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运动和力期末试题选编+2020-2021学年山西省部分地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章:运动和力期末试题选编+2020-2021学年山西省部分地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2 22:1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章:运动和力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1·山西临汾·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一只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轨迹,假设当足球飞到最高点时,突然所有的力都消失,足球将会(  )
A.保持静止
B.沿竖直方向加速下落
C.继续沿原有抛物线轨道飞行
D.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2.(2021·山西太原·八年级期末)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正在掉落的苹果
B.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C.正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D.绕地球匀速飞行的人造卫星
3.(2021·山西灵石·八年级期末)民间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这一天理发会带来一年好运。理发时为了避免头发屑沾到衣服上,理发师会给你披上一块布,理完后,理发师用力一抖,布上的发屑就会去掉。用四句话解释发屑被抖掉的过程:①发屑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②发屑和布一起保持静止状态 ③发屑和布因此分开,发屑被抖下 ④用力抖动布,布在力的作用下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运动。以下对现象解释合理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
4.(2021·山西侯马·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后,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其中,你支持的说法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由实验探究直接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由牛顿首先提出,并由伽利略等人总结出来的
C.篮球不受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
D.正在滚动的足球所受到的力突然消失了,它将停止
5.(2021·山西介休·八年级期末)我们的生活中充满各种物理现象,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
A.射向球门的足球被守门员抱住后会失去惯性
B.用脚踢足球,球在空中向前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
C.高速公路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运动员撞线后还要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6.(2021·山西平定·八年级期末)我们的生活中充满各种物理现象,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A.射向球门的足球被守门员抱住后会失去惯性
B.高速公路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
D.运动员撞线后还要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7.(2021·山西高平·八年级期末)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人没与墙面接触,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如图.则人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8.(2021·山西寿阳·八年级期末)一个苹果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受到的重力与苹果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苹果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苹果受到的重力小于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
D.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大于苹果对桌面的压力
9.(2021·山西盐湖·八年级期末)由于疫情,许久未跑步的你也许会怀念绿茵场上奔跑的日子。如图所示是某次运动会上百米比赛时的情景,关于该项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用力蹬地起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加速冲刺时,运动员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跑后站立休息的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
10.(2021·山西高平·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小丽用力F把一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现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墙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小丽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11.(2021·山西临汾·八年级期末)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检!如图所示,小梦同学正在置于水平地面的体重秤上测量身高和体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梦同学的重约为
B.小梦同学的身高约为
C.小梦同学对体重秤的压力和地面对体重秤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小梦同学受到的重力和体重秤对小梦同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2.(2021·山西介休·八年级期末)某校组织了班级足球对抗赛,如图所示。小明对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足球会慢慢停下来
B.足球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足球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足球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13.(2021·山西盐湖·八年级期末)跳水运动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所示是运动员静止在跳板上练习身姿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若跳板未对运动员施加力的作用,运动员将保持静止
14.(2021·山西·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八年级期末)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的牵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的重力和它所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5.(2021·山西·八年级期末)美术课上,老师用在水平桌面放置的苹果(如图所示)进行素描静物训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和苹果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6.(2021·山西襄汾·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消防员正进行徒手爬杆训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向下滑动时,增加手的握力会增大手对杆的摩擦力
B.向下滑动时,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C.静止在杆上时,增加手的握力会增大手对杆的摩擦力
D.静止在杆上时,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17.(2021·山西忻州·八年级期末)爬杆是体育运动的一个项目。如图是小明沿竖直的杆匀速向上爬时的情景,他所受到的摩擦力为f1;当他匀速滑下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方向为竖直向上 B. f2方向为竖直向下
C. f1> f2 D. f1< f2
18.(2021·山西·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八年级期末)你在上体育课时,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并由此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错误的是(  )
A.“跳远助跑”时利用了惯性的原理
B.“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
C.“踢足球”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
D.“仰卧起坐”时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19.(2021·山西高平·八年级期末)在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自行车的车闸 B.冰壶运动
C.滚动轴承 D.气垫船
20.(2021·山西太原·八年级期末)小明家自驾出游途经多沙地带时,车轮打滑无法前行。解决上述问题的做法是(  )
A.请家人下车 B.给刹车片加润滑油
C.邀请路人上车 D.换用表面花纹更少的备胎
二、填空题
