良;肃;属引;
<2>句子
①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
②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 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绝。
④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⑥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⑦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 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熟练解释词,句。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指名四位学生各背一段课文,然后齐背。
二、 分析课文。
1、 讨论:文中描绘了三峡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归纳并板书:
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 夏:急
水 春冬:清荣峻茂
秋:哀婉凄异。
2、 体会本文语言特点,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1)动静结合。
(2)有张有弛。
3、 再次齐读课文,读出韵味。
三、 作业:搜集描述三峡的其它文学作品,小组交流。
《三峡》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填空。
⑴《三峡》选自 ,作者 。
⑵文中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 ,对水流急、流速快,描写得最生动的语句是 。
2、解释句子中的词语。
⑴重岩叠嶂(叠嶂: )
⑵至于夏水襄陵(襄: )
⑶虽乘奔御风(虽: )
⑷略无阙处(阙: )
⑸空谷传响(响: )
3、下列各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绝: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B、其间:飞漱其间 其间千二百里
C、自:自非亭午夜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
D、三: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4、译句。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下面句子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C、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三峡》描绘了长江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请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概括四季景色的不同特点。
夏季:
春冬:
秋季:
7、知识运用:
读图识表:请用一段话将下表的主要信息概括出来。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500元
5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读选文,回答问题:(2006年黄冈试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良多趣味(良: )
(2)林寒涧肃(肃: )
(3)属引凄异(属: )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 )
9.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0.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11.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
第二部分:
(一)
下面是《三峡》原文中关于西陵峡的一段文字,仔细阅读,然后答题。
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纤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来,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已于千古矣。”
12.选段中说西陵峡“山水纤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来,不见日月。”在课文《三峡》中也有类似描述,是 。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 )
(2)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
(3)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
14.“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在课文《三峡》中有着同样的描述,请写出来。
15.“及余来践跻此境”中的“余”是指谁?
(三)
告别白帝城,便进入了长约二百公里的三峡。在水路上,二百公里可不算一个短距离。但是,你绝不会觉得造物主在作过于冗长的文章。这里所汇聚的力度和美色,铺排开去二千公里,也不会让人厌倦。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变蜜层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连临照万里的太阳和月亮,在这里也挤挨不上。对此,一千五百年前的郦道元说得最好: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
他还用最省俭的字句刻画过三峡春冬之时的“ ”,晴初霜旦的“ ”,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词章。
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嗖嗖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神来,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
僵寂的身边突然响起了一些“依哦”声,那是巫山的神女峰到了。神女在连峰间侧身而立,给惊吓住了的人带来了一点宽慰。
人们在她身上倾注了最瑰丽的传说,好像下决心让她汲足世间的至美,好与自然精灵们争胜。说她帮助大禹治过水,说她在行走时环城鸣响……但是,传说归传说,她毕竟只是巨石一柱,险峰一座,只是自,然力对人类的一个幽默安慰。
当李白们早已顺江而下,留下的人们只能把萎弱的生命企求交付给她。温热的肌体,无羁的畅笑,情爱的芳香,全部雕塑成一座远古的造型,留在这群山之间。一个人口亿众的民族,长久享用着几个残缺的神话。
(选自《三峡》,作者余秋雨)
16.文中第一个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用《三峡》原文回答),它分别描写的是 、 、 、 四种景物。第二个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用《三峡》原文回答),它表现了三峡秋天 的特点。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三峡地势上的什么特点?分别和郦道元的哪两句话相照应?
18.“李白们早已顺江而下”,留下的是他们亘古流传的奇词丽句。请写出你喜爱且和三峡有关的诗句来。(不少于两句)
19.“一个人口亿众的民族,长久享用着几个残缺的神话”,除了巫山神女峰,你还知道哪些三峡的神话传说或者人物典故?(至少写出两个)
⑴
⑵
第三部分:
20、下面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一片莽莽苍苍、高耸人云的峰峦,就像一条巨大的苍龙,腾空飞舞!
B、江南的雨是有灵性的,落在瓦砾上,像丝竹奏出的乐曲,幽怨急缓。
C、东方渐明,天空出现万道霞光,犹如一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D、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21、能力拓展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在上海拜访海协会主席汪道涵时,汪道涵以交通大学艺术系国画大师詹仁左的画作《水墨玉兰花》相赠,并题词:“琼枝托起白玉盘,笑迎东风望春还”。
(1)你认为画作为什么以玉兰花为题材?
(2)“东风”、“春”各比喻什么?
