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压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1·山西介休·八年级期末)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锋利的篆刻刀
B.骆驼宽大的脚掌
C.注射器的针头
D.切菜的菜刀
2.(2021·山西大同·八年级期末)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如图 所示的事例中, 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B.菜刀刀刃很薄
C.铁轨铺在枕木上
D.穿滑雪板滑雪
3.(2021·山西临汾·八年级期末)“车辆转弯,请坐稳扶好!”公交车广告提醒乘客注意安全。如图所示,公交车扶手上装有拉环,避免乘客受到伤害。拉环在设计上注重人性化,拉环上有凹凸纹且拉环做得比较厚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坐稳扶好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
B.拉环上的凹凸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拉环做得比较厚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D.公交车向右急转弯时乘客将会向右倾倒
4.(2021·山西忻州·八年级期末)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
B.单个新冠病毒(COVID﹣19)的质量约为5g
C.汽年在高速路上行驶的速度约为100m/s
D.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103Pa
5.(2021·山西太原·八年级期末)端午节,小明提着如图所示的一盒粽子去奶奶家。他提礼盒时,由单手提单绳变为双手提双绳的目的是( )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6.(2021·山西·八年级期末)菜刀的刀刃很薄,刀柄却很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刀柄很宽可减小压力 B.刀刃很薄可增大压力
C.刀柄很宽可增大压强 D.刀刃很薄可增大压强
7.(2021·山西朔州·八年级期末)竖直放置一矿泉水瓶子,并在侧壁钻A、B、C、D四个一样大小的小孔,打开瓶盖,往瓶中注满水,水将从瓶孔喷出。水喷出速度最大的是从哪一个小孔喷出的( )
A.A孔 B.B孔 C.C孔 D.D孔
8.(2021·山西·八年级期末)学习液体压强时,小明使用如图所示的仪器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通过手按橡皮膜的方式检查仪器气密性
B.仪器中的U形管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C.探头在水中的深度越深。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小
D.探头伸入水中,只改变探头方向,液体压强会改变
9.(2021·山西襄汾·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小涛给生病的妈妈倒了一杯热水,你估测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大约是( )
A.1Pa B.10Pa
C.100Pa D.1000Pa
10.(2021·山西高平·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
11.(2021·山西寿阳·八年级期末)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盛满水后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两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分别轻轻地放入两个杯子中,静止后,甲杯中的小球浮在水面上,乙杯中的小球沉入了水底,如图所示.设小球静止后,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 、P'乙 .则
A.P甲 = P乙,P'甲 < P'乙
B.P甲 =P乙,P'甲 > P'乙
C.P甲 =P乙,P'甲 = P'乙
D.P甲 <P乙,P'甲 =P'乙
12.(2021·山西灵石·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四个物体的设计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 B.船闸
C.注射器 D.地漏
13.(2021·山西朔州·八年级期末)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均与气压有关,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 吸饮料
B. 拔火罐
C. 高压锅煮饭
D. 吸盘紧贴在墙面
14.(2021·山西侯马·八年级期末)如图是小明为家里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他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后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立刻全部流掉的原因是( )
A.受浮力的作用 B.外界大气压的作用
C.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 D.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15.(2021·山西寿阳·八年级期末)以下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吸盘紧贴在墙壁上
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
D.登山到达海拔较高地区时好多人有高原反应
16.(2021·山西太原·八年级期末)如图是一款网红“晴雨瓶”。它由密闭球体A和上端开口的玻璃管B组成,A和B的底部相连通。瓶内装适量有色液体,随着天气阴晴转换,B内液面高度也会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遇晴朗天气(气压升高),B管内液面会下降
B.若将此瓶从一楼拿到十楼,B管内液面会下降
C.若再向瓶内加入一些液体,A和B内液面可能相平
D.若在A的顶部轻轻打开一个小孔,则液体可能从B管口喷出
17.(2021·山西·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八年级期末)下列实验(如图所示)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皮碗对吸后很难分开 B. 瓶吞鸡蛋
C.纸杯托水 D.橡皮膜凸出
18.(2021·山西朔州·八年级期末)小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静止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高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
