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检测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压强检测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3 09:5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下物理第九章压强检测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注意事项∶试题中用到g 均取 10N/kg。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喝饮料时,嘴的“吸力”使饮料上升到口中
B.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手会感觉到痛,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要维持物体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D.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2.体育运动中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三级跳远比立定跳远跳得更远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蹦床运动员蹦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她处于平衡状态
C.掷实心球时,若球在最高点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将静止
D.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乒乓球比赛中弧旋球产生的原因之一
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B.
拿破窗锤用力敲击车窗玻璃 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C. D.
切果器的刀片很薄 图钉的尖很尖锐
4.如图1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乙,将两支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试管竖直,乙试管倾斜,静止时两试管内液面相平,液面距离桌面的高度为h,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p甲C.ρ甲>ρ乙 p甲>p乙 D.ρ甲>ρ乙 p甲=p乙
5.下列四种场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铁轨铺在枕木上,主要是减小火车对地面的压强
B.图乙:用力F压着物块静止在竖直墙上,现增大力F,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也变大
C.图丙:用手指托住乒乓球,从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同时手指移开,乒乓球不会掉
D.图丁: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玻璃管中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6.“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趋于常态化,“一盔”是指戴头盔,头盔的设计是外部材料坚硬,内部材料松软。“一带”是指车内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戴头盔会减小头部的惯性
B.戴头盔会增大撞击时头部所受压强
C.安全带设计较宽,这样可以减小对人体的压力,使人体感觉舒适
D.系安全带时可以防止汽车前方受撞时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
7.生活中有时需要利用摩擦,下面做法可以增大摩擦的是(  )
A.在椅子下装轮子 B.在滑轮间加润滑油
C.在车轮上固定防滑链 D.把刀口打磨锋利
8.如图2所示,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其中甲、乙阴影部分为等大的正方形,甲、乙的密度为ρ甲、ρ乙,对地面的压力为F甲、F乙,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 ,且,则(  )
图2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做中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沸腾知识时,小雨做了如下实验(如图3):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紧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烧瓶内的水重新沸腾,此过程中烧瓶内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气压减小,水的沸点______。
图3 图4
10.上下开口的甲、乙、丙三个容器,下端都用一重力不计的薄片,恰好盖住筒的下端,然后浸入水中,如图4所示,三个薄片的面积都相同,薄片离水面的深度也都相同,现将100g水倒入甲筒中,恰能使薄片下落,那么她将100g水分别倒入乙筒和丙筒中,则乙的薄片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下落,丙的薄片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下落。
11.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首、有事没事多喝水。如图5是席老师家里的一个饮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a、b是出水管的两端,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的a端,活塞与壶口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黄老师用力F向下压活塞,在水从a端匀速流出来(壶内水面始终高于b端)的过程中,壶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则壶内气体的压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向下压活塞的过程力F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图5 图6 图7
12.同学们在吃营养早餐时,发现吸牛奶的吸管有一端是尖的,这是通过______来增大压强;同学们喝牛奶是利用______将牛奶吸入口中的。
13.同学们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自制了一个如图6所示的气压计,瓶中装有适量的水,当他们将此气压计从山顶拿到山脚下时发现细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降低而______。
14.如图7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体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的重力为80N,甲的底面积为20cm ;若甲、乙圆柱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它们的底面积相同,并且对地面的压强也相等,则ρ甲______ρ乙;如果沿水平方向分别将甲、乙两圆柱体切去相同的高度h,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p乙、(均选填“>”、“<”或“=”)
15.如图8所示的小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车窗紧闭,当打开天窗时,天窗外空气流速大于车内空气的流速,天窗外空气的压强______车内空气的压强,所以车内空气被“抽”到车外;与此同时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______它的重力(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图8 图9 图10
16.如图9所示,轻质弹簧测力计的吊环和挂钩通过水平细线连接甲、乙两个物体,已知物体甲重5N、底面积为10cm2,物体乙重11N、底面积为30cm2,当甲、乙都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
17.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其正常蓄水的水位为175m,则深度为150m的坝底某处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轮船在通过三峡大坝时,需经过五级船闸才能完成“跳大坝”的壮举,船闸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原理。(ρ水=1×103kg/m3,g=10N/kg)
18.如图10所示,老师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玻璃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实验测得的气压值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如果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水银柱高度会___________选填“变高”、“不变”、“变低”。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 (本大题共 4 个小题,共 31 分)
19.(9分)(1).如图11所示,物块静止于斜面上,画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2).如图12所示,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
(3).空易拉罐里面放一部分水,调整后可以立于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请在图13中画出易拉罐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水平台面的压力。
图11 图12 图13
20.(8分) 如图14所示,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图14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__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
21.(7分)如图15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图15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的___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实验中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______(填写正确选项前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在步骤(4)时,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___________Pa。(ρ盐水=1.2×103kg/m3,ρ水=1.0×103kg/m3,g=10N/kg)
22.(7分)如图16所示是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图16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3)如图乙,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后,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_____;
(4)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偏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以上实验带来的误差,小明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图示丙装置,将该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与水的总质量为4.1kg;然后从烧杯中向外缓慢抽水,当抽出2.2kg水时,活塞又开始向右滑动,则活塞与注射器筒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________Pa。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 25分)
要求∶(1)语音表述简练、准确;(2)写出必要的运算和推理过程;
(3)带单位计算; (4)计算结果若有近似,均保留两位小数.