21.(2021·山西盐湖·八年级期末)热爱科幻的小明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地球历险记》;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一个科学探险队驾车在崇山峻岭中前行,突遇泥石流,危急关头一名探险队员用意念阻止了正在快速下滑的泥沙和石块;小红读完后,指出该情节中有一处不太科学,她认为下滑的石块突然停止运动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她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如果石块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它将 ______,依据的物理定律:______。
22.(2021·山西孝义·八年级期末)端午节,爸爸开车携全家人回村里看望爷爷奶奶,汽车行至多沙山坡,车轮打滑,无法前行。爸爸提议让小明和家人下车,减轻车的负担以便于防滑。你觉得爸 爸的方案_________(“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3.(2021·山西盐湖·八年级期末)一天小明在五楼的阳台上玩玻璃弹珠,一不小心有两个同样大小的弹珠掉下楼,小强急忙下去寻找来到楼下后发现撞在水泥地面上的那个弹珠已经破碎,但是另一个落在沙地上的弹珠却完好无损;
(1)请根据上述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______;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你写出两个合理的猜想:
①______;
②______。
24.(2021·山西介休·八年级期末)划船时,人用桨向后划水,船就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同力的作用是______的,人停止划桨后,船还会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______。
25.(2021·山西朔州·八年级期末)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______,来回拉动挂钩无异常后,将石块挂在测力计下,静止时如图所示。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______N。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______的知识,可得知石块所受重力大小。
三、实验题
26.(2021·山西寿阳·八年级期末)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以相同的初速度分别在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1)当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受到向前的惯性力和木板对小车的阻力
B.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
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
(2)实验中可以看出,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后,运动的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如果摩擦力为零,则小车将_____________.
(3)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等科学家经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人们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_图.
27.(2021·山西高平·八年级期末)“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不具有惯性。”小明认为这句话是不对的,请你选用生活中的物品作为实验器材,帮他验证“静止的物体也具有惯性”
(1)实验器材:______;
(2)简述操作步骤及现象:______。
28.(2021·山西交城·八年级期末)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1)如图,甲装置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一种方法,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的 __________ 来探究二力大小的关系;通过扭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状态,来探究二力是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小明发现用图甲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又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2021·山西忻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木块放在较 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 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静止,且两盘里砝码质量 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木块不静止,才能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2)保持两盘砝码的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后松手,观察到木块发生 ______,恢复到原来位置又处于静止状态;这个操作是用于探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平衡时需要满足 ______的条件;
(3)在此实验中用 ______(选填“小车”或“木块”)效果较好;其原因是 ______。
30.(2021·山西高平·八年级期末)如图甲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所用的长木板,一面比较光滑,另一面比较粗糙.同学们根据猜想进行了实验,得出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长木板表面 木板放置方式 拉动木块的个数 弹簧测力计实数/N
① 较粗糙 平放 1 1.5
② 较粗糙 平放 2 3.0
③ 较光滑 平放 2 1.6
④ 较光滑 竖放 2 1.6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2)由实验序号______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和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3)由实验序号②③可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______有关.
(4)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用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发现效果更好.图乙实验中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5)根据你在本实验中的收获,请写出一种避免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出现打滑现象的具体做法:______.
31.(2021·山西寿阳·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___拉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_____,这是根据_____的知识;
(2)选用甲、乙两个实验可以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有关,如果选用_____两个实验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用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表中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是_____(“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
次数 木块大小 接触面积S/cm2 摩擦力f/N
1 整块 150 1.5
2 三分之二块 100 1.0
3 三分之一块 50 0.6
32.(2021·山西襄汾·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铝块和木块的外形相同,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不动,铝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相连。(忽略滑轮的摩擦)
(1)图甲中,将铝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测力计,当铝块沿水平方向做______运动时,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F1,则F1=______N;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得结论是______;
(3)图乙实验完成后,利用原有器材,还可以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请你简要说明实验方案______;
(4)请你判断: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甲中铝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5)实验中,大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很难稳定,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实验。水平传送带的速度可以调节,定滑轮摩擦忽略不计。
①启动传送带,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木块相对于地面______,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向______;
②某次实验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改变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大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改变,此现象说明______。
四、简答题
33.(2021·山西朔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司机坐在汽车驾驶室中的情境,汽车的方向盘表面为什么做得比较粗糙?当快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遇到危险而紧急刹车时,司机会向哪里倾倒?为什么?
