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2022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多选)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将A管向右倾斜待稳定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管中的水面高于B管中的水面
B.A管中的水面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
C.U形管底C点的压强不变
D.U形管底C点的压强将变小
3.装有一定量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
A.8×102Pa B.1×103Pa C.8×104Pa D.1×105Pa
4.如图,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点,它们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5.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ρ甲与乙液体的密度ρ乙大小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都有可能
6.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
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 )p乙。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8.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上压力最大的8万吨多向模锻压机锻造大型工件时,对工件的压力为8×108N,与工件的接触面积为4m2,则工件承受的压强相当于( )
A.2km高水柱产生的压强 B.4km高水柱产生的压强
C.8km高水柱产生的压强 D.20km高水柱产生的压强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9.上海长江隧桥的开通给崇明人民带来了巨大方便。其中江底隧道最深处约在水下50米,则该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帕,其表面0.1米2的面积上受到水的压力为 牛;一辆汽车从隧道中驶过,它受到水的压强为 帕。
10.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容器底部A、B、C三点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
11.小敏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乙和丙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
(1)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 (选填“好”或“差”);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2)小敏把探头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比图乙小,由此,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他的判断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接着他改变图乙中探头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3)比较图 ,得出探头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越深”或“越浅”),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在此处的压强就越 。
(4)小敏发现在同种液体中,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 。
12.如图,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装有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10﹣3m3,液体的深为0.5m,若容器重为20N、底面积为2.0×10﹣3m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5.0×103Pa.(g取10N/kg)求:
(1)液体的密度。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3)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2022年同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玻璃管下端更深,所受的液体压强更大,所以应该是下面橡皮膜向上凹得更厉害些,故A错误;
B、玻璃管下端更深,所受的液体压强更大,且下面橡皮膜向上凹得更厉害些,故B正确;
C、玻璃管水平放置在液体中,液体对两侧橡皮膜有向内的压强,所以右侧橡皮膜应该向左凹,故C错误;
D、玻璃管水平放置在液体中,两侧的橡皮膜都应向内凹,故D错误;
故选:B。
(多选)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将A管向右倾斜待稳定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管中的水面高于B管中的水面
B.A管中的水面与B管中的水面相平
C.U形管底C点的压强不变
D.U形管底C点的压强将变小
【解答】解:如图所示,U形管相当于一个连通器,由于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选项B的说法符合实际情况。
当将A管向右倾斜待稳定后,U形管中水的深度减小,因此U形管底C点的压强将变小,
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选项D的说法符合实际情况。
故选:BD。
3.装有一定量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
A.8×102Pa B.1×103Pa C.8×104Pa D.1×105Pa
【解答】解:
如图,h=8cm=0.08m,
p=ρgh=1.0×103kg/m3×10N/kg×0.08m=8×102Pa。
故选:A。
4.如图,盛有水的容器中有A、B、C三点,它们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则(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解答】解:由图知,容器内部A、B、C三点处的深度为hA=hB<hC,
水的密度一定,由公式p=ρgh可知,三点的压强关系为pa=pb<pc。
故选:D。
5.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ρ甲与乙液体的密度ρ乙大小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都有可能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两液体的深度h相同时,液体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
由p=ρgh的变形式ρ=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故A正确。
故选:A。
6.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为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
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答】解:①在容器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同种液体,观察橡皮膜产生的现象;可以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②在容器两边分别装入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若橡皮膜凹向左边,则右边液体密度大,若橡皮膜凹向右边,则左边液体密度大,因此本实验装置能大致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
③此时的橡皮膜没有处于容器的底部,所以该装置不能验证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④此装置可以在一侧倒入液体,如果橡皮膜凸出,则表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若不凸出,则表明液体对侧壁没有压强;可以探究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故选:B.
7.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 )p乙。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解答】解:由图知,V甲<V乙,
∵m甲=m乙,
∴根据公式ρ=可得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
ρ甲>ρ乙,
又∵p=ρgh,两管液面相平(液体的深度h相同),
∴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
p甲>p乙。
故选:A。
8.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上压力最大的8万吨多向模锻压机锻造大型工件时,对工件的压力为8×108N,与工件的接触面积为4m2,则工件承受的压强相当于( )
A.2km高水柱产生的压强 B.4km高水柱产生的压强
C.8km高水柱产生的压强 D.20km高水柱产生的压强
【解答】解:(1)对工件的压力为8×108N,与工件的接触面积为4m2,则工件承受的压强p1===2×108Pa;
(2)若水产生的压强p2=p1=2×108Pa,
由p=ρgh得:h===2×104m=20km;
故ABC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9.上海长江隧桥的开通给崇明人民带来了巨大方便。其中江底隧道最深处约在水下50米,则该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4.9×105 帕,其表面0.1米2的面积上受到水的压力为 4.9×104 牛;一辆汽车从隧道中驶过,它受到水的压强为 0 帕。
【解答】解:江底隧道最深处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9.8N/kg×50m=4.9×105Pa,
由p=可得,其表面0.1米2的面积上受到水的压力:
F=pS=4.9×105Pa×0.1m2=4.9×104N;
隧道内没有水,汽车从隧道中驶过时不会受到水的压强。
故答案为:4.9×105;4.9×104;0。
10.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容器底部A、B、C三点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pA<pB<pC 。
【解答】解:公式P=ρ液gh中的h(深度)是指液体与大气直接接触的液面即“自由液面“到研究点所在的水平面的距离。
由图知:hA<hB<hC,因此液体密度一定时,pA<pB<pC。
故答案为:pA<pB<pC。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
11.小敏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乙和丙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
(1)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 差 (选填“好”或“差”);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2)小敏把探头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比图乙小,由此,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他的判断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接着他改变图乙中探头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3)比较图 乙、丙 ,得出探头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越深 (选填“越深”或“越浅”),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在此处的压强就越 大 。
(4)小敏发现在同种液体中,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
【解答】解:(1)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差;
(2)把探头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由图可知,没有控制探头所在的深度相同,所以不能通过液体压强的大小来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故他的判断是错误的。
(3)研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液体密度相同,改变深度,故小敏应该比较图乙、丙;探头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大。
(4)在同种液体中,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相同,说明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故答案为:(1)差;(2)错误;(3)乙、丙;越深;大;(4)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2.如图,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装有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10﹣3m3,液体的深为0.5m,若容器重为20N、底面积为2.0×10﹣3m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5.0×103Pa.(g取10N/kg)求:
(1)液体的密度。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3)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解:(1)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变形得:
液体的密度:ρ===1000kg/m3;
(2)由p=可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5×103Pa×2×10﹣3m2=10N;
(3)由ρ=可得,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m液=ρV=1000kg/m3×2.0×10﹣3m3=2kg;
液体的重力为:
G液=m液g=2kg×10N/kg=20N;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F′=G容+G液=20N+20N=40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2×104Pa;
答:(1)液体的密度为1000kg/m3。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0N。
(3)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104Pa。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