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鲁人版第四单元主题单元设计——透视文言背后的爱国情怀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一 鲁人版第四单元主题单元设计——透视文言背后的爱国情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7 19:4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透视文言背后的爱国情怀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课上8课时+课下2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爱国主义是历久弥新的永恒话题,也应该是教育的应有之义,特别是当下很多青少年正面对着浮华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他们对于爱国的理解往往是糊涂的、肤浅的、盲目的,此刻我们的教育必须对此进行渗透。
本主题将整合教材中的三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屈原列传》《苏武传》展现古人的爱国情怀,让他们焕发时代魅力。将分三个专题进行:触摸古代文萃,聚焦爱国情怀,点燃爱国热火。第一个专题是基础。第二个专题是在第一专题基础上的延伸,与当代爱国主义相结合,赋予时代意义。第三个专题是前两个的总结升华。
学习中采用自学、小组合作竞争、表达交流等方式进行,最终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爱国观,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提供精神源泉。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的技巧,养成品读能力。
2.在合作讨论中掌握“知人论世”的评价方法。
3. 通过论文写作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水平。
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认识古人爱国精神的意义和价值,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对应课标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范围可参考附录一《常见文言词》)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作品可参考附录二《古诗文诵读篇目》)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人物的爱国情怀是如何体现的?
爱国情怀如何在当代传承?
你形成了怎样的爱国观点?
专题划分
触摸古代文萃
聚焦爱国情怀
点燃爱国热火
专题一
触摸古代文萃
所需课时
课上六课时+课下一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是整个单元展开的基础,通过对《烛之武退秦师》《屈原列传》《苏武传》的学习,了解文中人物的形象特点,学会描写人物性格的不同方法,积累掌握文言词语。
学习方式:自学、小组合作、师生共同探究。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熟读课文,梳理文言词语,积累文言现象,提高翻译能力。
2通过人物言行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形的不同方法。
3感悟精神品质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找出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画出描写人物语句,并总结描写手法。
3用准确词语,概括人物精神形象。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
常规资源
鲁人版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描写人物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第一课时
请学生投影《左传 》的文史知识
小组合作把握《烛之武退秦师》的文意,赏析烛之武的劝辩技巧,学习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爱国情操。
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及虚词
第二三四课时
请小组代表疏通《屈原列传》字句,概括屈原生平
批注并背诵《屈原列传》中的抒情议论段落
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有机结合的写作手法。并由此总结屈原爱国精神和高尚品德。
第五六课时
学生讲解班固及《汉书》
小组竞争讲解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提高文言翻译能力。
师生共同分析文中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对照映衬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从而学习苏武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格。
教学评价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知识整理全面详细。
3.能客观评价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二
聚焦爱国情怀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有文本中人物的共同爱国精神,进行拓展延伸,结合当代爱国人物及爱国事迹,进一步理解爱国精神,并初步谈自己的感受为写作打下基础。
此专题主要有学生总结搜集资料,资源共享。初步形成自己的爱国观。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整合文中三位人物形象内涵,赋予时代意义。
结合当代事迹,初步形成自己的爱国观。
本专题问题设计
同为爱国,屈原、烛之武、苏武的表现有何不同?
你知道哪些爱国人物及其事迹,谈一下你的感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网络资源、鲁教版较次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文章选材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整合三篇文章
找出三人爱国的不同表现,明白爱国不在于身份、地位。
活动二搜集、展示爱国材料
由古即今,明白爱国的一脉相承,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小组合作融洽,发言热烈。
所供材料精当,所发见解褒贬得当,观点鲜明。
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表达流畅、简洁。
专题三
点燃爱国热火
所需课时
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前面专题的成果展示,学生在前面讨论学习的基础上,自由写作:我的爱国观。形成个人成果,提升个人情操。明白爱国不是形式,不是口号,不要求轰轰烈烈。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形成正确的爱国观
2.提高表达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请用书面形式表述自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
常规资源
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学生在前面充分学习讨论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小组交流推荐,在班级展示。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见解独到,论证充分,逻辑性强。
交流积极,声音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