34.(2021·山西盐湖·八年级期末)2021年3月3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12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小明观看火箭发射的电视直播,看到箭体上的助推器在燃料耗尽时与箭体分离,之后又上升了一段距离才下坠而远离箭体,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助推器上升一段距离后才下坠”的原因。
35.(2021·山西榆次·八年级期末)某公交车上有如图所示提示语。请你说明车辆启动时,乘客容易向哪个方向摔倒。
36.(2021·山西介休·八年级期末)“低碳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自我市通公交车以来,已有200万人次坐了公交车。公交车在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甚至摔伤。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37.(2021·山西·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公交车静止在地面时的场景,当公交车突然向前启动时,车上站着的乘客会向前倾还是向后例?请你做出判断并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说明理由。
38.(2021·山西孝义·八年级期末)自行车是当今最为环保绿色的交通工具,如果你搭乘他人骑的自行车,车没有停稳,你就匆忙从后座跳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
39.(2021·山西交城·八年级期末)小明观看火箭发射的电视直播时,观察到捆绑在箭体上的助推火箭的燃料耗尽后,它立即与箭体分离,之后又上升了一段距离才下坠而远离箭体。请你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助推火箭离开箭体后上升了一段距离才下坠。
五、综合题
40.(2021·山西高平·八年级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阻力
日常生活中存在这样的现象: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运行时,受到空气阻力;人在水中游泳、船在水中行驶时,受到水的阻力;百米赛跑时,奔跑得越快,我们感到风的阻力越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流体阻力大小跟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物体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下落一段距离后,当阻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 某研究小组做了“空气对球形物体阻力大小与球的半径和速度的关系”的实验,测量数据见下表。(g取10N/kg)
小球编号 1 2 3
小球质量/g 2 5 45
小球半径/10-3m 5 5 15
小球的收尾速度/ (m·s-1) 16 40 40
(1)1号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最大时的速度为______m/s,此时空气阻力为______N,依据______原理;
(2)轿车的外形常做成______,目的是______ 。
41.(2021·山西忻州·八年级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会移动的石头
在死亡谷泥浆戈壁上有着许多会自行移动的石头;这些会移动的石头大小不一,移动的路线有的笔直,有的曲折,有的甚至能转弯;为什么石头会自己移动?有人提出石头移动是因为冰熔化后造成的滑动现象;但根据相关知识可知,石头的移动不是因为冰熔化而造成的;因为如果是冰熔化后使石头移动的话,那就应该会有两块以上的石头向同一个方向做平行的移动,然而在死亡谷却找不到平行的石头轨迹;又有科学家认定石头的移动是风雨的作用;但经过实地测量,结果推翻了这个结论;因为发现要移动任何一颗不怎么大的石头都需要至少时速是500英里的风速,但是在地球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地方能产生这么大的风速;因此,为什么石头会自己移动?有科学家将GPS设备安置在了石头上并进行观测,他们经过观测60块石头的移动轨迹后发现,在严寒的冬季里,岩石被薄冰包裹,而在正午的太阳照射下,寒冰开始融化,在风的吹动下,浮在冰水之上的岩石就会缓缓前进,如同自己“行走”一样;
(1)石头移动不是因为冰熔化后造成的滑动现象,原因是:______;
(2)风速慢时不能推动石头,风对石头的推力 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石头受到的摩擦力;
(3)石头“行走”是由于在正午太阳下,寒冰熔化成水,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了摩擦力,在风的吹动下,岩石就会缓慢前进,请列举一个以同样方式改变摩擦力的实例: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一只足球在空中飞行,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此时足球主要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小球的运动状态,所以小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最后在竖直方向速度是零,但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仍然运动,若此时所有的外力都消失,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知,足球将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B
【分析】
【详解】
A.正在掉落的苹果,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不合题意;
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其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没有发生改变,则它的运动状态不变,故B符合题意;
C.正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在阻力的作用下速度越来越慢,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不合题意;
D.绕地球匀速飞行的人造卫星,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所以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3.D
【分析】
【详解】
理完发后,发屑和布开始先保持静止状态,然后理发师用力抖动布,布在力的作用下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运动,但是发屑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发屑和布分开,发屑被抖下。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④①③。
故选D。
4.C
【详解】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首先提出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篮球不受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故C符合题意;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正在滚动的足球所受到的力突然消失了,它将以此时的速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分析】
