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大自然的鼻子――陶渊明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8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大自然,这个充满母性色彩的名字包含多少美妙的感动,她让每一个从那里走出的生灵如此期盼,就如同每个游子心中时常涌动的四个字:好想回家。 回家吧,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母亲怀抱的美丽。想一想吧,沐浴在大自然母亲怀抱的美丽。想一想吧,沐浴在自然的灵光里,该是何等惬意的事情:绿色款款走进眼帘,小河静静流过身旁,风儿悄悄吹过长发,小鸟轻轻停驻肩头------啊,看那山泉汩汩涌出,遥望瀑布飞流直下——你能不能感受到生命、生机、希望、美丽吗? 走进大自然,让我们去倾听大自然母亲的心跳;走进大自然,我们更应该倾听大自然母亲的哀歌。违背规律的开山造田、乱砍滥伐;不符实际的开发建设,环境污染,她已是伤痕累累、面目全非。 我们都是自然之子,让我们怀着一份虔诚之心,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吧。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热爱我们自己。我们没有失去,我们只会得到,我们为我们每一点小小的爱的表示而心存感动,也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后代。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陶渊明的作品。
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开展研究性学习。
2.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田园诗人的作品的艺术特色。
3.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深度解读文章。
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陶渊明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中的磨难,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通过经典诵读,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这篇辞体抒情诗,不仅是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归去来兮辞》是辞体抒情诗。《归去来兮辞》的境界,则是隐退避世的超越境界。中国传统士人受到儒家思想教育,以积极用世为人生理想。在政治极端黑暗的历史时代,士人理想无从实现,甚至生命亦无保障,这时,弃仕归隐就有了其真实意义。其意义是拒绝与黑暗势力合作,提起独立自由之精神。陶渊明,是以诗歌将这种归隐意识作了真实、深刻、全面表达的第一人。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陶渊明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2.陶渊明的乐观的情怀来自何处?
3.陶渊明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专题划分
专题一:陶渊明其人其作 ( 4课时)
专题二:名家眼中的陶渊明 ( 2课时)
专题三:我眼中的陶渊明 ( 2课时)
专题一
陶渊明其人其作
所需课时
4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的有关陶渊明的作品。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陶渊明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复杂的情感以及作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陶渊明其人其作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陶渊明的作品。
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5.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豪放派词人作品的艺术特色。
6.通过经典诵读,激发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本专题问题设计
陶渊明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1.陶渊明命运的转折点在哪里?
2.陶渊明作品蕴含哪些复杂的情感?
3.陶渊明作品的语言风格是什么?
4.陶渊明作品怎样体现出他的豪放派词风?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人版必修一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宣传吧佳作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交流:谈谈你所知道的陶渊明。
2.多媒体展示:陶渊明的生平经历以及各方面的成就。
3.自由朗读:扫清《归去来兮辞》中的字词障碍,并初步体会陶渊明的情感变化。
4.小组研讨:归纳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重要句式,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容。
5.当堂检测: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夯实古文功底。
6.朗读比赛:小组推举代表进行朗读比赛,深入体会陶渊明的复杂情感。
第二课时:
1.熟读课文《归去来兮辞》,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陶渊明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
2.背诵比赛:
采取计时赛、小组接龙赛、随机抽取比赛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把古诗文的教学落到实处。
第三课时:
1.初读课文,体会诗人人的情怀。
2.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只做适当地补充说明。
第四课时:
1.班级交流赏析,评出佳作进行展示。
2.重点研讨:陶渊明作品的艺术风格
(1)分组研讨,思考:陶渊明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2)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归纳。
教学评价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引发听者共鸣。
4.能准确无误地背诵文章,重点字词掌握牢固。
5.能写出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展示有独到之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
专题二
专题二:名家眼中的陶渊明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在学习教材提供的陶渊明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用名家对陶渊明的解读来打开学生的思路,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陶渊明的了解。
学生评点的成果要进行交流展示,以利于互相学习借鉴,来激发自己写作的灵感,拓宽自己写作的思路。同时,以这两篇文章为示范,让学生多浏览此类的文章,来丰富自己的思想。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设计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2.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来深度解读文章。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陶渊明的豁达乐观的情怀来自何处?
1.陶渊明为什么会拥有如此的情怀?
2.陶渊明思想的复杂之处表现在哪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主评点。
2.小组交流评点成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3.个人评点的成果上传班级交流平台,学生之间进行二次点评,主要是互相学习,以激活思维,激发灵感。
第二课时:
1.学生个人上网搜集关于陶渊明的资料,形成对陶渊明的比较客观的、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2.小组推荐优秀资源,进行资料汇总,以形成大家共享的资源。
3.小组研讨,把握陶渊明的心路历程,理解在陶渊明身上体现出来的各种复杂的思想。
4.交流自己对陶渊明的新认识。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为自己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掌握自主评点文章的方法,学会自己来解读文章。
2.能够立足文本,利用相关的事实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做到观点和材料严格的一致。
3.会灵活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4.有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专题三
我眼中的陶渊明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进行成果展示活动。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陶渊明。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写出自己对陶渊明的理解感悟,形成个人专题研究成果。同时学习陶渊明乐观的人生态度,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本次活动主要是把个人的成果放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展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评点,推选出佳作,进行宣传吧张贴展示,做好示范引领,把专题阅读的学习落到实处,让一代才子的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学习陶渊明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辩证地来看待人生中的磨难,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本专题问题设计
陶渊明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1.陶渊明的人生态度给你怎样的启示?
2.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到底是什么?
3.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何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个人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陶渊明。着重谈及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把作品上传至班级交流平台,互相点评,学习借鉴。每篇文章至少谈出一条优点和缺点,这样有利于自己学习提高。
第二课时:
1.小组研讨,推选出佳作,进入佳作交流点评。对于佳作先谈出自己可以借鉴的优点,再提出改进的建议。
2.学生交流:谈体会。此次专题学习自己的收获,知识层面的、精神层面的皆可。借此探讨关于精神财富和人生价值等问题。
3.班级佳作展示。在小组推荐的基础上,推选出班级本次的佳作,进行宣传吧张贴。
4.教师进行主题单元学习总结。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
3.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
4.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