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2-17 22:0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课 题 】七上 4.3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学习目标】
1.知道降水及降水量的测定。
2.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能根据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依据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变化规律。
4.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学模式】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和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法。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演示。
【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
【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谜语: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师据生回答导入新课:
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生阅读谜语,说答案:
降雨
通过谜语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目标
师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降水及降水量的测定。
2.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能根据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依据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变化规律。
4.通过阅读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生记录思考学习目标要求
有的放矢,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重点
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
降水定义及主要形式
师:“降水就是降雨”,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师据生回答投影雨、雪、冰雹、雾图片:
由此总结出降水的定义:
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师强调: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降雨等级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来描述下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不同。
师投影“降雨的分类表”,让学生识别。
降水测量
师多媒体课件演示降水量的测定。
师进一步说明:一般每天(不管是否降水)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日降水量;把某月每天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月降水量;把某年每月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年降水量。
师要特别强调: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师出示谚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瑞雪兆丰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让学生体会降水对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
师再出示阴雨连绵、大旱、暴雪、暴雨等图片,让学生体会降水对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生思考、讨论、争辩,得出结论:
降雨只是降水中的一种主要形式,降水还包括雪、雹等其他形式。
生思考并发表个人看法。
生观察思考。
生阅读思考。
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
一定要让学生多去展示,去补充、去讨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真正学到知识和培养能力。
通过多媒体开拓学生视野,弥补学生不能亲身去气象局观察实践的遗憾。
师的及时补充知识非常必要,强调重点和生易混易错的知识。
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量柱状图
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说说枣庄市一年内各季的降水是否均匀;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 .
据生回答,师说明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阅读青岛市降水量图
师出示“青岛市各月降水量柱状图(2009年)”,让学生读图思考:(1)青岛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
(2)青岛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3)青岛的年降水量是多少?
(4)青岛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是什么?
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方法
师据学生分析,总结归纳降水柱状图的阅读方法:
首先看柱状高低,对照降水量刻度,读出各月降水量的约数,以及计算全年的降水量。
其次分析降水在一年内的季节变化情况,包括该地降水全年多或少,各季降水分配是否均匀,什么季节多雨,多到什么程度,什么季节少雨,少到什么程度等。
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
师出示“济南市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表”,然后多媒体课件展示济南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师边鼠标点击,边说明。引导学生了解降水柱状图的组成以及绘制的方法和步骤,并让学生跟着绘制。
(1)显示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
(2)画面显示一个长方形图(指导学生要把握图幅的大小,不要过小或过大)。
(3)画面显示横坐标,依次标注12个月份。(指导学生把横坐标12等份,在每等份的中央标注月份)
(4)画面显示纵坐标,依次标注降水量刻度,单位是毫米(指导学生降水量的刻度,要根据资料中月平均降水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来确定。
(5)画面逐月显示12根柱形,说明12根柱形表示12个月的降水量,每根柱形的高低表示各月降水量的多少,12根柱形的降水量之和,表示年降水量(指导学生根据资料中各月降水量的多少,依次画出12根柱形,注意提示学生每根柱要画在横坐标每等份的中央,即12根柱形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不要太粗或太细)。
5.生画好图后,师鼠标点击读图要求,引导学生分析济南降水在一年中的季节变化情况。
6.师展示“新加坡、北京、罗马各月降水量柱状图”,生观察总结出他们的季节降水特点:
北京为夏季多雨,新加坡为全年多雨,罗马为夏季少雨。
过渡:世界各地的降水不只是季节上有变化,就不同地方来说,降水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多,如新加坡,有的地方少,如撒哈拉沙漠,那么,世界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生根据个人生活经验说出枣庄市的降水情况:
夏季多,冬季少。
生读图思考并指图回答:
(1)6、7、8月降水多;
(2)12、1、2月降水少;
年降水量667毫米。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学生跟着老师的步骤进行绘制。
生画图、读图,完成读图题:
济南市7、8月降水量多,最大月降水量212毫米。
济南市12、1、2月降水量少,最小月降水量2.6毫米。
