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1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件(1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3 15:1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周恩来在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上讲话时,竟推开了讲稿,对着话筒大声说:"在座的谁是魏巍同志,今天来了没有 请站起来,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这时,全场都望着从座位上站立起来的魏巍,热烈鼓掌),我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个'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
新课导入
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通讯。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全面反映事物本质的特点。
2.体会、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生动形象的进行报道的方法。
3. 学习志愿军,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走进作者
魏巍(1920年3月6日-2008年8月24日),本名魏鸿杰,笔名魏巍、红杨树,当代作家、诗人 。
1920年3月6日,出生于河南郑州。1942年,创作长诗《黎明的风景》 。1938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反响。1952年,完成中篇小说《长空怒风》。1956年,完成电影小说《红色的风暴》 。1978年,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东方》。1982年,凭借《东方》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8月24日,因病于北京逝世。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东方》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
写作背景
本文是建国初期一篇影响很大,传诵广泛的优秀通讯。写的是1950-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最艰苦阶段,志愿军战士英勇反击美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由于领土争端,爆发了朝鲜战争。9月中旬美帝国主义纠集联合国部队,直扑我鸭绿江边。10月25日我国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作者在受排遣去朝鲜进行战俘的采访工作,工作结束后没有立即回国,而是上了前线。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他亲眼看见了战士们杀敌的无畏;亲身感受了敌人巨炮的轰鸣,我们多少战士被这百倍于惊雷的爆炸声震聋。他踏过被炮弹深翻过的阵地,他手握过鲜血浸透的泥土。前线这3个月,他终生难忘。
从朝鲜回来是1951年的2月了,此时已调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前方将士那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强烈地震撼着他,他急切地想让祖国人民了解自己的儿女,是怎样的英勇,是怎样的顽强。我们眼前这平平常常的一切,都是他们鲜血的代价,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题目不是硬想出来的,而是在朝鲜战场上激动的情况下从心里跳出来的。
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通讯
特点:(1)严格的真实性。(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4)描写的形象性。
坚韧
山岗
短褂
豁亮
犁耙
军隅
生字词
rèn
gǎng
guà
lí pá

huò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1-3)从切身感受提出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高度赞扬他们的崇高精神。
二(4-14)选用三个典型事例,具体说明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三(15)发出热爱志愿军战士的号召,再次强调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深入研读
1.第一段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
以抒情为主。作者以无比激动的心情,抒发了在朝鲜战场上的感受。
2.第二段设问的目的是什么?
表明作者的观点,引起读者的注意。
深入研读
3.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概括了志愿军战士的特点?
四个方面
意志
品质
胸怀
气质
纯洁 高尚
坚韧 刚强
淳朴 谦逊
美丽 宽广
深入研读
4.快速浏览第二部分,说一说志愿军的可爱是通过哪三个事例表现出来的?
松骨峰战斗 火中救朝鲜小孩 战士三问答
5.松骨峰战斗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在战斗中至死不渝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深入研读
6.火中救朝鲜小孩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7.战士三问答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互帮互助、平等待人的国际主义精神精神。
志愿为祖国战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深入研读
8.作者所选取的三个事例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整?
不可调整。
打击侵略者,援朝卫国是志愿军首要的、最重大的任务,也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一,故事①应当先写。故事②写对朝鲜人民的爱,这既是志愿军最可爱的原因之二,又是对故事①的补充:对敌“狠”,是因为对朝鲜人民的爱(如马玉祥请调步兵连的情节),因此救小孩故事应放在第二。防空洞访谈的故事揭示了对敌“狠”,对朝鲜人民“爱”的根本原因,即来源于深厚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故事应放在最后。
深入研读
9.第三个小故事里,还连续写了一位战士的三次“笑”,试对每次笑的内涵加以分析。
第一次“笑”是在“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之后,他的答话即是这“笑”的注脚。这“笑”,是他感到“光荣”的集中体现,是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人民而甘心吃苦、以苦为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开出灿烂之花。
第二次“笑”是在“我”问“你想不想祖国”之后,这“笑”的内涵同样蕴含在答话之中,既表现了对祖国炽热的爱恋之情,又有对祖国人民的无限忠诚,决心完成人民交付的光荣使命的高度责任感。
第三次“笑”是在“我”问他“有什么要求”之后,从答话可知,这“笑”充满了夺取抗美援朝彻底胜利的信心。
深入研读
10.齐读最后一个部分,思考它和开头有何关系?
首尾都强调“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在内容上两者遥相呼应,首位呼应“朋友们”,表现出一种对志愿军战士的特殊情感。
写作特色
1.主题鲜明,选材典型
2.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3.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以记叙为主中穿插这议论、抒情。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三个典型事例,赞美了了战士们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深刻地告诉人们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