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梅兰芳
蓄须
四年级语文上册
思考
梅兰芳是谁?
你知道什么是京剧吗?
本课学习
生词
课文
课文赏析
句子赏析
生词
蓄 迫 租 纠
xù
pò
zū
jiū
缠 邀 扰 拒
yāo
rǎo
jù
chán
签 订 宁 要
qiān
nìnɡ
yāo
dìnɡ
妄 港 沦 陷
wànɡ
ɡǎnɡ
lún
xiàn
抵 侵 略 圣
dǐ
qīn
lüè
shènɡ
斩 绽
zhǎn
zhàn
生
词
训
练
1.给下列字词中带点的字注音。
被迫 ( )
纠缠 ( )
省略 ( )
沦陷 ( )
.
.
.
.
生
词
训
练
2.解释下列成语。
斩钉截铁:
干干净净:
闻名世界:
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意思是没有尘土、杂质等。
指事物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在世界上很出名的意思。
课 文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dàn)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梅兰芳被迫(pò)藏身租(zū)界,以躲避日本人的纠(jiū)缠(chán)。1938年底,有人邀请他去香港(ɡǎnɡ)演戏。演出结束后,梅兰芳在香港住了下来,深居简出,不再登台。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一个艺术大师就用这种方式坚持着对艺术的追求。
课 文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dǐ)抗来自侵(qīn)略(lüè)者随时随地的骚扰(rǎo)。拒(jù)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kān)其扰,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课 文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 卖掉北京的房子。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有的甚至说,只要签(qiān)订(dìnɡ)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他宁(nìnɡ)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课 文
一次,日本侵略军要庆祝“大东亚圣(shènɡ)战”,要(yāo)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zhǎn)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但是,拒绝演出总得要想出个办法啊。
课 文
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发高烧。
课 文
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专门派了一个军医来检查。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 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zhàn),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wànɡ)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幻灯片 3
课 文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澜,又名鹤鸣,艺名兰芳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1岁登台。 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狱鸳鸯》《思凡》等出戏。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并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课文赏析幻灯片 3
阅读全文,本文一共有几段?可分为几个部分?概括每部分内容。
9段
4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日本人三番五次邀请梅兰芳登台唱戏,梅兰芳以民族大义为重,义正言辞的拒绝。
第二部分描写来到香港,为了守住民族气节,梅兰芳依然拒绝日本人的邀请。
第三部分描写香港沦陷后,梅兰芳为了找到不为日本人演出的借口,蓄上胡子,表示不再从事艺术。后来,不惜注射药物来证明自己的爱国立场。
第四部分描写梅兰芳用他坚韧和爱国的气节成功等到抗战胜利。
句子赏析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
作者为何强调梅兰芳有几年是留着胡须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引出下文
说明留胡须那几年不同寻常的经历。
句子赏析
怕被侵略者发现
表达了梅兰芳对于戏曲的痴迷。
梅兰芳为什么要“关紧窗门,拉上窗帘,细声吟唱”?
“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一个艺术大师就用这种方式坚持着对艺术的追求。”
句子赏析
“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这是什么描写?表达了什么?
侧面描写
表现了梅兰芳艺术水平高超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