【详解】
A.惯性是物体本身拥有的一种属性,不会消失,故A错误;
B.用脚踢足球,足球离开施力物体后还能在空中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自身的惯性,故B正确;
C.高速公路限速是为了安全,是因为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且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跟速度无关,故C错误;
D.惯性是物体本身拥有的一种属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故D错误。
故选B。
6.C
【分析】
【详解】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A.一些物体都具有惯性,射向球门的足球被守门员抱住后不会失去惯性,故A错误;
B.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高速公路限速是为了安全,但惯性不变,故B错误;
C.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歼击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B正确,选项ACD错误,故答案为B.
8.B
【详解】
试题分析:(1)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两个物体上.A、苹果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垂直桌面向下.两个力方向相同,并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此选项错误;B、苹果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此选项正确;C、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此选项错误;D、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和苹果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选项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平衡力的辨别
9.A
【详解】
A.运动员用力蹬地起跑,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运动员加速冲刺时,速度越来越大,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所以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
C.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惯性的缘故,不能说是受到惯性作用,故C错误;
D.跑后站立休息的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属于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10.C
【分析】
【详解】
A.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墙的弹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的重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小丽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
A.小梦同学的质量约50kg,重约为
G=mg=50kg×10N/kg=500N
故A错误;
B.小梦同学的身高约为160cm,故B错误;
C.小梦同学对体重秤的压力和体重秤对小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小梦同学在体重秤上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向下的重力和体重秤对小梦同学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平衡,故D正确。
故选D。
12.D
【分析】
【详解】
A.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会慢慢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A错误;
B.足球在平衡力作用下,可能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如果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不变,故C错误;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足球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3.C
【分析】
【详解】
A.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跳板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若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则受平衡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4.B
【分析】
【详解】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的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A错误;
B.汽车的牵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B正确;
C.汽车的重力和它所受到的阻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C错误;
D.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作用在汽车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故D错误。
故选B。
15.C
【分析】
【详解】
A.苹果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和苹果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同,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苹果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苹果受到的重力与苹果对桌面的压力,是两个物体受到的力,且方向相同,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16.A
【详解】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向下滑动时,增加手的握力会使压力增大,故摩擦力会增大,故A正确;
B、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故向下滑动时,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故B错误;
C、静止在杆上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重力,故增加手的握力不会增大手对杆的摩擦力,故C错误;
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即摩擦力与重力平衡,所以静止在杆上时,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故D错误;
故选A.