C.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车轮不受摩擦力作用
D.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
19.(2021·山西高平·八年级期末)下列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B.图乙所示装有液体的玻璃管,底部和侧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
C.图丙所示高铁站台边,人必须站在黄色以外的区域候车
D.图丁所示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
20.(2021·山西平定·八年级期末)下列现象中能用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释的是( )
A. 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重新沸腾
B. 往B管中轻轻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
C. 铁轨铺在一根根枕木上
D. 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21.(2021·山西大同·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对着两张平行自由下垂的纸中间吹气,两张纸会靠在一起,下列各生活、生产实例中、设计原理与上述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压力锅 B.活塞式抽水机
C.喷雾器 D.船闸
22.(2021·山西孝义·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将乒乓球放置于吹风机出风口的正上方,球会悬在空中。若将乒乓球稍微向左或向右偏移,放手后乒乓球都会恢复到正上方,这主要可以用下列哪个知识来解释( )
A.二力平衡 B.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二、多选题
23.(2021·山西盐湖·八年级期末)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水对水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利用了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
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大
D.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三、填空题
24.(2021·山西榆次·八年级期末)为了纪念一些科学家对科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很多物理量的单位是用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如以_____命名压强的单位,以牛顿命名_____的单位。
25.(2021·山西朔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用隔板将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个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当在容器左、右两部分注入不同深度的水时(水面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橡皮膜发生了形变,形变情况是向______侧凸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6.(2021·山西大同·八年级期末)小梦、小明分别住在同一栋楼同一单元的3楼和5楼,家里浴室都装有同种淋浴头。当他们只打开冷水阀门,且将阀门调到最大,淋浴头喷水情况如图甲、乙。则图_______是小明家的淋浴头喷水情况,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7.(2021·山西平定·八年级期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穿过黄河,直通北京。工程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穿黄隧道,此穿黄隧道由于具有___________的特征,实现了渠水全程自流。和穿黄隧道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____(选填“茶壶”或“吸管”)。
28.(2021·山西灵石·八年级期末)著名的______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29.(2021·山西平定·八年级期末)用吸管吸密闭的塑料杯中的豆浆时,塑料杯变瘪了,此现象证明了_____的存在,同时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
30.(2021·山西孝义·八年级期末)如图是中国“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临床试验志愿者注射疫苗的情景,注射疫苗用的注射器吸取药液时,是利用_______把药吸取上来的;注射器的针头做的很尖,是为了增大使用时的______,以便容易刺入人体。
31.(2021·山西忻州·八年级期末)1654年5月4日,德国人奥托·格里克通过著名的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力量非常惊人,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可以支撑______m高的水柱。
32.(2021·山西·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八年级期末)高压锅容易把食物煮烂,是因为锅内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1个标准大气压,锅内水的沸点_____100℃。(填“大于”或“小于”)
33.(2021·山西·八年级期末)某学习小组利用一根细玻璃管和一个带塞子的瓶子自制了气压计,如图所示。当小伟带着自制气压计从一楼上到十楼,细管中的水柱会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理由是______。
34.(2021·山西襄汾·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河水中的漩涡,漩涡边沿水的流速相对中心处的流速较______,压强较______,从而形成压力差,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温馨提示:严禁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35.(2021·山西忻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轿车车顶的外掀式天窗若将天窗的前面关闭,后面微微向上打开,轿车行驶时,就能使车内污浊的空气被“抽出”其原理时:天窗外空气流速_____车内空气流速,天窗外空气压强_____车内空气压强(均选填“大于”或“小于”).