23.(8分)如图17所示为某饭店购买的送餐机器人,该机器人的质量为80kg。空载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105Pa;该机器人最多可负载20kg的重物,g取10N/kg。求:
(1)机器人所受的重力;
(2)图中机器人空载时的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3)机器人满载时对地面的压强(设接触面积未变)。
图17
24.(8分)如图18所示,盛有水的薄壁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重为1N,其底面积为3×10﹣3m2;容器内水重2N,水深0.06m。(g取10N/kg,ρ水=1.0×103kg/m3)问: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多少?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多少?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图18
25.(9分)如图19所示,实心圆柱体甲、乙的密度均为3×103 kg/m3,甲的质量为6 kg,底面积为200 cm2;乙的质量为12 kg,底面积为300 cm2。水平地面上的轻质薄壁容器丙内盛有9 cm深的水,容器上部分高度为下部分高度的五分之一,容器下底面积为1000 cm2。若把甲沿水平方向切割的高度,切割下来的部分竖直缓慢浸没在丙容器的水中,液面的上升高度与切割的高度的部分关系如图丁所示。求:
(1)圆柱体甲的体积V甲;
(2)容器丙中水的重力;
(3)若将圆柱体乙放入原装有9 cm深水的容器丙中,此时容器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图19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下物理第九章《压强》检测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B 4.C 5.B 6.D 7.C 8.D
二、填空题
9. 液化 降低
10.不会 不会
11.变大 变大
12.减小受力面积 大气压
13.降低 减小
14.> <
15.小于 小于
16.5 2000
17.1.5×106 连通器
18.小于 不变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
19.(1) (2) (3)

20.(1)泡沫的凹陷程度
(2)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甲、丙
(4)未控制压力不变
21.(1)高度差 转换法
(2)B
(3)相等
(4)变大
(5)500
22.(1)把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尽
(3)
(4)活塞与针筒壁之间存在摩擦
(5)11 9×104
四、综合题
23.
解:(1)机器人的重力
G人=m人g=80kg×10N/kg=800N
(2)空载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人=800N
机器人空载时的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3)机器人满载时对地面的压力
F′=G总=m总g=(80kg+20kg)×10N/kg=1000N
机器人满载时对地面的压强
24.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5.
解:(1)根据题意,由密度的公式可得甲的体积为
(2)根据题意,由丁图可知,时,,然后上升更快,表明其底面积减小了,所以容器下部分的高度为
所以容器中水的质量为
由重力计算公式可得容器中水的重力为
(3)根据题意,,则上部分的高度为
根据丁图可知,当,时刚好上下部分的分界线,而水上升的体积等于甲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则有
则容器丙上部分的底面积为
将乙放入丙内时,下部分装有水的体积为
所以剩余的水的体积为
而将乙放入丙内时,上部分能装的水的体积为
由于,所以上部分的水的体积为,其余溢出了,故容器丙中剩余水的总质量为
所以而将乙放入丙内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为
根据压强的公式对桌面的压强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