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2-3 蚕长大了
三下科学第2单元《动物的一生》
一、聚焦
蚕卵已经孵化出了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刚出生的蚕的幼虫是什么样的?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又是什么样子呢?
刚出生的蚕的幼虫与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有什么区别?
二、探索
1.观察蚕房中的蚕的生活。它们的“家”有什么变化?
怎么知道蚕还是活着呢?
注意:观察时不要用手触摸蚕,因为它们非常柔弱。
桑叶被吃过——蚕在进食
有蚕沙——蚕的粪便
二、探索
1.观察蚕房中的蚕的生活。它们的“家”有什么变化?
这一次看到的和上一次有什么不一样?
眠: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且头抬得高高的,称作“眠”。眠是蜕皮的征兆。
蜕皮: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从蚁蚕开始,它蜕一次皮就算增加一龄,共要蜕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二、探索
1.观察蚕房中的蚕的生活。它们的“家”有什么变化?
蚕的幼虫龄期:蜕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入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每次蜕皮前都有一个眠期。从蚁蚕到第一次蜕皮前为第1龄;第一次蜕皮后进入第2龄;第二次蜕皮后进入第3龄;第三次蜕皮后进入第4龄;第四次蜕皮前又称大眠。大眠后蜕皮就进入第5龄。
眠
1龄蚕
2龄蚕
3龄蚕
4龄蚕
5龄蚕
眠
眠
眠
蚕的幼虫
二、探索
2.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用棉签轻轻触碰蚕身体的各个部分,看它有什么反应。
它用什么吃东西?
二、探索
2.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胸足(3对,是真正的足)
腹足(4对)
气门(9对)
尾足(1对)
头部
胸部
腹部
尾角
把蚕放在玻璃上,可以从下面清楚地观察蚕足的形态和爬行的特点。
点 拨
蚕的形态是长条圆筒形,分头、胸、腹三部分,呈青白色。
蚕身体两侧有9对小黑点,称作气门,主要作用是呼吸。共8对足,其中胸足3对,主要作用是帮助取食;腹足4对,主要作用是运动。
二、探索
2.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单眼
气门
口器
蚕的头部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视力很差,只能大概感受光的亮和暗。头部下方为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个小孔,为吐丝孔。
二、探索
2.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用图画记录我们看到的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三、研讨
1.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刚出生的蚕的幼虫 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
外观 黑色,很小,身上长满细毛,像蚂蚁,称“蚁蚕”。 变白了,变大了,会眠、蜕皮和吐丝。
吃食 嫩桑叶、食量小 新鲜的桑叶、食量大
三、研讨
2.蚕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的环境?
蚕宝宝头上有六双单眼,但是视力非常不好,只能大概感受亮和暗,看不清具体东西。所以大部分情况下,蚕是靠嗅觉和味觉器官来寻找和辨别食物,蚕用口器咀嚼桑叶,用眼睛感受光亮,用气门呼吸,用胸足把持住桑叶协助进食,用腹足使身体前进,用尾足挟持他物并固着身体。
眼睛
三、研讨
3.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
①每天提供新鲜干燥的桑叶;
②清理粪便和残叶,保持干净环境;
③空气要流通,新鲜;
④保持温度和湿度。
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食物,还要注意保持蚕盒适宜的温度、湿度,充足的氧气和清洁的空间。
四、拓展
为了让蚕能更好的吐丝结茧,我们要做哪些准备?
在蚕房中搭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些小格子,为蚕结茧做准备。观察蚕在吐丝前后的变化,以及吐丝的过程,并用图画记录下来。
五、课堂小结
2-3 蚕长大了
蚕幼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蚕的活动
进食桑叶与排出蚕沙
眠: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蚕长大了
蜕皮:从蚁蚕开始,到吐丝结茧前,共要蜕皮四次。
蚕靠嗅觉和味觉器官来寻找和辨别食物,用口器咀嚼桑叶,用单眼(6双)感受光亮,用气门(9对)呼吸,用胸足(3对)把持住桑叶协助进食,用腹足(4对)使身体前进,用尾足(1对)挟持他物并固着身体。
蚕幼虫的生长环境: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食物,还要注意保持蚕盒适宜的温度、湿度,充足的氧气和清洁的空间。
六、课堂练习
胸部
腹部
1.把下列蚕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填入下图方框中。
头部 胸部 胸足 气门 腹部 腹足 尾足 尾角
头部
尾角
胸足
腹足
气门
尾足
2.判断:
①刚孵化出的小蚕黑褐色、细小,多细毛,像蚂蚁,所以称为蚁蚕。( )
②蚕的腹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叫尾角。( )
③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蜕皮。( )
④蚕蜕皮前食欲逐渐地有所减退乃至完全停食,但身体仍保持原来的颜色。
⑤蚕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 )
⑥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蚕的幼虫。( )
⑦蜕皮是蚕身体长大的缘故。( )
⑧蚕卵一定会孵化出蚕宝宝。( )
⑨可以用手随意触摸蚕。( )
⑩蚕即将吐丝时,不再吃食物,身体达到最大。( )
蜕皮一次的蚕宝宝叫2龄蚕。( )
蚕吐丝结茧需要支架。( )
六、课堂练习
身体颜色变得暗淡
要用毛笔或者棉签
未受精的蚕卵不可以
2.判断:
蚕没有鼻子,是通过口来呼吸的。( )
给蚕喂桑叶有讲究,一定要喂新鲜的带水珠的桑叶。( )
用棉签轻轻触碰蚕的身体不会有反应。( )
五龄蚕末期身体发生变化,开始吐丝结茧。( )
蚕房要保持干净的环境,及时清理粪便和残叶。( )
蚕的头部较小,位于蚕体的最前方,呈圆筒形。( )
蚕蜕下来的皮是黑偏棕色。薄薄的,皱缩成团。( )
六、课堂练习
通过气门呼吸
扁圆形
桑叶不能有水
会蜷缩
3.蚕一共有( )对足。
A.六 B.八 C.十
4.蚕的呼吸器官是( )。
A.鼻 B.口器 C.气门
B
C
5.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 )次皮。
A.3 B.4 C.5
6.蚕的食物不可能是( ) 。
A.饼干 B.桑叶 C.榆叶
7.下列做法不属于为蚕宝宝结茧做准备的是( ) 。
A.在蚕房中搭些小架子 B.用纸在蚕房中做些小格子
C.给蚕宝宝拍照
8.如图所示的蚕,身体颜色暗淡,不吃东西,
抬起前半身一动不动,这是( )之前的状态,
称作“眠”。
A.即将蜕皮 B.即将吐丝 C.即将结茧
六、课堂练习
C
B
A
A
9.下列做法会导致蚕死亡的是( )。
A.把蚕长时间放在黑暗的纸盒内
B.把蚕的头浸入水中,身体在水面以上
C.把蚕的身体全部进入水中,头部在水面以上
10.5龄期末的蚕就要吐丝结茧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加喂食量 B.用纸板做小格子 C.用稻草梗扎小架子
11.出现下列哪种情况表示蚕就要吐丝结茧了?( )
A.蚕的身体白白胖胖的 B.蚕的身体发黄发亮
C.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
12.观察蚕宝宝的头部,发现( )。
A.头比较大 B.有口器,像针一样,适于咀嚼桑叶
C.有口器,有两片“牙齿”的大颚,适于咀嚼桑叶
六、课堂练习
B
C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