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02 21:2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食盐水倒出一半后浓度降低
B.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升温会减小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D.蔗糖可以无限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牛奶B. 酱油C. 蒸馏水D. 葡萄酒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B. 草木灰与氯化铵混合施肥
C. 洗洁精能除去餐具的油污D. 回收地沟油,用作食用油
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在t2℃时,a、b两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仍为饱和溶液
D.t1℃时,a的饱和溶液60 g中含有溶剂50 g
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C
B.A中混有少量B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C.t1℃时,25gA物质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5g溶液
D.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A>B>C
6.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燃烧都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7.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大
D.一定温度下某溶液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8.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活性炭用作冰箱除味剂——活性炭疏松多孔
C.海水晒盐——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
D.铝作远距离高压输电线——铝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
9.下列化学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
A. 小明用木炭代替红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B. 小颖用锌、铁、铜和稀盐酸确定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C. 小聪在20 ℃配制36%的氯化钠溶液(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
D. 小青将过量的木炭粉和少量氧化铜粉的混合物置于蒸发皿里加强热,得到纯净的铜
10.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B. 溶剂的质量C. 溶液的质量D. 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
11.如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t1℃时,将40gX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90g
B.将t3℃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Y>X>Z
C.若X中混有少量Y时,最好采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X
D.t1℃时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Y=Z>X
二、简答题
12.实验室有一瓶浓硫酸,瓶上标签内容如图所示,请你根据标签上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用500 mL浓硫酸可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________g;
(2)利用刚配制好的硫酸测定某二价金属(M)的纯度,取6 g该不纯金属粉未(所含有的杂质不与酸和水反应);再取刚配好的溶液98 g,混合至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干。得到粉末状固体质量为24.0 g。
①金属M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已知条件求解反应生成氢气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
③金属M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④该金属的纯度为________;
⑤若反应后的溶液只含有一种溶质,向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加入141.6 g水,则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简要列出计算过程)。
13.实验室欲从一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分离出硝酸钾晶体,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其中①点代表了90 ℃时100 g水中溶解了109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读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现将温度由90 ℃降至60 ℃,①点向左平移至②点,在此转化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继续将温度由60 ℃降至40 ℃,此时②点怎么移动?________,烧杯中有________g硝酸钾晶体析出,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三、实验题
14.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60g,有以下操作。
(1)在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是什么?(答一条即可)________。
15.实验室欲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NaOH,易吸收的水分—潮解)。配置步骤为:
(1)计算:需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g,水_______ml(水的密度是1g/cm3)
(2)称量: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若所用玻璃仪器的质量是12.4g,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该玻璃仪器应放在_____盘(填“左”或“右”),在下表所列砝码中,选出所需砝码______:
砝码/g 100 50 20 20 10 5
打“√”表示选用
并在下列标尺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溶解: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用_____搅拌,使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冷却到室温。
把配好的溶液装瓶、贴标签,放入试剂柜中。
(4)误差分析:在配制该溶液时,量取水时仰视读取数值,称量固体时物与码又放反了,结果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四、计算题
16.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称取12 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
(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计算该样品中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3)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C 6.A 7.D 8.D 9.B 10.A 11.A
12.(1)1840 (2)M+H2SO4===MSO4+H2↑ 98∶2=(98 g×20%)∶x Mg 8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
13.(1)减小 不变 (2)沿曲线下移至③处 45 39%
14.(1)搅拌,加速溶解
(2)量水时,仰视读数(或称量固体时,砝码和固体放反了或清洗烧杯,烧杯中有少量的水残留)
15.(1) 20 480
(2) 烧杯(或表面皿) 左 选20g和10g的砝码 A
(3)玻璃棒
(4)偏小
16.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污染物的含量,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废水3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CuSO4由______元素组成;
(2)CuSO4中Cu、S、O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
(3)300g该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