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鲁人版第四单元——昨日的战争主题单元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一 鲁人版第四单元——昨日的战争主题单元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7 20:0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昨日的战争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九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任何一次战争,都演绎着勇敢、荣誉、尊严、残酷、凄凉和牺牲精神。那些动荡年代的亲情,那些充满智慧与创造力的运筹谋略,那些绝望中的呼喊咒骂,那些紧贴着死亡的最美的憧憬和最单纯的愉悦……正是那些熠熠闪烁的人性、唇枪舌剑的辩论、刀光剑影的场面,成就了战争文学的华章纷呈,带给我们理性的思考。
本单元将通过对《烛之武退秦师》《荷花淀》《赤壁之战》《永别了,武器》等文本的阅读,感受在战争人类的睿智、临危受命的沉着和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进一步积累基础知识,感受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学会鉴赏评价人物形象,理解掌握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并通过对此单元的学习,学会关注社会。
本单元将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品读文本,感知故事内容;专题二:梳理、积累基础知识;专题三:学习刻画人物形象方法。本单元以《烛之武退秦师》《荷花淀》《赤壁之战》为主体探讨刻画人物的方法,结合《永别了,武器》,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主要人物在战争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客观评价战争,学会关注人生,关注社会。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2、感受文本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3、学习并掌握作品塑造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3、通过合作交流探究人物刻画的方法,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体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通过阅读与写作,在感受文本、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
3、通过走进昨日战争,客观评价战中,学会关注人生和社会。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如何理解人物的在战争中的作用?
2、作者是怎样来刻画这些人物的?
3、怎样理解人物与社会历史背景的关系?
4、怎样客观评价战争?
专题划分
专题一:品读文本,感知故事内容;
专题二:梳理、积累基础知识;
专题三: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专题一
品读文本,感知故事内容
所需课时
四课时(其中自主学习三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烛之武退秦师》《荷花淀》《赤壁之战》《永别了,武器》等作品的基础上,了解故事内容,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熟练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文意。
2、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意义。
3、客观全面的看待战争。
本专题问题设计
1、烛之武成功退秦师、孙刘联盟的原因是什么?
2、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3、你怎样看待8月19日日本右翼分子登上钓鱼岛事件?
4、讨论战争的意义。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视频、幻灯片)
常规资源
山东人民出版社必修一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战争的文章(书籍、网络)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用三节课时间充分阅读文本,并独立思考:一节课交流。
1、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2、小组合作:讲述故事梗概并交流对人物形象的认知。
3、课堂交流讨论:(1)烛之武成功退秦师、孙刘联盟的原因是什么?(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2)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3)你怎样看待8月19日日本右翼分子登上钓鱼岛事件?(讨论)
(4)讨论战争的意义。
教学评价
1、是否养成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
2、概括故事内容、筛选信息的能力。
3、比较阅读的能力。
专题二概述
梳理、积累基础知识
所需课时
三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烛之武退秦师》《荷花淀》《赤壁之战》《永别了,武器》等作品的基础上,从积累词汇、揣摩词语、理解句意、领悟表达技巧等入手,进而过渡到鉴赏评价和熟练表达。文言文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积累词汇、揣摩词语、理解句意、领悟表达技巧。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整理了那些文言基础知识?
2、比较人物语言,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3、找出你欣赏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视频、幻灯片)
常规资源
山东人民出版社必修一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工具书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课下用两节课时间充分阅读文本,独立思考,巩固基础知识:一节课交流。
1、自主阅读《烛之武退秦师》《赤壁之战》,制作文言知识积累卡片。
小组探究解决疑难点,并课上展示成果。
2、阅读《荷花淀》,找出环境描写、人物对话等精彩片段,进行赏析。
试对人物语言进行改编。
教学评价
1、是否养成独立阅读、思考的能力。
2、合作解决疑难问题能力
3、鉴赏评价能力。
专题三
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所需课时
两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烛之武退秦师》《荷花淀》《赤壁之战》《永别了,武器》等作品的基础上,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重点学习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熟读课文,品味人物个性化语言
2、体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学会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本专题问题设计
本单元运用了那些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找出你认为刻画的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并说明理由。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
常规资源
山东人民出版社必修一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与塑造人物形象相关的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熟读课文,找出塑造人物形象的精彩句子。
结合文本总结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运用多种手法描写一位你最熟悉的同学,400字左右。
小组合作:交流文章,评出佳作进行展示。
教学评价
1、学会赏析评价人物形象。
2、学会运用多种手法成功塑造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