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 第13课:纸
课 时 共计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2.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并能把纸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过程与方法:收集多种多样的纸,能够运用感官和工具,对纸进行深入的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谈感受,知道节约用纸。2.意识到保护天然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纸的一般特性和常见用途,。 难点:了解纸的性质。
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法:设置问题情境,质疑引导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法制教育渗透点
教 学 准 备 各种不同的纸,现代造纸过程录像带。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批 注
一、了解纸的发展史1.你知道纸是哪国人首先发明的吗?(中国人)2.对,造纸的技术也是中国人发明的,比西方国家早了一千多年呢!说道说到造纸术,就说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哪四大发明?(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这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3.教师补充,视频展示相关画面:你们知道吗?远古时代没有纸。商朝,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上。周朝时,用竹简、木简、帛布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布絮造纸。到了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从此,纸的产量大增。唐朝时,造纸术开始流传国外。二、了解纸在生活中的用途1.随着科技的进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很多纸制品。老师收集了好多,谁能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吗?2.课件展示收集的纸制品(纸扇、灯笼、纸杯、尿不湿),并引导学生说出用途。3.小组内相互交流。4.生活中的纸制品可真多呀!听了大家的介绍,我在想:这些都是用同一种纸做成的吗?(不是)为什么要用不同的纸做呢? 5.小结:从刚才的交流中,我们发现这些不同的纸,有着许多有趣的性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们。三、讨论纸的性质1.提出问题:师:你想到研究纸的哪些性质呢?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快速板书:结实、光滑、吸水、厚薄、软硬、透光、大小……2.梳理问题: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一节课我们是研究不完的。这里面有的问题是很简单的,很容易就能解决,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去研究。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就来重点研究纸的结实程度、吸水性、透明度三个性质。四、实验探究1.研究同种纸的结实程度。(1)下面我们首先研究纸的结实程度。老师有一张卫生纸,我一直很想知道:它不同方向的结实程度是不是一样的?我们按照上面的条纹,左右方向,称为“横向”,上下称为“纵向”。我把它裁开,你们猜猜,那个方向的纸条结实?师:争论下去没结果,动手试一试才能确定。你们准备怎样试呢?(2)讨论确定研究方法:生:把它们,套在一起拉一拉,看谁先断了,说明这个方向的不结实。师:这样一长一短可以吗?(不公平)把它们剪得一样长。请你来拉拉看(生试拉)结果如何?(横的断了,它没有纵的结实)你们都想试试,是吗?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了纵向、横向裁下的两条长宽一样的纸条。那就试试吧!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同种纸横向纵向的结实程度不相同。2.研究透明度和吸水性。(1)确定主题:师:刚刚我们研究的是结实程度。那其他这些性质如何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三种不同的纸,让大家进行比较研究。你们想针对那个问题进行研究呢?小组快速商量一下。是什么让你们选择研究纸的透明度?看来,你已经有研究它的方法了,说说吧。(2)讨论确定研究方法:生:把不同的纸朝向光亮的地方看一看,也可以用手电筒照一照。生:蒙在眼睛上看看,或者蒙在字上看。师:嗯,这些方法都不错。既然简单,我们就先研究。师:那大家都想研究的吸水性实验用什么方法进行呢?小组内讨论一下。我们可要比,哪个小组的实验更科学更公平了。生:将所有的纸都放在水里浸湿,然后分别将每一种纸上的水挤到一个瓶子里,再来比较哪一瓶里装的水多一些,就说明哪种纸吸水吸得多。生:我们还有一种方法,是将这些纸全都同时插入水中,纸的大小也是相同的,然后同时取出,看哪种纸上的水爬得高,就说明它吸水多。师:这组同学真不简单!能够用已经学过的只是来解决。其他同学对这个小组的研究有什么建议或疑问吗?生:如果有的纸插入水中多一些,有的纸插得少一些,结果就会不准确,我认为应该让各种纸插入水中部分同样多,结果才会准确。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利用水蒸发现象来解决、用吹风机吹干。3.小结:师:真是人多力量大,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的办法。每种方法实验时都有一些要求,比如说,同学们已注意到了纸的大小,要同时放进去同时拿出来,用力要一样大小等等。要知道:只有规范的实验操作,结果才准确!五、了解纸的制造过程我们现在知道了:不同的纸性质不同,所以用途也不同。我们更清楚地知道了:为什么生活中的纸制品要用不同的纸来制作了吧!1.观看录像:现代造纸的过程。师:这些各种各样的纸是怎么制造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2.谈感受,知道节约用纸。3.出示节约用纸口号进行小结。师:你们说得很对,同学们,那就让我们共同来节约一张纸、净化一滴水、保护一片绿吧!
板 书 设 计: 第13课:纸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