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课前预习单+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课前预习单+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2 22:2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 汤姆·索亚历险记 课前预习单+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预习重点 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敢于探险、机智勇敢、心地善良的品质。
预习难点 课外阅读原著,近距离感受汤姆等人物的形象。
文学简介 作家名片:马克·吐温(1835一1910),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斯,美国作家。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短篇小说大师。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 主要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等。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航海(háng)  僵硬(jiāng)  混乱(hún)  稍微(shāo)
B.木筏(fá) 简陋(lòu) 恐惧(jù) 草莓(méi)
C.畏惧(wèi) 野蛮(mǎn) 叛乱(pàn) 覆盖(fú)
D.帐篷(péng) 栅栏(cè) 犬牙(quǎn) 缺乏(fá)
2.辨字组词。
侧(_______) 蓬(_______) 喧(_______) 筝(_______)
铡(_______) 篷(_______) 暄(_______) 挣(_______)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够:①数量上可以满足需要; ②达到某一标准或某种程度; ③表示程度高;④(用手等)伸向不易达到的地方去接触或拿来
怎样顺着两条通道一直走到他那根放风筝的绳子所能够得着的地方。(______)
捡来我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________)
这椅子够结实的。(__________)
参加竞赛?你还不够格!(______)
4.选词填空。
宽敞 宽阔 宽广
看见了(_______)的密西西比河在那儿滚滚地流着。
首都机场候机大厅好像水晶宫,灯火辉煌,(______)明亮。
友情是大海,多一滴它未必(_______),少一滴它同样浩瀚。
5.读句子,完成练习。
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来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
撒切尔太太“每次抬起头来侧耳听上好久”,她可能是在倾听______;“一边呻吟着 一边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说明她并没有听到自己渴望的声音。这表现了撒切尔太 太________的心情。
正当他转身往回走时,突然发现远处有一小块亮光,好像是太阳光,于是他放下风筝线朝它摸索着走了过去。他把肩和头从一个小洞中探了出来,竟看见宽阔的密西西比河正从下面滚滚流过!
句子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
看见了密西西比河就意味着________,因此此处的“!”表达了“他”_____的心情。
“因为两周前我就找人用锅炉钢板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我这里。”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
汤姆脸色变得煞白的原因是________,体现了汤姆___________的特点。
6.按要求写句子。
顺着萨契尔法官和跟他在一起寻找的那几个人用麻绳在后面留下的领路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村里的大钟忽然啷当啷地大响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一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到星期四晚上,①天气有起色。汤姆提着姨妈那只洋铁旧灯笼,拿了一条遮灯光的大毛巾,乘机溜出去。他把灯笼藏在哈克的糖桶里,开始望风。午夜前一小时,客栈关了门,连那仅有的灯光也熄灭了。西班牙人没露面,巷子里也没人走动,一切平安无事。夜色深沉,万籁俱静,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汤姆拿起灯笼,在糖桶里点亮后用毛巾将它紧紧围住。夜幕中两个探险者蹑手蹑脚朝客栈走去。哈克放哨,汤姆摸着进了巷子。②好一阵功夫,哈克焦急地等待着,心头好像压着座大山那样沉重。他希望能看到灯笼闪一下光,这虽然让他害怕,但它至少说明他还活着。汤姆好像走了有好几个小时似的。他一定是昏过去了,要么就是死了,或许因害怕和兴奋,心脏炸裂了。③不安中,哈克已不知不觉地接近那条小巷,心里诚惶诚恐,时刻准备着意外不测的降临,一下子把他吓得憋过气去。事实上他已没有多少气了,他现在只能一点一点呼吸,这样下去不久就会心力衰竭。突然灯光一闪,只见汤姆狂奔着从他身边跑过。
“快逃!”他说,“快逃命!”
他不必再重说,一遍就够了,④还没等汤姆再说下去。哈克的速度已达到每小时三四十里,他俩一口气跑到村头旧屠宰场的空木棚那里才停下来。他们刚到屋檐下,风暴就来了,接着大雨倾盆而下。
选自《汤姆 索亚历险记》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万籁俱静:________________
诚惶诚恐:________________
第1自然段中,“夜色深沉,万籁俱静,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属于____描写,联系这几个自然段来看,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读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句①是动作描写,表现了汤姆的细心和聪明机灵。(_________)
句②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哈克的紧张不安。(_________)
句③是心理描写,既表现了哈克的惊慌,又表现出他对汤姆的关心。(_________)
句④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汤姆和哈克的胆小和懦弱。(_________)
根据选文的内容,给选文拟定一个小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老人与海
[美]海明威
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多钟头。这时他又看见了两条凶残的鲨鱼。
它们来了。一条鲨鱼( )了一个身,就( )到船底下看不见的地方,它把那条死鱼一( )又一( ),老头儿感觉到船在晃动。另一条鲨鱼用它一条缝似的黄眼睛望着老头儿,然后飞快地游到船跟前,张着半圆形的大嘴朝死鱼身上被咬过的部分咬去。在它那褐色的头顶和后颈上,在脑子和脊髓相连的地方,清清楚楚地现出了一条纹路,老头儿就用绑在桨上的刀子朝那里攮(nǎng)进去,又抽出来,再攮进它的猫似的黄眼睛里。鲨鱼放开了它咬的死鱼,从鱼身上滑下去,死去的时候还吞着它咬下的鱼肉。
由于另一条鲨鱼正在撕咬死鱼的缘故,船身还在晃荡,老头儿松开了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使鲨鱼从船底下出来。一看见鲨鱼,他就从船边弯着身子把刀子朝它身上扎去。可是鲨鱼的皮很结实,好不容易才把刀子戳进去。这一下不仅震痛了他的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鲨鱼又很快地露出头来,当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来靠在死鱼身上的时候,老头儿对准它的扁平的脑顶中央扎去,然后把刀子拔出,又朝同一个地方扎了一下。它依旧闭紧了嘴咬住鱼,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戳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老头儿又把刀子扎进它的脊骨和脑子中间去……
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钻 扯 拉 转
从老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作中,可以看出老人________。
选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的情景,表现了老人_____________的精神。
读了这篇文章后,有的同学批评老人太残忍,不爱惜动物。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老人与海》这本书中,作者借老人之口说出了一句名言,请把这句话补充完整。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侧面 蓬松 喧闹 风筝 铡刀 敞篷车 寒暄 挣扎
3.④ ① ③ ②
4.宽阔 宽敞 宽广
5.贝琪的答复 失望至极,悲伤欲绝 汤姆·索亚 他们可以出去了 兴奋、开心 印江·乔埃还在洞里,他担心乔埃 善良
6.顺着领路线。 大钟响。 六年级一班是全校语文成绩最好的一个班级。 学习成绩的提高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文中指巷子里非常安静。 惶恐不安。文中指哈克十分惊慌、害怕的样子。
环境 一是交代了时间,渲染了紧张、可怕的气氛;二是为结尾的“大雨倾盆而下”埋下伏笔。
√ √ √ ×
示例:夜探客栈
8.
转 钻 拉 扯
攮 抽 扎 勇敢顽强,凭借自己的经验在与鲨鱼进行不懈的斗争
老人和鲨鱼搏斗 积极奋起,永不言败
我觉得老人不是不爱惜动物,而是在困难面前,他必须首先自保,否则就会有丧命的危险。我们对不同的情况应该区别对待。
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永不言败,宁折不屈的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