济南市降水量的季节特点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通过创设一定教学情景,使学生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更为重要,即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降水量柱状图的理解。
降水的空间分布
师指出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等降水量线与前面学习过的等高线、等温线一样,都属于等值线。也就是说,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要领与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师出示一张等降水量图,让学生分析阅读。
2.师多媒体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分析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极地地区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2)南北回归线附近,哪些地方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哪些地方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3)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3.以“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为底图,教师边鼠标点击,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读图要求,边得出结论。
(1)画面显示用红色勾勒出赤道,并闪烁。对赤道附近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用黑色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归纳出结论: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画面显示用蓝色虚线勾勒出南、北极圈,并闪烁。对两极地区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地区用黑色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归纳出结论: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
(2)画面显示用绿色虚线勾勒出南、北回归线,并闪烁。然后用黑色块分别闪烁回归线东西两侧的降水量,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3)画面分别显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南回归线和南极圈,让学生指出是哪两带?(北温带和南温带)然后对温带地区内陆和沿海地区降水量分别闪烁,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第四问的结论: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4.通过以上读图分析,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三多三少):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小过渡)让学生回忆影响世界各地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的因素有哪些?(纬度、海陆、地形)同样,使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也是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因素影响的结果,除此之外,还受地形的影响。
5.多媒体演示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1)画面显示山体。
(2)画面显示暖湿气流,并沿坡爬升,闪现云层、降雨。
(3)让1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哪是迎风坡?降水多还是少?哪是背风坡?降水多还是少?师据生回答总结归纳出: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6.世界雨极和干极
教师强调乞拉朋齐在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印度境内),位于迎风坡,因而降水很多,被称为世界“雨极”。
而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因为受下沉气流影响,非常干旱,被 称为世界“干极”。
生阅读思考
生读图、思考、讨论并指图回答:
赤道附近2000毫米以上,极地地区200毫米以下;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200毫米以下,大陆东岸1000毫米以上。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生根据师多媒体展示,积极思考,读图并指图回答老师提出问题。
根据老师引导,去总结归纳。
观察视频了解地形雨的形成过程,并积极回答老师提出问题。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自行查找地图,通过自己的思考,再通过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建构知识点。
通过不断读图,培养学生读图、判图能力。
小结
当堂达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学了什么?
2.你的体验是什么?
3.你掌握了什么?
师据生回答,列出本课知识点,大屏幕显示。
师出示当堂达标题,学生口头回答。
总结不应该仅仅为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总的设计意图是回顾知识,强化记忆
通过当堂达标题巩固学生所学并运用于实践,增强记忆。
板书
  降水形式:雨、雪、冰雹
          仪器
降水测量  单位
降雨等级    
     年际变化
降水变化       
季节变化
等降水量线
降水分布 赤道多,两极少
东岸多
南北回归线附近
分布规律 西岸少
沿海多
中纬度地带
内陆少

网络式的板书设计可使知识条理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重难点更加突出,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更加完整。
【当堂达标】
1、降水的最主要形式是( )
A. 雪 B. 雨 C. 冰雹 D. 雾
2、测量降水的工具是( )
A.百叶箱 B.温度计 C.雨量器 D.量杯
3、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
A.降水与生活的关系 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D.降水与交通的关系
4、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道附近,终年气温高多雨
B.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西两岸常年降水少
C.温带大陆中部,距海洋远,降水较少
D.极地地区终年寒冷,降水少
5、赤道附近的全年降水量一般在( )
A.1000毫米左右 B.2000毫米左右
C.500毫米左右 D.3000毫米左右
6、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一定夏季多,冬季少
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D.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
7、北京的年降水量是664毫米,是指北京( )
A.当年的年降水量是664毫米
B.某一年的年降水量是664毫米
C.各年的年降水量都是664毫米
D.多年的平均降水量是664毫米
8、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C点的降水量为??????。B点的降水量为??????? 。
(2)世界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在??????? 点,是因为它地处?????? ,气温???????,蒸发量大,降水量也大。
(3)世界年降水量最少的在????????????? 地区。
(4)世界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5)在B处南回归线大陆东岸降水???????? ,西岸降水????????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缺点就是时间太紧张,由于内容多,容量大,学生动手操作多,思考多,讨论多,读图多,因此时间显得特别紧张,每节课都要拖堂才能完成。建议以后再上课时本节内容以两课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