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化学
人教版(2024)
九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02 22:59:08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向小试管内的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型管中液面a降b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蔗糖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食盐
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t2℃时,分别取含水100g的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降温至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2
B.降温过程中,所得溶液质量甲始终大于乙
C.在t1℃时,甲、乙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降温至0℃时,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一定为甲小于乙
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消防队员利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的依据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利用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
C.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延长保质期,利用的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D.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涤剂在水中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4.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C
B.欲除去A中含有的少量B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
C.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5
D.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C=A
5.下列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NaCl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KCl KClO3 加入少量MnO2,加热
D NaCl KNO3 加入足量的水,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6.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有
①长期放置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②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③炒菜时,油锅内着火,立即加入青菜灭火④自然界中,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⑤铝的使用比铁和铜晚的多,是因为铝不如铜和铁活泼⑥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它们的原子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⑦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⑧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⑨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⑩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有可能是混合物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将4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
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D.将20℃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75%的医用酒精溶液的溶质是酒精
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D.水是所有物质的溶剂
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物质是易溶物质
B.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丙物质的方法
D.若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则析出晶体质量关系是甲>乙>丙
10.区别下列各组物质,试剂或操作选择不当的是
物质 试剂或操作
A CO和CH4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B NaOH和NH4NO3 水
C 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
D 黄铜和铜 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A.A B.B C.C D.D
1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种溶质 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是质量分数最大的溶液 D.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解度减小
二、简答题
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___。
(2)A、B两种物质在____℃时溶解度相同。
(3)若A中含有少量的B,提纯A可采用___的方法。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
A t2℃时,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少的是C
B 用B的饱和溶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C t2℃时,向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A,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B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
E 将A、B的溶液降温到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3.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在实验室里,常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加快反应速率。
(2)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三、推断题
14.图中,甲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乙是最常见的溶剂,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甲的化学式 ________ .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丙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 .
15.已知A、B、C、D、E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且 A、B、C、D、E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B、E为黑色固体。A和B混合生成C和D,且B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E在C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推断:
(1)写出D的化学式 ;
(2)写出C与E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写出D转化为C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
(3)A物质可发生分解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画出丙的微粒图示。
(4)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良好),将液体滴入瓶中,关闭活塞。请根据表中现象,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并从上述物质中选择。
现象 物质 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不恢复原状
固体
液体
四、实验题
16.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和人类的生产、科研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以下有关溶液的实验探究:
(1)甲同学进行了“物质溶解时温度变化”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相同的试管,分别注入10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C,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固体各2.0g,充分振荡。测得其中一种物质水溶液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该曲线图描述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该物质溶解时温度变化的解释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质分子(或离子)在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时,只放出热量
B.溶质分子(或离子)在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时,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放出的热量
(2)乙同学从冰箱中取出含有蔗糖晶体的溶液A,放置一段时间后,晶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如图所示,一定处于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_,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溶液是___________(填字母)。
(3)丙同学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NaC1溶液,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计算:配制上述溶液时,需氯化钠___________g,水___________mL,(水的密度是1.0g/mL)
②称量:在称量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左,此时他应___________(填字母)。
A.增加适量氯化钠 B.减少适量氯化钠
C.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D.增加砝码质量
③溶解:溶解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④存放: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⑤反思:在配制过程中,导致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D.配好的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出
1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_______g,水_________g,应选量筒的规格为_________(“10”“50”“100”“500”)mL。
(3)称量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填序号)。
A.增加适量砝码或移动游码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时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使用了游码)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五、计算题
18.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钙元素,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此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若向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 10.8g 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从四只烧杯中依次蒸发10g水时,B烧杯中结晶析出3g固体物质、C烧杯中沉积了8g该物质,计算;
(1)D烧杯中将沉积__________g该固体物质?
(2)计算B烧杯结晶析出3g固体物质后形成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20.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现取12g贝壳逐渐加入10%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假设贝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100g(至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至0.1%)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B 6.B 7.A 8.B 9.B 10.A 11.B
12. 40g t1 降温结晶 BD
13.(1)溶液中反应物接触面积大,能充分反应,故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可加快反应速率
(2)汽油能去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滴,洗涤剂能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
14. CH4 CO2+Ca(OH)2=CaCO3↓+H2O 灭火
15.(1)H2O
(2)碳+氧气二氧化碳 水氢气+氧气
(3)
(4)
现象 物质 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不恢复原状
固体 二氧化锰
液体 过氧化氢
16.(1) NaOH B
(2) A B
(3) 7.5 42.5 B 加速溶解 BC
17.(1)量筒
(2) 2.5 47.5 50
(3)B
(4)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5)AB
18.(1)
(2)80%
(3)10%
19.(1)13
(2)解:由图示可知,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5g固体,也就是5g溶质可以使10g水达到饱和状态;同温、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B烧杯结晶析出3g固体物质后形成溶液为饱和溶液,则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为 。
20.(1)HCl、CaCl2
(2)设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 1 金属材料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实验活动 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 化学肥料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