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17 20:26:42

文档简介

课题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课时
1课时
上课时间
5月25日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掌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发生的变化及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情况;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实物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分组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设计课后延伸内容,让学生拓展知识,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合理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生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之情。认识到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 材 分 析
教学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教学策略
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在交流中感受变化。通过学生的社会调查和教师的适时引导突破难点。结合所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教学过程(内容及步骤)
教法与学法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来看一幅漫画。(学生观察漫画“四大件”,理解它的含义。)
过去男女谈婚论嫁,常以“四大件”作为物质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旧四大件”早就被“新四大件”所取代,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什么呢?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人们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展示几张布票
提醒学生课后阅读自由阅读卡。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哪个小组的同学做好了准备,能为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谈谈从长辈那里了解到的情况,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很单调。
学生出示展板,展板上有家庭照片,配有说明文字,包括照片摄制年代,照片中人物的穿着特点:
1.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很快城里人开始穿中山装、人民装。
2.50年代中后期,年轻姑娘穿起了色彩艳丽的花布制成的衣裙。
3.“文化大革命”时,青少年喜欢穿绿色的军装。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吃”的方面变化也很大,哪个小组的同学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有关情况呢?(小组派出代表展示他们设计的《建国以来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图表,并加以说明。)
人们常说,我们现在吃得好了,穿得好了,住得也好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怎样的改善呢?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好准备的小组展示出一组景物照片,配以说明,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居民的住房条件逐步改善的情况。学生朗读撰写的关于自己家庭住宅变迁情况的文章。
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图》。学生观察地图,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交通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全国每年有两千万人进入劳动年龄,需要就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就业观念逐渐发生了改变,中国的就业制度也发生了变化,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调查小组的成员汇报他们的调查结果:关于一条街道交通状况变化情况的报告:学校附近交通状况变化的报告。部分同学谈谈自己“十一”假日旅游的经历。
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竞相回答:打破“铁饭碗”,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在人才市场上自主选择职业,出现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请深入社区开展调查的同学给我们讲讲有关情况。(调查小组推举代表发言,介绍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各项制度措施在社区中的开展情况。)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内容出一些习题,考考大家。(各组学生出题,提问,其他组的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请各组同学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内容进行简单小结。(各组把准备好的小结依次进行展示。)
布置作业:课后活动与探究。
教学后记
课件19张PPT。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厦门十一中历史组蓝永忠快乐猜猜猜 “旧四大件”? “新四大件”?改革开放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 ),时间( )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 知识链接一、衣食住行的变迁---
1、衣---
2、食---
3、住---
4、行---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
1、就业:
2、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变改革开放中山装50年代“蓝灰色的海洋”60、70年代“蓝灰色的海洋”改革开放后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吃饱肚子成奢望” 有一位开国上将,每月工资400多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5个月的工资。上将的秘书撰文说:“司令级别高,有些补助,当时叫特供,一个月4斤猪肉,4斤黄豆。司令有4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半夜里吵着要吃的”。
——《建国初期上将们的生活——高薪却刚好温饱》改革开放前 20世纪60年代,每月只有3两的油和肉,当时一些机关工作者常成群结队到山区郊外挖野生植物的茎,把它们磨成粉末,来弥补粮食定量不足!
北京的粗粮票(只能买玉米面) ?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米票(可以买大米)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排着长队购物,勒紧肠子度日” 票证年代“绿色年代” 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
从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改革开放后营养健康动脑筋: 过去人们吃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
来好像味道不错,为什么还要说过去的生
活不好呢?全国人均居住面积: 厦门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城镇接近32平方米;农村接近50平方米平房筒子楼现代楼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行改革开放后1、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我来出出招2、缓解城市交通堵塞,
你有何高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人才交流会场从“分配工作”到“竞聘上岗”,新的就业制度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我的未来不是梦我国参保人数变化表明天会更好请你来设想:一封来自2050届厦门市十一中同学的Email,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相比将有哪些变化呢?回顾过去,把握今天,畅想未来科幻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