36.(2021·山西临汾·八年级期末)小明同学在课余时间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如图所示,他取一根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吹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7.(2021·山西侯马·八年级期末)如图装置可以研究机翼产生升力的原因。机翼模型通过支架固定在台秤上,台秤显示一定的数值,当开启电扇后,台秤的示数会变______,主要原因是机翼模型下部的压强比机翼模型上部的压强______。
38.(2021·山西榆次·八年级期末)山西的第一条地铁——太原地铁2号线于2020年10月开始试运行。如图是地铁2号线效果图,小明解释:“图中的地铁安全门可以防止乘客被卷向急驰的列车。”这是由于靠近地铁的位置空气流速______,压强______。
四、实验题
39.(2021·山西朔州·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________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________的关系;
(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
40.(2021·山西·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八年级期末)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 _____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 _____ 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 _____ ;
(3)由乙、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 _____ 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 _____ ;
(4)该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p乙_____p丁(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1.(2021·山西寿阳·八年级期末)在“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型管的两端液面的 ______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 _______ 的增加而增大.
(3)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 _________ 进行比较.
(4)已知乙图中U型管左侧液柱高为4cm,右侧液柱高为10cm,则U型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 __________ Pa(ρ水=1×103kg/m3 g=10N/kg)
42.(2021·山西交城·八年级期末)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他向图甲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______;
(2)图乙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
(3)他把探头放入水面下6cm处,探头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Pa;继续向下移动探头,会看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4)为了检验“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这一结论,他用图丙的装置,在容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起,则______侧液体的密度较大。(填“左”或“右”)
43.(2021·山西平定·八年级期末)小明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2)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水位________________,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降低而__________________.
(3)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发现玻璃管内水位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4)如果再用一根细玻璃管,水平对着图中的竖直玻璃管上端管口吹气,则竖直玻璃管中的水位将_______________.
44.(2021·山西·八年级期末)老师提供了一些器材:两张薄纸片、两个乒乓球、一根吸管、两根筷子、一个脸盆和清水。请你选用部分器材设计实验,验证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1)实验器材:______。
(2)实验过程及现象:______。
五、简答题
45.(2021·山西灵石·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天问一号搭载的火星车和其车轮的特写。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种车轮设计的适用性。
46.(2021·山西平定·八年级期末)山西的第一条地铁——太原地铁2号线将于2020年10月开始试运行。如图是地铁2号线效果图,小明解释:“图中的地铁安全门可以防止乘客被卷向急驰的列车。”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帮小明解释其中的道理。
47.(2021·山西临汾·八年级期末)父亲节,小亮同学给爸爸买了一个钢化玻璃水杯,小亮同学将水杯冲洗干净后加入适量的茶叶,再冲入半杯多开水,拧紧杯盖,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爸爸喝茶时发现杯盖难拧开,小亮同学灵机一动,将干燥的毛巾裹紧杯盖,就轻松把杯盖拧开,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分别解释杯盖原先很难拧开和后来轻松拧开的原因。
48.(2021·山西忻州·八年级期末)2021年4月24日,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揭晓,最终“祝融号”脱颖而出,为应对火星表面复杂的地形,科学家对“火星车”进行了“减肥”,使其总质量减少,并装配多个轮子,可以有效防止下陷。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其中的道理。
49.(2021·山西襄汾·八年级期末)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举行,如图所示是滑雪运动员正在训练时的场景,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滑雪运动员在滑雪时要用较宽较长的滑雪板
50.(2021·山西寿阳·八年级期末)在高速公路上,坐在行驶列车中车窗旁的小雨打开车窗玻璃时,长发被“吸”到了窗外。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一种现象。
六、计算题
51.(2021·山西高平·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留下属于中国的第一道印记。登月前,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测试月球车匀速直线行驶90m用时30min,月球车的质量为135kg,车轮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5×10-2m2,g取10N/kg。求:
(1)测试时,月球车行驶的速度;
(2)测试时,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登月后,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
52.(2021·山西灵石·八年级期末)炎热的夏天,某些城市的街道上有雾炮车在向空中喷水,它比普通洒水车的降温、净化空气的效果更好;(g取10N/kg)(雾炮车的参数如表所示)
雾炮车的部分参数
空载时质量 6000千克
最大装水质量 10000千克
满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 0.4米2
已知某古桥的桥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6×105帕,通过计算判断该雾炮车能否满载通过?