17.A
【详解】
小明沿竖直的杆匀速向上爬或匀速滑下时,在竖直方向上摩擦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上。
故选A。
18.D
【详解】
A.“跳远助跑”时,起跳前人的速度较大,跳起时由于惯性跳的更远,利用了惯性的原理,说法正确;
B.“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是利用使接触面粗糙的办法增大摩擦,说法正确;
C.“踢足球”时,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或改变运动方向,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法正确;
D.“仰卧起坐”时利用人的重力来锻炼身体,与大气压无关,说法错误。
故选D。
19.A
【分析】
【详解】
A.自行车的车闸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故A符合题意;
B.冰壶运动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滚动轴承通过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
D.气垫船通过分离接触面,减小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C
【分析】
【详解】
小明家自驾出游途经多沙地带时,车轮打滑无法前行,原因是汽车受到的摩擦力较小,因此解决问题的做法是增大摩擦力。
A.请家人下车,减小了汽车对沙地的压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了车受到的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给刹车片加润滑油,使接触面脱离,减小了刹车片与轮胎间的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邀请路人上车,增大了汽车对沙地的压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了车受到的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换用表面花纹更少的备胎,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车受到的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做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
【详解】
[1]下滑的石块突然停止运动,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石块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
[2][3]由题可知石块原来是运动的,若石块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此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2. 不可行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车辆越容易打滑
【详解】
[1][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爸爸提议让小明和家人下车减小压力,滑动摩擦力更小,达不到防滑的作用;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车辆越容易打滑,所以爸爸的方案不可行。
23. 弹珠受力后的状态与哪些因素有关 弹珠受力后的状态可能与接触面的软硬程度有关 弹珠受力后的状态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分析】
【详解】
(1)[1]两个同样大小的弹珠掉下楼,撞在水泥地面上的那个弹珠已经破碎,落在沙地上的弹珠却完好无损,弹珠受力后的情况不同,所以可以提出的问题是:弹珠受力后的状态与哪些因素有关。
(2)[2][3]据此可以提出猜想:弹珠受力后的状态可能与接触面的软硬程度有关;或者是:弹珠受力后的状态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24. 相互 船具有惯性
【详解】
[1]人用船桨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水会给桨一个向前的力,所以船向前运动,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2]人停止划桨后,船仍向前运动,这是因为船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5. 零刻度线上 3.6 二力平衡
【详解】
[1]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应该搞清楚量程、分度值,并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即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3.6N。
[3]挂钩对弹簧的拉力与弹簧对挂钩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挂钩对对石块的拉力与石块对挂钩的拉力又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而石块的重力与挂钩对对石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二力平衡的知识,可得知石块所受重力大小。
26. C 匀速直线运动 B
【详解】
(1)当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运动时:
A. 小车具有惯性,而不存在所谓的惯性力,故A错误;
B. 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木板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 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木板对小车的支持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C正确.
(2)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后,接触面变得光滑一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小了,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减小,小车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如果摩擦力为零,则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由于炸弹具有惯性,在水平方向上,炸弹与飞机的速度相等,它们相对静止,炸弹在飞机的正下方,由图示可知,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B图.
27. 见详解 见详解
【分析】
【详解】
(1)[1]可选取器材为橡皮、玻璃杯、一张卡片。
(2)[2]将橡皮平放在一张卡片上,并将卡片水平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玻璃杯口上,三个物品均处于静止状态,用手指沿水平方向用力弹击卡片,观察到卡片向前飞出,橡皮落入杯中,说明静止的橡皮也具有惯性。
28. 质量 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详解】
(1)[1]甲装置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质量来改变对小车拉力的大小,所以可探究二力平衡与二力大小的关系。
[2]保持两边力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松手,小车不能处于静止状态,要发生转动,可以探究二力平衡二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3]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虚线迅速剪断小卡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物体上。
[4]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硬纸板与桌面间就不存在摩擦力,即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9. 光滑 相等 不相等 转动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小车 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分析】
【详解】
(1)[1]在做该实验时,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所以实验时,应将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2][3]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发现当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时,木块静止,若砝码质量不相等,木块不会静止,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2)[4][5]保持两吊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将木块在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木块会转动,直到两边的拉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个操作是用于探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平衡时是否满足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6][7]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如用小车代替木块是以滚动摩擦替代滑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选用小车效果较好。
30. 二力平衡 ①② 粗糙程度 不一定 及时清雪
【分析】
实验中,要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相等,是一对平衡力;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要探究摩擦力与一个因素的关系,需要控制其他量相同;可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判断是否容易操作和便于读数,据此找出两种方式的不同;首先思考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出现打滑的原因,再思考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详解】
(1)实验中要求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的关系,需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观察拉力的大小也就是摩擦力的大小,表中①②两次符合题意;
(3)由实验序号②③知压力相同,接触面越粗糙,接触面越粗糙(光滑),拉力越大(小),摩擦力越大,可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4)在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操作上必须要水平匀速直线拉动物块,操作较为困难;实验改进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操作上不一定要匀速直线拉动长木板,弹簧测力计相对固定,便于读数;
(5)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出现打滑是由于下雪后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造成的,因此要避免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出现打滑现象就要想办法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比如:在路面上撒炉渣,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路面上撒盐加速雪的熔化;换防滑轮;安装防滑链;及时清雪.