(3)你认为题词中哪个动词用得特别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1、⑴《水经注》;郦道元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⑴一层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⑵漫上⑶即使⑷同“缺”⑸回声 3、A(A中意思都是“阻断”,B中前代“绝巘”后者代白帝至江陵,C中前者意为“如果”,后者意为“在”,D中前者是确数,后者为虚数,不是确指。) 4、⑴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见不到太阳和月亮。(点拨:注意“亭午”“夜分”“曦月”的正确翻译。)⑵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山林树林的影子。(点拨:注意“素”“绿”“回”“倒”等词的意思。) 5、B(点拨:“沿溯阻绝”中不应停顿。) 6、夏季:水流湍急;春冬:趣味无穷;秋季:寂静凄凉(意近即可) 7、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按收入的多少分为9级,税率逐级递增5%,收入越高,税率越高,最高可达应纳税收入的45%。(点拨:答题要点:分级数、递增率、最高税率。) 8.(1)真(或实在)(2)寂静(3)连续(4)快 9.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点拨:注意“绝巘”“悬泉”“飞漱”等关键词语不得译错。) 10.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11.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点拨:抓住以下几点:三峡风光介绍,时代变化。语言简洁连贯即可) 1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3.(1)形状(2)书籍所记载(3)亲身经历过 14.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5.指作者郦道元 16、清荣峻茂;水、树、山、草;林寒涧肃;凄寒悲凉 17.山多而高、险峻“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陈子昂) 19.答案示例:传说:①女蜗炼石补天后遗留下的五彩石称为石宝,后有石宝寨。②石宝寨内的景梯,相传为古代能工巧匠受雄鹰盘旋启示而建造。③王昭君与香溪。典故:①刘备白帝城托孤②刘、关、张桃园结义③屈原、王昭君的故事 20、C(点拨:“霞光”与“鲜花”没有相似的地方,比喻不恰当。) 21、(1)开放题,可答:玉兰花是上海市的市花;表现一种冰清玉洁的节操;友谊馨香沁人心脾……(2)“东风”比喻连战、宋楚瑜大陆之行的成功;“春”比喻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合作双赢的新局面。(3)开放题。示例:“托”写出亭亭玉立状;“笑”抒写内心喜悦;“望”表现深情期盼等。)
课件22张PPT。三峡郦道元选自《水经注疏》我们来认识郦道元郦道元(466---527)
范阳涿县(现隶属河北)人
北魏地理学家
好学博览,
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
撰《水经注》你了解 《水经注》吗?该书名为解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典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瞿 塘 峡险巫 峡秀西陵峡急阙( ) 叠嶂 ( )
襄( )陵 沿溯( ) 曦( ) 素湍( )
绝 山献( )长啸( )
属( ) 引 哀转( ) 为加横线的字正音quēzhàngxiāngsùxītuāny?nxiàozh?zhu?n指导学生朗读 划分句子停顿 第一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二自然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三自然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第四自然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课文朗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在毫无通“缺”中断如果,若正午半夜太阳三峡第一段译: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到了 漫上丘陵顺流而下逆流而上三峡第二段有时即使奔马驾认为快断译: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传达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 荣 峻 茂,良多趣味。三峡第三段白色急流回旋的清波极高的山峰急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实在译: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巘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第四段早晨寂静连续延长消失概数天刚晴长声鸣叫译: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地貌特征:连绵高峻1、山连绵不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山高耸峻峭(1)正面描写: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侧面描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湍急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水流湍急1、正面描写: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水势浩大)2、侧面描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流湍急)清荣峻茂春冬之景1、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俯视)2、山绝谳怪柏,悬泉瀑布(仰望)水枯谷凄三峡之秋1、正面描写:林寒涧肃,猿声哀婉2、侧面描写:渔者悲歌猿鸣幻灯片 6三峡先写山:两岸连山 群山对峙 后写水夏 形 :“怪”“悬”总特点:声:“长啸”情:“凄异”雄壮美清秀美凄异美色 :“素”“绿”清荣峻茂“哀转”大水猛涨 江流湍急林寒涧肃哀猿凄清有山、有水;有色、有形、有声、有情春冬秋小结: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欣赏与赞美之情。语言特点: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解释下列词语:重岩叠嶂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
绝
飞漱
清荣峻茂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骑着快马,驾着风。白色的激流,绿色的潭水。险峻的山崖和山峰。飞流冲荡。水清,树盛,山高,草茂。①通假字 略无阙处
哀转久绝
②词类活用 虽乘奔不以
疾也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晴初霜旦
③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绝巘多生怪柏合作学习(练习)
通“缺”,空缺通“啭”,声音转折(动作名,飞奔的马)(形作名,急流)(形作名,清波) (名作动,下霜)(在)(如果)(隔绝、断绝)( 极)(消失)早发白帝城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千里江陵一日还 朝辞白帝彩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