53.(2021·山西大同·八年级期末)现代工具越来越重视“人体力学”的设计,如图甲所示的电脑椅,当人向后靠时就比端坐在椅子上要舒服,如图乙、丙所示.下表中数据为重500N的人使用电脑椅时的一些参数.求:(g取10N/kg)
(1)椅子的重力;
(2)通过分析计算人端坐在椅子上时对座垫的压强,说明人“后靠”时比“端坐”时舒服的原因。
椅子的质量/kg 10
人端坐时座垫的受力面积/m2 8×10-2
人端坐在椅子上时对座垫的压力/N 320
人向后靠时对座垫的压强/Pa 2000
每个轮子的受力面积/m2 4×10-4
54.(2021·山西介休·八年级期末)如图是我市为倡导“绿色出行”提供的公共自行车,它对于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质量、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素质等都大有益处,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质量为的小华同学从家骑车匀速行驶到学校,有关数据如表:(取)
自行车自重
每个轮子与地面接触的面积
车轮直径
匀速行驶过程中的总阻力
(1)小华骑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此时该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
(2)小华在骑车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55.(2021·山西侯马·八年级期末)玉兔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和着陆器共同组成嫦娥三号探测器。玉兔号月球车设计质量140千克,能源为太阳能,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零下180摄氏度到零上150摄氏度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月球车具备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并配备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等科学探测仪器。这是玉兔号的一些资料,通过阅读,请计算玉兔号停在月球对月面的压强是放实验室对地面压强的多少倍吗?(同一物体在月球所受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篆刻刀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合题意;
B.骆驼宽大的脚掌,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C.注射器的针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合题意;
D.切菜的菜刀,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B
【详解】
A.书包带子做的宽一些,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B.切菜刀磨得锋利,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C.轨道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D.滑雪时穿上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分析】
【详解】
A.汽车行驶时,汽车和人一起运动。汽车在急刹车或者拐弯时,人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容易摔倒,所以坐稳扶好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故A正确;
B.拉环上的凹凸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B错误;
C.拉环做得比较厚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错误;
D.公交车向右急转弯时,乘客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将会向左倾倒,故D错误。
故选A。
4.A
【分析】
【详解】
A.一个鸡蛋的质量在
50g=0.05kg
左右,受到的重力为
G=mg=0.05kg×10N/kg=0.5N
故A符合题意;
B.单个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60~140nm,体积小,因而质量也非常小,远远小于5g。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
100m/s= 360km/h
而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约为100km/h。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5m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在
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分析】
【详解】
提礼盒时,由单手提单绳变为双手提双绳,这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故选B。
6.D
【详解】
菜刀的刀刃很薄,是在压力相同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使切菜变得更简单;刀柄却很宽,是在压力相同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切菜时手比较不会疼。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
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p=ρgh,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D孔水喷出速度最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A
【分析】
【详解】
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且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说明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好;用手按橡皮膜,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几乎不变,说明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故A正确;
B.U形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以它不是一个连通器,故B错误;
C.探头在水中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液体压强越大,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故C错误;
D.探头伸入水中,只改变探头方向,深度不变,故液体对探头的压强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9.D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水的深度大约和人的手掌宽度差不多,大约是10cm,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约
p=ρ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故选D。
10.D
【详解】
①容器质量相等,容器内的液体质量也相等,所以总重相等,即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F甲=F乙,故①错误;
②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图知,乙容器越往上,口径越大,所以乙中液体体积大,根据可知,乙的密度小,故ρ甲>ρ乙,故②错误;
③因为ρ甲>ρ乙,且液面相平,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故③正确;
④总重相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④正确;
故选D.
