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锦瑟》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锦瑟》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2 21:5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李商隐
锦瑟
名句分享
①夕阳无限好——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你知道这些名句吗?
只是近黄昏
心有灵犀一点通
却话巴山夜雨时
蜡炬成灰泪始干
知人——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被称为“小李杜”。字义山,号玉谿(溪)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寻常。二十三岁那年,他在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青美丽,聪慧多情,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毫无结果,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永好,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他那留传至今,荡心动魄的《无题》诗即完成于此时。
诗意朦胧之多情种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与王氏结婚后感情很好。期间为了生计和功名,李商隐曾多次离家,聚少离多,万般柔情化作了无尽的思念,《夜雨寄北》便写于此时。可惜他们的婚姻只维持了十几年,最终以王氏的病殁而结束。当妻子死的时候,他都不在身边,留下了永远的隐痛。自此,李商隐不再谈婚论娶,直到四十五岁英年早逝。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襟怀难开之失路人
李商隐早慧而有文采,17岁时得到天平节度使令狐楚的青睐,与其子令狐绚一道学习奏章骈文。25岁中进士,稍后,做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僚,深受王茂元赏识。王茂元爱其才将爱女嫁给他。这段姻缘成了李商隐一生失意的根源。当时,朝廷官僚集团分为两大派系:李(裕德)党与牛(僧儒)党,令狐家属牛党,王家归李党。李商隐是令狐家培养出来的,却娶了李党王家女子,故而深受牛党憎恶。李党得势时间短暂,仅仅5年(唐武宗时期)。唐宣宗即位后,牛党得势。稍后,令狐绚做了宰相,记恨李商隐“投靠敌党”,致使李商隐仕途暗淡,漂泊无定。其间,李商隐曾多次请求令狐绚帮助,但收效甚微,于是十分压抑,只好寄情诗文。
题解——“锦瑟”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瑟”是取句首两字。“锦瑟”意为绘有花纹的瑟,这是对瑟的美称。
瑟,起源十分久远,在考古发现的弦乐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并且绝大多数出自东周楚墓。瑟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之一,先秦便极为盛行,汉代亦流行很广,南北朝时常用于相和歌伴奏,唐时应用颇多,后世渐少使用。《诗经·小雅》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的诗句。这是瑟见于古籍最早的记载。
读诗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回忆
“庄周梦蝶”的典故
“望帝啼鹃”的典故
“鲛人泣珠”的典故
“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典故
同“岂”字同义,哪能
这种情感哪能/哪里是追忆的时候才有的呢,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惘然若失了
统领全诗内容
以锦瑟起兴
诗中“此情”是什么情?(你从诗中读到了什么内容?读出了什么感情?)
诗歌探究
“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都是赏家与作者的合作成果。”
——王蒙
常见的几种:对《锦瑟》意旨的 解读:
1.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悼亡诗)
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恋情诗)
3.作者的身世自伤。(现在一般说法:晚年追叙平生、自伤身世)

一首《锦瑟》诗,一道千古谜。历来无人能解,所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典故一: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庄子 齐物论》
庄生晓梦迷蝴蝶
梦幻迷离
望帝杜宇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 汉.李膺《蜀志》
典故二:望帝啼鹃
望帝春心托杜鹃
哀怨凄苦
南海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博物志》
典故三:鲛人泣珠
沧海月明珠有泪
烟波浩渺、沧海月明之处有鲛人,鲛人泣泪,恍惚迷离也,悲也
戴书伦: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典故四:良玉生烟
可望而不可即
蓝田日暖玉生烟

(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
(颔联)往事如梦,感伤深沉
(颈联)对月而泣,美梦如烟
(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诗的情感(情感之眼:惘然)
追忆华年的迷惘与感伤
小 结
诗歌内容(内容之眼:思华年)
义山的《锦瑟》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们若还承认美的价值,对于此种文字,便不容轻易抹杀。
——梁启超《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
(2)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 , ”表示追梦已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
(3)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以锦瑟多弦为喻,抒发了诗人对青春年华的追忆。
(4)《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 。 , 。
(5)李商隐的《锦瑟》中,“ ”一句化用典故来表现诗人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之中。
(6)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借用庄子和望帝的典故,表达对过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怀恋之情。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庄生晓梦迷蝴蝶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7)李商隐《锦瑟》中,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己经远去,并且当时就不太分明,流露出无可奈何情怀的名句是“ ,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8)李商隐的《锦瑟》中,借庄生、望帝之愁来写自己哀情的句子 “ ,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9)李商隐的《锦瑟》中“ ”,以声音表现内心的凄怨;而“ ”,以形象喻指内心的悲哀。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10)“梦境虚渺,理想难托”,李商隐在《锦瑟》的“ , ”两句中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1)《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2)李商隐《锦瑟》中,化用典故,表示美好愿望终如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3)往事不堪回首,纵回首已是怅然,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这种感受的两句是“ ,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4)李商隐在《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 ,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5)李商隐在《锦瑟》中有 “ , ”,选“月”“珠”“日”“玉”以成奇幻飘缈的妙境,内涵丰富,广为传诵。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6)“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大话西游》中这段台词已成为经典,然而早在唐时,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就用“ , ”表达了这种追悔莫及的心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每逢清明节,人们就想起唐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诗。清代有位文人,觉得《清明》诗不够精炼,他认为,“雨纷纷”自然在清明时节;“行人”必然在路上;第三句是问句,“借问”就成多余;“牧童”只是被问者,无关大要。因此主张将每句头两个字删除,遂成一首五言绝句: “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甚至有人将它改为四言诗:“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 指杏花村。”
微活动
小试牛刀:
如果要把《锦瑟》压缩改写成绝句(七言或五言),你会怎么改?
七绝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五绝
锦瑟五十弦
弦柱思华年
此情成追忆
当时已惘然
三言
锦瑟弦
思华年
成追忆
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