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卡通玩具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对造型的多种变化产生浓厚兴趣;(2)与同学合作创作,共享成功的喜悦。2.过程与方法:(1)在欣赏过程中,感受以夸张比例设计的卡通形象,激发变化创新的兴趣。(2)在创作过程中,尝试运用折、画、剪的方法,制作“百变卡通玩具”。(3)在展示环节中,把玩“百变卡通玩具”,体验创作带来的喜悦。3.知识与技能:(1)感受并了解卡通形象的头部、身体变形夸张的比例关系。(2)能够画出头部与身体比例一样大的卡通形象,(3)掌握折、画、剪的方法,小组合作制作“百变卡通玩具”。
教学内容 制作“百变卡通玩具”作品 重点 运用折、画、剪的方法,制作“百变卡通玩具”
难点 设计头身等比例卡通形象,使变化后的卡通形象头部与身体衔接自然。
地点 华附南小录播室 教具 卡通形象的参考图片、A4纸、剪刀、彩色笔、拉杆夹、投影设备、黑板等
顺序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图片文字,制作好相关课件,准备好教具,制作“百变卡通玩具”作品,录制作品制作步骤的视频,调试多媒体设备。 准备好铅笔、彩色笔、橡皮、剪刀。 为学生的学习创作做好必要的准备。
导入新课 2分钟 导入:打开以卡通小恐龙作为背景主题的课件,播放卡通人物/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卡通形象,说一说如上的卡通人物是什么。引入课题:师:同学们说一说如上卡通形象是什么?(学生回答)今天就让小恐龙带我们走进多彩的卡通世界,一起制作百变卡通玩具吧!(板书:百变卡通玩具) 学生欣赏卡通形象,说出途中卡通人物的名称。 选取并播放小学生所熟悉的著名的卡通形象图片,欣赏卡通形象,导入新课。创设“小恐龙”带领大家走进卡通世界的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讲授新课 一、讲述(1)思考:问:你最喜欢的卡通形象是什么,与现实中的人物/动物相比,卡通形象有什么造型特点?(学生小组讨论一分钟后回答问题,并对学生回答给予充分肯定) 思考卡通形象的特征。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欣赏卡通形象的图片,丰富学生表象储备。通过卡通形象与真实物象的对比,直观展现了卡通形象的三大特征,为学生创作卡通形象作铺垫。
讲授新课 10分钟 (2)卡通形象的造型特征:1.造型夸张。(头部比例大)2.线条简练。(高度概括)3.拟人化。(把物象描绘成人)二、讲解(1)奇思妙想师:大家想不想看到,如果卡通A的头部与卡通B交换,会变成什么样呢?(吸引学生好奇心,做好展示作品的准备)(2)教师作品展示师:看来同学们对卡通的“变身”很感兴趣喔。老师最近学会了一个魔术,大家想不想看?(展示每张纸2个面、共6张纸整合成的“百变卡通玩具”,投影仪展示“魔术表演”)步骤详解:师:想不想学这样有趣的魔术呢?下面让我们“打开电视”,跟着潘老师一起学魔术吧!播放微课视频,展开步骤示范。步骤归纳及注意事项:1.对折;2.铅笔起稿;3.勾线;4.装订;5.沿折痕裁剪。注意事项:卡通形象下巴位置需沿着对折的折痕进行作画,注意画面需居中对称,构图饱满。 认识卡通形象的特征,初步掌握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观看老师的“魔术表演”,欣赏“百变卡通玩具”的形象不断变化。熟记创作步骤及要领,掌握创作方法。 利用“魔术表演”的形式展示百变卡通玩具作品,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醒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播放课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详解“百变卡通玩具”的制作方法,缩短了示范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练习 20分钟 三:练习:作业:引导学生根据示范所学方法,分组合作制作“百变卡通小玩具”。分组要求:每6人为一小组,每组选一位同学当美术小组长。合作方法指导:1.每位学生各画一张卡通形象,要求组内每张作品不相同。2.美术小组长身兼“小助教”,为小组成员提供美术指导。3.每张卡通作品完成后,小组长按所学方法整合作品。(播放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巡回指导) 1.每位学生各画一张卡通形象。2.美术小组长身兼“小助教”,为小组成员提供美术指导。3.每张卡通作品完成后,小组长按所学方法整合作品。 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分工合作,选择基础好的学生当“小助教”帮助美术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锻炼优生的胆量,弥补后进生的基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创设和谐、轻松的创作环境。
作业展评 6分钟 四:讲评设“魔术大舞台”,根据完成作品的先后顺序,鼓励每组小组长上台“表演魔术”并说说自己的创作心得。(引导学生说出得意之处和所遇到的困难) 1.组长上台展示作品,“表演魔术”。2.自评:说出得意之处和所遇到的困难,总结本组合作情况。3.倾听总评,总结反思。 培养学生对创作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感。评价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肯定,强化评价的发展和激励功能。
小结 2分钟 梳理本课知识,总结学生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这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为表现最好的小组每位同学颁发小奖品。 大胆发言,发表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回味成功的喜悦,保持对创作的热情。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