点睛:关键是判断出两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根据图可知,乙液体体积大,而两液体质量相等,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可判断密度大小,再判断其它就没有难度了.
11.A
【分析】
小球静止后,两杯子的水深不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判断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关系;
原来两杯都盛满水,杯和水的总重相同.小球放在甲杯水中漂浮,排出的水重等于小球重;小球放在乙杯水中下沉,排出的水重小于小球重;所以放入小球后甲杯重小于乙杯重;
因为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重,据此可得出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关系,进而得出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关系.
【详解】
由题知,小球静止后,两杯子的水深不变,∵p=ρgh,∴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不变;∵小球放在甲杯水中漂浮,排出的水重等于小球重,∴甲杯放入小球后,总重不变;∵小球放在乙杯水中下沉,排出的水重小于小球重,∴乙杯放入小球后,总重变大,∴放入小球后甲杯重小于乙杯重;∵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重,∴甲杯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p=F/s,∴甲杯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故选A.
12.C
【分析】
【详解】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连通器,故A不符合题意;
B.船闸的闸室和上下游构成上端口、下端连通的连通器,故B不符合题意;
C.注射器吸取药液时利用了大气压强,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
D.地漏储水杯的左右两个部分构成了上端口、下端连通的连通器进行储水堵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C
【分析】
(1)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压入嘴中。
(2)拔火罐时,罐内的气压小于罐外的大气压,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
(3)高压锅密封好,锅内气压高于外面大气压,而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高压锅内水的沸点高于100℃,高压锅与大气压无关。
(4)先赶出吸盘内的空气,使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吸盘外的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紧压在墙壁上。
【详解】
吸饮料、拔火罐、吸盘吸在墙上这三项都是利用了大气压来完成的,而高压锅是根据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来工作的。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问题,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常考题。
14.B
【详解】
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约10.13m高的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不会流出来,正是因为盆景中的水与大气相通,是大气压支持着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
故选B.
15.C
【详解】
A.吸盘要固定在墙壁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吸盘,把盘内的空气挤出,然后吸盘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墙壁上,故A项不符合题意;
B.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强,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就被压进吸管里,故B项不符合题意;
C.把药液注入肌肉,是靠活塞推进产生的压强,不是利用大气压强,故C项符合题意;
D.高度越高,气压越小,登山到达海拔较高地区时,由于外界的气压小,会使得呼吸困难,容易产生高原反应,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A
【分析】
【详解】
A.晴天大气压比阴雨天高,即阴雨天时瓶外的大气压小于晴天时瓶外的大气压,而瓶内的大气压不变,所以晴天B管液面会下降,故A正确;
B.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若将此瓶从一楼拿到十楼,外界大气压变小,而A内部气压不变,所以B管液面会上升,故B错误;
C.若再向瓶内加入一些液体,但只要瓶内与瓶外有气压差,A和B内液面就不可能相平,故C错误;
D.若在A的顶部轻轻打开一个小孔,则装置变成连通器,两液面相平,故D错误。
故选A。
17.D
【分析】
【详解】
A.皮碗对吸后很难分开,是因为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把皮碗紧紧地压在一起,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
B.玻璃瓶内的气体由于热胀冷缩后,体积减小,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的气压,鸡蛋被压进瓶内,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纸杯内灌满水,没有空气,大气压紧紧地把玻璃片压在纸杯口,纸杯内的水不会流出,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橡皮膜凸出,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不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8.B
【分析】
(1)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3)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牵引力与摩擦力平衡;
(4)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有与质量有关.
【详解】
A、汽车静止在路面上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小汽车高速行驶时,小汽车上方空气流动大于下方的空气流动,因此小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支持力和空气向上的托力的作用,因此小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故B正确;
C、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只是所受牵引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惯性只有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不是为了减小惯性,而是为了减小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故D错误.
