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3 10:2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用“\”划去下列加点字的错误读音。(3分)
文章(zāng zhāng) 汤匙(shi chí) 饺子(jǎo jiǎo)
祝贺(huò hè) 黏稠(chóu zhōu) 骆驼(nuò luò)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tūn yàn zhū hóu wū yā rán fàng
zāng shuǐ là ròu qià hǎo qī xī
三、同音字组词。(6分)
[nì]甜( ) 叛( ) ( )爱 藏( )
[gāng]水( ) ( )铁 ( )常 ( )才
[qì]放( ) ( )球 哭( ) 默( )
四、查字典填空。(6分)
1.“脉”字属于________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先查部首_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脉"字有两种读音,分别是_______、_______,可分别组词为_______、_______。
2.“熬”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部首_______,再查_______画。“熬”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几种:①把粮食等放在水里,煮成糊状;②为了提取有效成分或去掉所含水分、杂质,把东西放在容器里久煮;③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熬夜”的“熬”应选第___种解释,“熬药”的“熬”应选第____种解释,“熬粥”的“熬”应选第___种解释。
五、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9分)
万( )更新 ( )夜( )绝 万不( )( )
随( )所欲 糊糊( )( ) 青面( )( )
哄( )大笑 截然( )( ) 能歌( )( )
1.小陈滑稽的动作惹得同学们______________。
2.新的一年开始了,______________,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新的希望。
3.在中国,人们夏天的时候都穿着短袖,而______________的是,在澳大利亚,人们这个时候都穿着厚厚的棉袄。
六、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 )
3.八儿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声音,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的东西罢了。( )
4.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 )
七、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唐东杰布留下了58座铁索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夕真热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好吃得多了。(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老规矩的北京,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所学内容填空。(6分)
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
2._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
3.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
4.《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_____,文章围绕腊八粥介绍了腊八粥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北京的春节》一文的作者是______,该文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____________画卷,表现了春节的______________,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__________。
九、阅读空间。(20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 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在第二自然段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 在后面的括号里画“√”。(1分)吃团圆饭( ) 放花炮( ) 吃饺子( )
观花灯( ) 逛庙会( ) 吃元宵( )
作者分别从数量、种类两方面来写“灯多”:突出灯数量多的词或短语是“_______”“________”.说明灯图案多的词语是“______”。作者描写处处悬灯结彩的热闹场景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用“_”画出选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1分)
5.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积累,把下面的人物按其所属的名著分类。(4分)
林冲 贾宝玉 诸葛亮 宋江 孙悟空 林黛玉 唐僧 吕布 鲁智深 曹操
《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0分)
广州岁俗
并不是所有住在广州的人都知道广州旧时过年的情景。现在,什么都简化了,加速了,过年的习俗变得遥远而陌生。其实,年俗中的种种细节都注入了人们美好的想象和愿望。
自腊月廿三谢灶那天起,广州就开始进入年关了,每天的活动都是有条不紊(wěn)地安排着。廿三谢灶,廿四开炸,廿五蒸糕,廿六扫尾,廿八包粽,廿九贴春联,卅团年。
正月初一开始过年,初一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穷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寻春去,初八八不归,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祈完灯,采青走百病。
先从灶王爷说起吧。所谓“谢灶”,就是送灶王爷上天。城里的孩子们没见过灶,现已经简化为煤气炉烧菜、电饭煲煮饭了。以前人们认为灶王爷是主管人间烟火的,操劳了一年也该感谢一下灶王爷。这种感恩之情并不是西方的感恩节所独有的,我们早就在传统习俗中体现了。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老人们谢灶既是感谢灶君,又是向灶君请罪,请他上天见了玉皇大帝后能美言几句,继续保一年的柴米无忧,烟火畅旺。这是多么质朴的愿望啊!
廿四开炸。煎堆、米花,这些香喷喷的年节食品,都是主妇们站在滚开的油锅前,一团团地炸开的。记忆中,这是奶奶、外婆、妈妈、婶婶们的绝活,逢年过节,她们站在灶台前,从容不迫地展示着她们的看家本领。满屋子飘荡着的喜气、香气,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廿五蒸糕。蒸出来的有年糕、萝卜糕、芋头糕、伦敦糕、马蹄糕、九层糕、松糕。糖莲藕、糖莲子、糖马蹄、糖冬瓜、糖椰角、糖椰片、糖橘饼也准备好了,都是甜的。
在众多过年的岁俗中,小孩子最难忘的就是“卖懒”。这是孩子们喜欢的过年节目。“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晩,人懒我唔懒。”除夕之夜,孩子们唱着这样的童谣,提着小纸灯笼,三五成群地在街头巷尾走来走去。他们的木屐在青石板上叩出好听的清响。纸灯笼里的烛光在岁晚的街道上一闪一闪的,像孩子们心里的那些小小的愿望。看见“卖懒”的队伍唱歌过来了,其他小孩子也会拿出一盏小灯笼跟在后面,队伍慢慢壮大。他们都希望自己成为勤快聪明的好孩子,不去做小懒虫。怎样才能把“懒”卖掉呢?乡间习俗是这样的,孩子们沐浴后,一手拿着红鸡蛋或有芽的小芋头,一手拿一炷香,唱着“卖懒”歌结伴到井边,把香插在井沿上,然后剥开鸡蛋或芋头,边吃边回家。鸡蛋或芋头吃完后,孩子们就会如释重负地吁口气:终于把“懒”卖掉了。
汪曾祺说过:我对风俗有兴趣,是因为我觉得它很美。回想着广州过年的习俗,那美的感觉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
1.作者回忆旧时广州过年的情景,是按_____的顺序写得。
2.作者的记忆中,对“________”印象最深,所以写得特别详细。(2分)
3.作者没有把过年的所有习俗详细写出,有的写得很简单,有的甚至没有写。请结合自己的理解,推想作者不把所有过年习俗逐一介绍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对风俗有兴趣,是因为我觉得它很美。”这句话中“美”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请结合本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写出句中“美”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空间。(30分)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正所谓“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呢?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可以介绍一种风俗,也可写一写你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
【参考答案】
一、划去zāng shi rǎo huò zhōu nuò
二、吞咽 诸侯 乌鸦 燃放 脏水 腊肉 恰好 栖息
三、腻 逆 溺 匿 缸 钢 纲 刚 弃 气 泣 契
四、1.左右 月 5 mài mò 山脉 含情脉脉
灬 10 ③ ② ①
五、象 日 不 得 已 心 涂 涂 獠 牙 堂 不 同 善 舞
1.哄堂大笑2.万象更新3.截然不同
六、1.对偶2.反问3,拟人4.排比
七、1.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邻索桥。
2.除夕多么热闹啊!
3.虽然妈妈说是枣子同饭豆掏得多了一点儿,但是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好吃得多了。
4.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八、1.不知秋思落谁家2.日暮汉宫传蜡烛
3.百川东到海 老大徒伤悲4.沈从文 材料 做法 样子
5.老舍 民风民俗 隆重与热闹 温馨美好
九、(一)1.、 、 , , , 。
2.放花炮√ 观花灯 √吃元宵√
3.处处 几百盏 各形各色 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4.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5.林冲、宋江、鲁智深 贾宝玉、林黛玉
诸葛亮、吕布、曹操 孙悟空、唐僧
(二)1.时间2.卖懒
3.作者略写或不写广州年俗与其他地方的共同之处,详写了广州的特别之处,重点突出,有利于读者对广州年俗的了解和认识。
4.①风俗中的细节注入了人们美好的想象和愿望。②风俗寄托着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
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