31. 匀速直线 拉力 二力平衡 压力 甲丙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等
【详解】
(1)[1][2][3]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其原理是二力平衡。
(2)[4]比较甲、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测力示数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结论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甲、乙两个实验改变了接触面所受的压力,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
[5]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额粗糙程度不同,故甲丙符合题意。
(3)[6][7]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两部分继续进行实验,压力大小改变了,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由表中数据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理由是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32. 匀速直线 1.6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在图乙实验基础上,将木块与铝块换位置,再次用弹簧测力匀速拉动 等于 静止 左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
【分析】
【详解】
(1)[1]竖直向上拉测力计,通过定滑轮使铝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铝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示数。
[2]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图中测力计分度值为0.2N,示数为F1=1.6N,即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6N。
(2)[3] 分析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图中接触面间的压力大,测力计示数大,滑动摩擦力大,故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4]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控制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故可设计方案:在图乙实验的基础上,将铝块叠放在木块上,然后放在水平木板上,竖直向上拉测力计,使它们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测力计示数F3,分析比较F3与F2的大小,得出结论。
(4)[5]由图丙可知,铝块在木板上运动时,压力也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图丙中铝块水平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等于图甲中铝块所受滑动摩擦力。
(5)①[6][7]启动传送带,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绳子)对木块的拉力(水面向右)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水平向左。
②[8]实验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后,改变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改变,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说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传送带的速度大小无关,即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
33.司机会像前倾倒;理由见解析
【详解】
因为原来司机和汽车一起向前运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人体上部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的状态,而脚已随车停止了运动,因而身体会向前倾倒。
34.见详解
【分析】
【详解】
助推器和箭体原来一起上升,助推器和箭体分离后,由于助推器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功状态,所以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同时,由于助推器受到重力的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状态,所以上升一段距离后才下坠。
35.见详解
【分析】
【详解】
答:车辆启动时,人的下半身随车一起速度增大,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要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人向后倾倒。
36.见详解
【详解】
乘客与公交车一起运动,当紧急刹车时,乘客的下半身随车停止,而人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乘客会向前倾,甚至摔伤。
37.见解析
【分析】
【详解】
当公交车突然向前启动时,客静止在公交车上,乘客的脚随公交车一起向前运动,而乘客身体的上部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因此乘客会向后倒。
38.见解析
【详解】
自行车行驶时,人与车一起向前运动;当人直接从车上跳下来 着地时,脚与地面接触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运动变为静止;而身体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向前摔倒。
39.见解析
【详解】
助推火箭和火箭箭体原来一起上升,助推火箭和火箭箭体分离后,由于助推火箭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同时,由于助推火箭受到重力的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状态,所以向下坠落。
40. 16 0.02 二力平衡 流线型 减小空气阻力
【分析】
【详解】
(1)[1]流体阻力大小跟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1号小球的收尾速度为16m/s,可知此时便是其阻力最大时的速度。
[2][3]此时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可知,阻力等于重力为
f=G=mg=2×10-3kg×10N/kg=0.02N
(2)[4][5]轿车的外形常做成流线型,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目的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41. 如果是冰熔化后使石头移动的话,那就应该会有两块以上的石头向同一个方向做平行的移动,然而在死亡谷却找不到平行的石头轨迹 等于 减小 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
【分析】
【详解】
(1)[1]根据文中的内容可知,如果是冰熔化后使石头移动的话,那就应该会有两块以上的石头向同一个方向做平行的移动,然而在死亡谷却找不到平行的石头轨迹。
(2)[2]风速慢时不能推动石头,石头处于静止状态,风对石头的推力和石头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同。
(3)[3]石头“行走”是由于在正午太阳下,寒冰熔化成水,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使接触面分离,从而减小了摩擦力,在风的吹动下,岩石就会缓慢前进。
[4]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使接触面脱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