故选B.
19.B
【分析】
【详解】
A.对着两张平行的纸吹气,两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两纸的外部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两纸受到两边向内的压力差,所以两张纸被压到一起,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故A不符合题意;
B.底部和侧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是因为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故B符合题意;
C.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所以人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外的区域候车,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相等的时间内,空气经过机翼上面的路程大于下面的路程,机翼上面的空气流速大于下面的流速,机翼上面的压强小于下面的压强,出现压强差,出现了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机翼向上的升力,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D
【详解】
A.往圆底烧瓶上浇上冷水后,瓶内水面上的空气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导致水的沸点降低,而水的实际温度仍很高,高于此时水的沸点,所以水会重新沸腾,故A不符合题意;
B.通过B管吹气时,A管上口处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杯中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沿A管上升,故B不符合题意;
C.铁轨下的枕木增大了地面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水底的压强最大,为了防止拦河坝被水冲塌,所以坝修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1.C
【分析】
【详解】
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其原理是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A.压力锅利用液体沸点和上方气压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活塞式抽水机利用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
C.空气从小孔喷出吸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管下方还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液体在大气压作用下升高而喷出,其原理是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故C符合题意;
D.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D
【分析】
【详解】
如图所示,将乒乓球放置于吹风机出风口的正上方,球会悬在空中,若将乒乓球稍微向左或向右偏移,由吹风机的作用,乒乓球靠近瓶口的右侧或左侧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乒乓球远离瓶口的左侧或右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所以乒乓球在左侧或右侧较大的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回原位置,由此可知,这主要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3.ABD
【详解】
A.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可承受更大的压强,故A正确;
B.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压强差,这样就形成了向上的升力。故B正确;
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C错误;
D.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D正确。
故选ABD。
24. 帕斯卡 力
【详解】
[1]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2]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5. 左 见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到橡皮膜位置右侧水的深度比左侧水的深度大,橡皮膜向左凸起。
[2]根据p=ρgh,因为水的密度相等,右侧水深度大,所以右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大,根据F=pS,因为受力面积相等,右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强大,所以右侧水对橡皮膜的压力大,使得橡皮膜向左侧凸起。
26. 甲 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分析】
【详解】
[1]甲图,因为小明在5楼,属于高层,高层深度小,压强小,压力小,故选甲。
[2]理由是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深度指的是最高液面到所在楼层的距离。
27. 连通器 茶壶
【分析】
【详解】
[1]此穿黄隧道具有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在水不流动时,进水口和出水口水面相平的特征,应用的是连通器原理。
[2]茶壶的壶嘴与壶身上端开口、底部相互连通,故利用的是连通器原理,吸管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工作的。
28. 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分析】
(1)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实验测定了一个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持高760mm的水银柱,即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c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详解】
[1]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中,用了16匹马才最终将抽了真空的两个半球拉开,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利用水银和细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第一次准确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29. 大气压强 形状
【详解】
用吸管吸密封塑料杯里豆浆的过程中,杯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杯被压瘪了,该现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塑料杯变瘪,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0. 大气压 压强
【分析】
【详解】
[1]注射器吸取药液时,针筒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则利用大气压可将药吸取上来。
[2]注射器针头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积以增大压强,以便于容易刺入人体。
31. 马德堡半球 10
【分析】
【详解】
[1] 1654年,当时的马德堡市长奥托●格里克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雷根斯堡(今德国雷根斯堡)进行的一项科学实验,目的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而此实验也因格里克的职衔而被称为“马德堡半球”实验。
[2]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105Pa,故可以支撑水柱的高度为
h===10m
32. 大于 大于
【详解】
[1][2]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高压锅内的气压大于一标准大气压,所以锅内沸点高于100℃,很容易把食物煮烂。
33. 上升 见解析
【分析】
【详解】
[1][2]拿着自制气压计上楼的过程中,由于高度增加,外界大气压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会进一步向外压水柱,所以玻璃管内水柱会上升。
34. 慢 大
【详解】
[1][2]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漩涡边沿水的流速相对中心处的流速较慢,压强较大,从而形成指向漩涡中心的压力差,导致周边物体易被“吸入”漩涡。
35. 大于 小于
【分析】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
【详解】
汽车开动后,车外的空气相对汽车要比车内的空气流动快,即天窗外空气流速大于车内空气流速,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天窗外空气的压强小于车内空气的压强,所以车内空气被“抽”到车外.
