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三年级下第三单元 声音的奥秘 单元总结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三年级下第三单元 声音的奥秘 单元总结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02 21:5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声音的奥秘
课 题 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 单元总结
课 时 共计2课时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搅拌和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2.知道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是不同的。3.学习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学会用蒸发的方法分解水中的溶解物。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是不同的。2.能利用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把混合在水里的物体分离开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2..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意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主要方法。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
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法:设置问题情境,质疑引导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法制教育渗透点
教 学 准 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记录单、烧杯、沙子、盐、碗、矿泉水、白糖、糖块、勺子。学生材料:每组准备烧杯4只、搅拌棒1根、药匙2个、冷水、热水、盐。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批 注
一、情境导课,提出问题1.欢迎大家再次来到“是真的吗?”科学探究现场。科学探究,动手动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的现场,我们请了两位特殊的嘉宾,大家请看:(播放小视频)大家好,我叫沙子,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跳进水里可以隐身。大家好,我叫盐,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跳进水里能够隐身。2.师:他们都说自己跳进水中能隐身,是真的吗?生:老师,我觉得盐放水中能溶解,只是它溶解慢,所以现在它没有全部隐身了。3. 师:想让盐快点溶解,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二、根据经验,进行假设学生大胆假设:搅拌、用热水……师提问:你怎样想到这个方法的?(一)以“用热水能否加快溶解”为例,设计并完成实验1.思维碰撞,设计实验明确:保持不变的因素:水量相同、盐量相同、放盐的时间相同、观察的时间相同。 需要改变的因素:一个杯倒冷水,另一个杯倒热水。2.小组合作,实验探究(1)选材料放盐的杯子上有一根横梁,可以帮助我们每次都取正好一小勺的盐。(2)根据方法,小组实验a.准备两杯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b.同时往两杯水中放相同质量的盐。 c.观察、比较哪个杯子里的盐溶解快。温馨提示:a.要严格控制好变量。b.小组成员间要分工明确,合作完成。c.认真观察,要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报告单。3.汇报发现,得出结论师:哪个小组愿意最先说说你们组的发现。小结:大家真了不起,可以自己设计实验,并准确地控制变量,在小组成员的共同配合下,得出实验结论:用热水能加快溶解。(二) 设计并研究“搅拌能否加快盐的溶解”1.小组设计并完成实验2.汇报发现,得出结论:搅拌能加快溶解。四、得出结论,回归问题刚才大家用了热水和搅拌的方式,证实了“盐跳进水里,能隐身。”这句话是真的。用同样的方法能让沙子也隐身吗?谁愿意上台来试试。对,科学就需要这样勇于质疑,敢于探究,追求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五、学以致用,解决问题(一)现场尝糖水师演示:倒进半碗矿泉水,倒入一勺糖,然后从水面上舀一小勺水。3.请B组的一位同学先来尝尝(没有甜味)4.再加一勺呢?继续加…….(直到孩子们发现没有搅拌)看来呀,“这个碗里的水,放糖后不会变甜。”这句话是假的。师小结:果然,微信微信,有时可以微微相信,但更多的时候…….等待我们去验证。(二)吃奶片比赛1.PPT出示比赛规则:4.小结:看来,咬碎的方法也能加快溶解。六、知识提升,课堂延伸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关于溶解,你还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呢?
板 书 设 计: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 单元总结第9课. 声音的产生第10课. 声音的传播第11课. 不同的声音
教 学 反 思:
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