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1.1 杠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1.1 杠杆(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2 19:0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的结构,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探究,寻找到杠杆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生活中的杠杆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间相互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勇于动手参加科学实验的素养。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杠杆平衡的方案。
三、教学用具
杠杆、钩码等杠杆平衡仪器一套(21组),弹簧测力计,模拟小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1、从阿基米德的名言曾说,“给我一个支杠杆,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今天张老师说“给我一个弹簧测力计,我可以测出大象!”同学们信吗?
2、激趣实验,引入新课
(1)教师演示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模拟小象超出量程,当将小象借助杠杆挂在杠杆的一侧,用弹簧测力计在另一侧拉发现示数不再超量程。
(2)其中借助了一个神奇的原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杠杆的平衡条件。
(3)铺垫学习
明确杠杆的平衡状态(2种):静止和匀速转动。
判断平衡状态,并画出水平平衡和倾斜平衡是的动力臂阻力臂,并请同学们试着找出它们的区别?
(二)实验探究 互动交流
1、提出问题
教师演示杠杆的平衡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之间又满足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
3、设计实验方案
组织学生讨论实验方案,让学生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自学课本77页出示实验步骤,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及重点步骤的思考。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
(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
(2)实验中,在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要多次实验?
4、学生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如下:
(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3)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实验,并把所得数据填入78页表格中。
实验次数 动力(N) 动力臂(m) 动力×动力臂(N·m) 阻力(N) 阻力臂(m) 阻力×阻力臂(N·m)
1
2
3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自己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即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 动力臂=阻力 × 阻力臂
F1·L1= F2·L2
6、交流评估
通过本实验有什么收获或者你认为实验中还有哪些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三)、练习巩固 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例题一:据《杭州日报》报道,2001年6月22日,在杭州动物园内,一位物理老师利用杠杆原理,仅用小小的弹簧测力计就测出了一头大象的质量. 测量时用了一根长度为12m的槽钢作为杠杆.如图所示,吊钩固定点O为支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1 =200N,测得L1 =6 m, L2 =4cm,不计铁笼的质量,请估算大象质量 g=10N/kg.
练习一, 如图 所示,质量可忽略的杠杆上所标的每一格长度都是相等的,O 为支点,杠杆两边所挂的每一个钩码均相同,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下列情况下,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
A. 两边都减少一个钩码
B. 两边的钩码下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C. 左边钩码向右移一格,右边钩码同时 向
左移一格
D. 右边钩码下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左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
练习二,汶川大地震中,巨大的石头挡住了救援车辆的通路,救援人员用撬棍将石头撬开,如果在撬棍端分别沿如图所示三个方向用力,其中最省力的是( )。
A: 沿F1 方向
B: 沿 F2方向
C: 沿 F3方向
D: 三个方向所用力一样大
练习三,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低,右端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实验时,如图3,在支点左端20 cm刻度处挂2个重均为0.5 N的钩码,在支点右端10 cm刻度处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要使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沿什么方向 ,此时读数为 N.
练习四,生活中的杠杆
学生讨论:1,为什么说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2,市场的不良商贩卖东西时是如何缺斤少两欺骗消费者的?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讨论: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又有哪些困惑?。。。。。。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畅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做最后总结。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