36. 玻璃管内液面升高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详解】
[1][2]向玻璃管上方吹气时,玻璃管口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瓶内气压大于管外气压,所以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37. 小 大
【分析】
【详解】
[1][2]由于机翼模型上方凸起下方平直,当开启电扇后,根据,上表面空气流速较大,气体的压强较小;下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形成一个向上的升力,台秤的示数会变小,主要原因是机翼模型下部的压强比机翼模型上部的压强大。
38. 大 小
【分析】
【详解】
[1][2]列车急驰而过时,被列车带动的空气速度变大,压强变小,人身后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人容易被身后的空气推向铁轨而发生危险,因此,地铁安全门可以防止乘客被卷向急驰的列车。
39. 凹陷程度 压力 压力大小 错误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详解】
(1)[1]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转换法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2]对比甲、乙两图发现,相同的两个木块,一个竖放,一个平放,海绵受到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积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可以得到: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3]分析甲、丙两图发现:海绵的受力面积相同,海绵受到的压力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故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4)[4][5]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因甲、丁两图中受力面积不同,即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他的观点是错误的。
40. 泡沫塑料凹陷程度 压力 明显 压力 不明显 等于
【详解】
(1)[1]实验中,泡沫塑料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用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
(2)[2][3]甲、乙两图,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泡沫塑料凹陷的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4][5]乙、丙两图,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泡沫塑料凹陷程度大,所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6]该同学在实验时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则在乙、丁两种情况中手里面积相同,压力相等,所以产生的压强相等.
41. 高度差 深度 乙、丙 1000
【详解】
(1)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就是靠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体现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压强越大;
(2)由图甲和图乙知道,两杯中的液体密度相同、随着金属盒所处的深度增加,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即压强越大,所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需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金属盒的方向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故应选择乙、丙两次实验进行比较;
(4)因为图乙中U形管的右侧与大气相通,所以U型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应是右侧液柱产生的,故U型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是:p=ρgh=1×103 kg/m3 ×10N/kg×0.1m=1000P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并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42. 相同或相等或相平 高度差 不漏气 600 深度 右
【详解】
(1)由图甲可知,向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根据连通器原理,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相平。
(2)[2]图乙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橡皮膜所受压强较大。
[3]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不漏气,如果装置漏气,挤压橡皮膜,U形管两边也不会出现高度差。
(3)[4]探头放入水面下6cm处,探头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0.06m=600Pa
[5]向下移动探头,看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4)[6]相同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在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橡皮膜向左侧凸起,说明橡皮膜右侧的液体压强较大,右侧液体的密度较大。
43. 往玻璃瓶内吹气 下降 增大 温度 升高
【详解】
第一空.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这时应该往玻璃瓶内吹气,这样会增大内部气压,使液柱升高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
第二空.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高度减小,大气压会增大.瓶内气压等于大气压和管内液柱产生的压强之和,所以管内水柱高度会降低;
第三空.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降低而增大;
第四空.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瓶内气体吸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压强增大,则液柱会升高,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第五空.再用一根细玻璃管,水平对着图中的竖直玻璃管上端管口吹气,此时玻璃管上端管口空气流速变大,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上端管口压强变小,在内部气压的作用下,竖直玻璃管中的水位将升高.
