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 1.7我们的过山车(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 1.7我们的过山车(课件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02 19:1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1-7 我们的“过山车”
三下科学第1单元《物体的运动》
一、聚焦
你见过或玩过游乐园中的过山车吗?
过山车是由底座、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和斜面构成。小车在直线轨道上做直线运动,在曲线轨道上做曲线运动,在斜面上可以滑落和爬升,非常惊险刺激!
底座
曲线轨道
直线轨道
斜面
让我们来设计和搭建一座自己的“过山车”吧!
二、探索
1.使用不同材料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底板
斜坡
直道
弯道
支架
(1)建造塑料积木轨道。
①将积木用力压在底板上,两块积木的连接处要压平;
②分别选择恰当的积木连接出一条直线轨道和一条曲线轨道。
要点提示
二、探索
1.使用不同材料建造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2)建造泡沫保温管轨道。
泡沫保温管
铁架台
①将泡沫保温管用剪刀剪开;
②用铁架台的试管夹将泡沫保温管连接起来,并调整高度。
③根据需要设计直线轨道或曲线轨道。
④注意相接的泡沫保温管处不要有漏缝,可以用透明胶带在底部粘连,或将相接的泡沫保温管叠在一起。
要点提示
二、探索
2.明确设计要求并讨论怎样才能做到。
“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轨道的总长应2米以上。
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目的:因为下节课有一个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快慢的活动,如果轨道距离太短将难以测量运动的时间。轨道也不宜太长,不然需要的材料过多,搭建起来用时也会较长。
轨道的长度可以用软尺和细绳来测量。
思考:轨道的长度怎样测量呢?
讨论:为什么?
二、探索
2.明确设计要求并讨论怎样才能做到。
“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轨道的总长应2米以上。
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目的:直线轨道有利于“过山车”的加速,而曲线轨道通过减缓速度使”过山车“平稳运行。
直线惯性加速
曲线缓冲减速
讨论:为什么?
二、探索
2.明确设计要求并讨论怎样才能做到。
“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轨道的总长应2米以上。
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讨论:为什么?
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轨道上的小球可凭借重力和惯性而运动,另一方面是更符合真正的过山车情况。
二、探索
2.明确设计要求并讨论怎样才能做到。
“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轨道的总长应2米以上。
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讨论:为什么?
目的:轨道中间不宜断开,全程完整通畅。同时轨道要有适宜的坡度,能给小球提供足够动力。
目的:既要关注轨道连接,也要关注是否稳固,以免影响下节课实验。
二、探索
3.小实践。
(1)设计。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要有起点和终点,分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塑料轨道
泡沫轨道
二、探索
3.小实践。
(2)制作。在制作“过山车”之前的设计图纸阶段是很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率的一种方法。根据设计要求,符合科学规律才能设计成功作品。制作的过程不要随意更改之前的设计图。
①从低到高拼搭
②尽量根据先前的设计进行拼搭,如果拼搭和设计有一定的出入,可以适当调整设计。
二、探索
3.小实践。
(3)评价。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评价内容:
①长度是否达标。
②是否同时具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③轨道的坡度是否有变化。
④“过山车”是否稳固。
在“过山车”的拼搭过程中,可以边拼搭边利用小球测试,对于测试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相应的调式,确保“过山车”顺利运行。
三、拓展
找一块空地,准备一个小桶,里面装上半桶水(不要太重),然后参考上图的方式,快速做圆周运动,观察桶中的水。
设计的过山车在其轨道上按照设计速度运动时,也就是过山车也是要挤压轨道的。
水不会漏出来,因为水在运动中是挤压桶的。
过山车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四、课堂小结
1-7 我们的“过山车”
了解过山车。过山车是由底座、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和斜面构成。小车在直线轨道上做直线运动,在曲线轨道上做曲线运动,在斜面上可以滑落和爬升,非常惊险刺激!
(2)制作。根据先前的设计进行拼搭,如果拼搭和设计有一定的出入,可以适当调整设计。
我们的“过山车

制作过山车
(1)设计。在纸上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要有起点和终点,分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3)评价。根据“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1.判断:
①没有设计图,我们照样可以制作“过山车”。( )
②根据设计要求,“过山车”轨道的坡度可以不发生变化。( )
③组装过山车时高度越高越好。( )
④过山车有斜面,车可以在上面滑落或爬升。( )
⑤根据制作的“过山车”的设计图,完成对“过山车”的评价。( )
⑥设计与制作是两种事情,制作的过程可以随意改变原设计图。( )
⑦课堂上过山车轨道设计图越复杂越好。( )
⑧过山车轨道长度不宜超过2米。( )
⑨制作过山车的材料有很多,比如铁架台、积木等。( )
⑩过山车搭建好后,需利用小球进行测试和调整。( )
六、课堂练习
既要有适当坡度,还要不能脱轨
根据设计要求评价
总长度在2米以上
2.下列工具不能测量轨道长度的是( )。
A.软尺 B.细绳 C.直尺
3.我们的“过山车”轨道设计中的曲线轨道有助于“过山车”( )。
A.运动快慢保持不变 B. 运动得更快 C. 运动得更慢
4.下列材料不适合做“过山车”轨道的是( )。
A. 木块 B.U型槽 C、塑料瓶
5.关于我们做的“过山车”轨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轨道总长应在2米以上 B.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C、轨道的坡度不能变化
6.下列制作完成的“过山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
A.小球没有滚完全部轨道,有脱轨现象发生
B.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并经过了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C.轨道的总长在2米以上
六、课堂练习
A
C
C
C
A
7.“过山车”的制作过程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
A.注意起点要低,终点要在高处 B.中间的连接处要紧密平滑
C.积木要结实牢固地压在底板上
8.游乐场里,有各种各样的运动形式,不正确的描述是( )。
A.蹦床上的人以做直线运动为主 B.“海盗船”做摆动的曲线运动
C.“激流勇进”的小船只做直线运动
9.以下过山车轨道设计图中,符合本课设计要求的方案是( )
六、课堂练习
C
A
C
A.
B.
C.
只有直道
只有弯道
直道、弯道都有
六、课堂练习
10.请找出小明同学制作的“过山车”轨道中的两处错误,并说明理由。
①起点位置过低;
②中间有断点;
③曲线轨道过高;
④终点位置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