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一、教 材二、教学过程三、课外延伸四、教学反思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一) 、教材地位: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 (2)认识到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3 ) 吸取历史教训,来理性认识如今非常微妙的中日关系。(三)、重难点:
1、重点:
(1)黄海大战以及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2)马关条约的内容。
2、难点:
怎样理解《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四)、教法:
①情境引导法:
以渲染气氛,感受日本侵略者的残暴
和邓世昌等人的爱国。
②图片教学法:
化抽象的历史知识为形象直观的图片,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③传统讲授法:
通过讲解,教给学生新的历史知识。
④故事讲述法:
通过讲故事,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 口头表达能力。一、教 材二、教学过程三、课外延伸四、教学反思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一、教材:二、教学过程:三、课外延伸四、教学反思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日本迅速崛起,
对外侵略扩张,
预备征朝侵华,
妄图称霸世界。黄海海战黄海海战丰岛海战不畏强暴
英勇作战
不怕牺牲 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 日军在旅顺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日军“缚数华人于一处,鸣枪肆击,复以利刃乱剁,直至体无完肤始已”。全城约有两万人被杀,幸免于难者仅36人。西方报刊对此发表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面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中日《马关条约》1、时间地点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②赔银二亿两③在华设厂④增开口岸3、内容1895,日本马关2、签署人中国:李鸿章;
日本:伊藤博文《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比较:
?①从割地看:
大片领土割失,破坏国家领土的完整。
?? ?? ②从赔款看:
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 ③从开放的通商口岸看:
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 ④《马关条约》它加剧了帝国主义向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 ⑤《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三军败绩 割地求和万寿无疆 普天同庆 黄海大战后,实力尚存。由于李鸿章消极避战,言“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致使北洋舰队失去战机。广大爱国官兵虽誓死抵抗,但终难挽回败局。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妥协是战败的根本原因。
明确认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
在华的侵略权益,使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和斗争
尖锐化。迫于三国的压力,日本在向清政府勒索
白银3000万两赎辽费后放弃辽东半岛。 一切外交是从本国利益出发的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1、时间2、人物3、结果4、意义1895年——刘永福 徐骧
台湾全部沦陷充分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斗争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一、教 材二、教学过程三、课外延伸四、教学反思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1、日本少数右翼正在有预谋、有步骤地破坏中日关系,他们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妄图激化中日两国和人民之间的矛盾,甚至妄图激化对方国家内部的矛盾,以达到煽动两国走向对立和冲突的险恶目的。
2、撞船事件后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要求日方道歉和赔偿,并重申钓鱼岛是中国领土。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不会因为扣押中国船长而向中方道歉或赔偿。
3、日本外相前原诚司的有关言论与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背道而驰。
4、受撞船事件影响导致中日关系恶化 中国各地大规模反日示威游行。中日关系恶化 请你运用历史和发展的
眼光来谈谈如何看待如今日
趋紧张的中日关系。课外延伸一、教 材二、教学过程三、课外延伸四、教学反思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教学反思 3、教材介绍战争背景,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过简,学生难以理解。建议教材多做指导。 4、 建议教材简单提及日本的强大及其原因,让学生在对比清政府和日本后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2、结合历史事实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1、利用多媒体增强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