44. 两张薄纸片 见解析
【分析】
【详解】
(1)[1]实验器材:两张薄纸片。
(2)[2]实验过程:将两张薄纸片拿起,正对放置并悬在空中,使其平行自然下垂,然后用力向这两张纸中间吹气。
实验现象: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实验结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45.见详解
【分析】
【详解】
答:火星车车轮凹凸,增大了接触面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摩擦力,车轮不打滑;根据公式,车轮做得宽大,增大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对火星表面的压强,车轮不会陷进土里。
46.见解析
【详解】
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比内侧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及压力差,将人推向列车,易出现危险,所以地铁安全门可以防止乘客被卷向急驰的列车。
47.见解析
【分析】
【详解】
钢化玻璃水杯中装入半杯开水,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水杯内气体压强变小,使杯内外气体产生较大的压力差,杯和杯盖间的摩擦力增大,因此很难拧开;将干燥的毛巾裹紧杯盖,增大了手与杯盖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手与杯盖间的摩擦力,因此便能轻松的拧开杯盖。
48.见详解
【分析】
【详解】
“火星车”总质量减少、总重力减少,由于火星车对火星表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所以火星车对火星表面的压力减少;装配有多个轮子,可以增大对火星表面的受力面积。由可知,减少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对火星表面的压强,从而达到防止下陷的目的。
49.见解析
【分析】
【详解】
滑雪时用较宽较长的滑雪板可以增大雪地的受力面积,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对雪地的压强,从而防止人陷入雪中无法滑行,所以滑雪运动员在滑雪时要用较宽较长的滑雪板。
50.见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车疾速行驶,客车外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车内空气流动速度较小,压强大,车内的气体压强大于车外的气体压强,所以小雨的头发被“吸”到窗外。
51.(1)0.05m/s;(2)9×104Pa;(3)135kg
【详解】
(1)测试时,月球车行驶的速度
v==0.05m/s
(2)月球车受到的重力
G=mg=135kg×10N/kg=1350N
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1350N
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9×104Pa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位置无关,登月后,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不变,为135kg。
答:(1)测试时,月球车行驶的速度是0.05m/s;
(2)测试时,月球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9×104Pa;
(3)登月后,月球车在月球上的质量是135kg。
52.见详解
【分析】
【详解】
解:车满载时的总质量为
m总=m车+m水=6000kg+10000kg=1.6×104kg
车满载时的重力为
G总=m总g=1.6×104kg×10N/kg=1.6×105N
车对桥面的压力
F=G总=1.6×105N
则车满载时对古桥面的压强
p==4×105Pa<6×105Pa
答:该雾炮车能满载通过。
53.(1)100N;(2)见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表格数据可知,椅子的质量为10kg,则椅子所受的重力G椅子=m椅子g=10kg×10N/kg=100N
(2)由表格数据可知,人端坐在椅子上时座垫的受力面积S=8×10-2m2,对座垫的压力F=320N
则人端坐在椅子上时对座垫的压强p1===4000Pa
因为人“后靠”时对座垫的压强p2=2000Pa,p2<p1,即人“后靠”时对座垫的压强小于人“端坐”在椅子上时对座垫的压强,所以人“后靠”时比“端坐”时舒服.
54.(1)30N;(2)2×105Pa
【分析】
【详解】
解:(1)小华骑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故该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相等,此时该车受到的牵引力
(2)车和人的总重力
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地面受到的压力
自行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答:(1)小华骑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此时该车受到的牵引力是30N;
(2)小华在骑车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强是2×105Pa。
55.
【分析】
【详解】
解:玉兔号停放在地面和月面受力面积相同,都为S。玉兔号对地面的压力
玉兔号对地面的压强
玉兔号对月面的压力
玉兔号对月面的压强
玉兔号停放在月球对月面的压强是停放在实验室对地面压强的倍数
答:玉兔号停在月球对月面的压强是放实验室对地面压强的倍。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