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六年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教案
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的圆柱和圆锥、图形的运动知识,能熟练计算圆柱表面积和体积,以及圆锥的体积,会用图形的变换方式设计图形。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比例尺、正比和反比例的意义,并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前四个单元所学知识,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 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复习、整理、归纳练习,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难点 难点 引导学生整理归纳所学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突破 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前几个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教法 采用问题归纳法、练习法、自学辅导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学法 运用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法等方法,归纳知识,完成练习。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 稿纸。
教学过程
环节 策略要领 设计说明
教师 学生
复习引入 1.谁能把这半学期学习的内容回忆一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圆柱和圆锥、比例、图形的运动、正比例和反比例。 2.师: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同学们都掌握了吗?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一起来复习、巩固一下这些知识。(板书:整理与复习) 回忆各单元所学的内容。 通过谈话让学生回忆前所学的内容,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知识整理 (一)回顾整理“我学到了什么”。 1.请同学们回忆各单元的知识点,并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2.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的图表。 要求学生观察每幅图表,学习别人归纳知识点的方法。 3.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好,在稿纸上用网络图或表格等形式表示出来,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指名汇报。让学生根据整理的内容汇报本学期已学的知识,并用投影仪展示学生整理的网络图或表格等。 (二)总结“我的成长足迹”。 1.想一想,你觉得这段时间学习的哪些知识比较有意思?要求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并指名汇报。 2.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1)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交流。 (2)教师到各小组听听学生的交流情况。 (3)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 3.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先回忆,再交流。 (2)自由举手发言。 (三)质疑“我提出的问题”。 1.想一想,在学过的这几个单元里,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2.引导学生先独立想一想,找一找。再在小组里提出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3.全班共同解决其他学生所提出的难题。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 教师可适当地引导解说,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网络的建构。 回忆好的学习方法,并与同伴交流。 观察教材中的图表。 画网络图或表格,并小组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整理进行汇报。 思考学过的知识,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小组里互相交流。 思考学会了哪些知识,选择重点,在小组里交流。选派代表汇报。 回忆学过的这几个单元里不懂的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难题。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知识,让学生 把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帮助学生理清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总结前几个单元觉得有意思知识、学会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感受数 学知识的趣味性,体会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解决,弥补了教学中的不足,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更深一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巩固训练 1.完成教材第60页“巩固应用”第2题。 (1)请同学们自主完成表格的填写。 (2)同桌互查,并订正。 2.完成教材第60页“巩固应用”第5题。 (1)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第5题。 (2)完成后,小组交流,说说出解题方法。 (3)指名回答,集体正。 3.完成教材第61页“巩固应用”第7题。 (1)请同学们审清题意后,写出比例,并解比例,求出x和y的值。 (2)小组交流,看看写出的比例有什么不同。 (3)求出的x和y的值相同吗?为什么? 4.完成教材第62页“巩固应用”第13题。 (1)请同学们根据题目要求,独立画一画。 (2)要求学生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作品。 (3)选出画得较好的作品,全班展示。 学生填写表格后,互相检查,并订正错误。 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后,交流解法,并汇报。 写比例,并解比例。 汇报:求出的x和y的值是相同的。 学生根据要求画图。小组展示交流。 选择巩固应用中典型的 习题让学生完成,达到学以致用,巩固所学知 识的目的。
归纳小结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想一想,归纳一下,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2.课后完成“巩固应用”中的其他习题。 学生回忆并汇报本学期所学的新知以及在本节课整理与复习中的收获。 通过小结,让学生养成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的习惯,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1.圆柱和圆锥 : 表面积和体积 2.比例: 基本性质、比例尺、图像的放大和缩小 3.图形的运动: 旋转、平移、轴对称 4.正比例和反比例: 意义、正比例图像
教材答案 教材第60~62页“巩固应用” 1.略 2.第一行:188.4 213.52 188.4 62.8 第二行:753.6 979.68 2260.8 753.6 3.(1)x3.14x(6÷2)2x1.2=11.304(㎡) (2)11.304x800=9043.2(kg) 4.2x3.14x5x80x20=50240(c㎡) 5.(1)2x3.14x3x3x2+3.14x32x2=169.56(d㎡) (2)3.14x3x3x2=169.56(dm3)=169.56(升) 6.(1)x3.14x(2÷2)2x3=3.14(c㎡) (2)x3.14x(6÷2)2x9-x3.14x1.52x(9-4.5)=74.1825(c㎡) 7.x:12=12:18 x=8 12:18=18:y y=27 8.x=0.48 x= x=9.6 9.(1)长:12x200=2400(cm) 2400cm=24m 宽:10x200=2000(cm) 2000cm=20m 高:2x200=400(cm) 400cm=4m (2)24x20=480(㎡) 10.(1)成反比例(2)成正比例(3)不成比例 11.表格中数字分别是:3 4 2 12 8 24 参与分糖的人数与每人分到糖的数量成反比例 12.(1)8 16 24 32 40 (2)略 (3)80%x 成正比例 现价与原价是两个相关联的量,现价随原价的变化而变化,而且现价与原价的比值是一定的。 13~1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