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2.1.1减数分裂课件(1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2.1.1减数分裂课件(1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03 21:5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4张PPT)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
在腐烂的水果周围常可看到飞舞的果蝇。果蝇的生长周期短,繁殖快,染色体少且容易观察,是遗传学上常用的材料。
1.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2.配子染色体是由体细胞每对染色体中分别取出一条组成的;


体细胞
配子
配子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差别?
讨论:
情景问题一:
配子可以通过有丝分裂来产生吗?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平均分配,移向两极
出现核仁、核膜,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
温故知新:有丝分裂过程
染色体
亲代细胞
子代细胞
复制
平均分配
配子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呢?
减数分裂
  早在100多年前魏斯曼就预测: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这个天才的预见被其他科学家通过显微镜观察所证实
(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概念: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
特点:
结果:
原始生殖细胞(性原细胞)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生殖细胞(配子)
精子
卵细胞
减数分裂
时期:
对象:
问题一、减数分裂概念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全过程
四分体
特 征
联 会
问题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起点:
睾丸的曲细精管
精原细胞
位置:
性质:
体细胞
特性: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更多精原细胞
精子
人的睾丸和精子示意图
曲细精管
内含大量精原细胞
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相同
重要特征:
结果:
产生染色单体;
DNA数加倍;
染色体数不变。
(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染色体复制
细胞适度生长
染色体:4→4
DNA:4→8
染色单体:0→8
初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特征同有丝分裂间期
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________的____________构成,并由同一个________连接;
此时的染色体呈________的状态;
完全相同
姐妹染色单体
着丝粒
染色质丝
(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
重要特征:
联会
四分体
交叉互换
区别有丝分裂前期:
减数分裂Ⅰ
染色体:4→4
DNA:8→8
染色单体:8→8
前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自己画出有丝分裂前期图
判断:⑴上面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它们分别是 。
同源染色体:
三个要素
1
2
3
4
2、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X、Y除外
3、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1、在减数分裂时,能两两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一般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2
1和3、1和4、2和3、2和4
1和2、3 和4
⑵哪几条是非同源染色体? 。
(3)a与a′是什么关系? 。
(4)a与b′是什么关系? 。
姐妹染色单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
思考:体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如:果蝇4对=8条
Y染色体大
人体23对=46条
X
Y
X染色体大
14
经整理后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下列几组染色体中,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是( )
A B C D E
DE
下图中有同源染色体吗?
有,2对
没有
有,2对
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 = 对同源染色体
= 条染色体 = 条染色单体 = 个DNA
1
2
4
4
1
2
3
4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对同源染色体
个四分体
个DNA分子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对同源染色体
个四分体
个DNA分子
4
0
2
4
4
8
2
2
8
0
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交叉互换:
交叉互换照片
交叉互换示意图
属于姐妹染色单体的是:
属于非姐妹染色单体的是:
1和2 3和4
1和3 1和4
2和3 2和4
同源染色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3
4
1
2
可发生基因重组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交叉互换使同源染
色体的两条非姐妹
染色单体发生遗传
物质的部分交换
1 2 3 4
【检测】1.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在四分体时期,每个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依次为 (   )
A. 23对、46条、92条 B. 23对、23个、92条
C. 46个、46个、92个 D. 46个、23个、46个
B
2.下列各项肯定不是同源染色体的是( )
A.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A
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中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区别有丝分裂中期:
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
染色体:4→4
DNA:8→8
染色单体:8→8
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后期
区别有丝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染色体:4→4
DNA:8→8
染色单体:8→8
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着丝粒不分裂!!!!
特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初级精母细胞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会有哪些情况呢?
1 3
2 4
初级精母细胞

1 3
2 4
1 4
2 3
组合一
自由组合
A B
a b
A b
a B
组合二
组合三
组合四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减Ⅰ后期
末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末期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区别于有丝分裂末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Ⅰ
染色体:4→2
DNA:8→4
染色单体:8→4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_____________;
减数分裂Ⅰ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间期
精原
细胞
初级精
母细胞
分裂期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
复制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染色体数目减半
(2)染色体不再复制。
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之间
(1)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很短,
注意:
说明:
减数分裂Ⅱ中染色体行为同有丝分裂,只是细胞中已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已经减半
减数分裂Ⅱ(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次级精母细胞
区别于有丝分裂前期:
染色体:2→2
DNA:4→4
染色单体:4→4
非同源染色体
次级精母细胞
区别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分裂Ⅱ(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一板两清(形定数晰赤道齐)
染色体:2→2
DNA:4→4
染色单体:4→4
次级精母细胞
区别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分裂Ⅱ(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
一分为二,一离,一变,一加倍 (粒裂数增均两极)
染色体:2→4
DNA:4→4
染色单体:4→0
特别注意:
2、染色体数暂时加倍,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染色体数
1、减数分裂Ⅱ后期着
丝点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Ⅱ(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
4个精细胞
区别于有丝分裂结束:
减数分裂Ⅱ(减数第二次分裂) 末期
两消两现(反前)
染色体:4→2
DNA:4→2
染色单体:0→0
注意:若无交叉互换,四个精细胞两两相同
4个精细胞
特点: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
1
2
3
4
思考:
1、细胞1和2中,细胞3和4中染色体什么关系?
2、细胞1、2和细胞3、4中染色体什么关系?
归纳:减数分裂Ⅱ的主要特征: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细胞两极。
减数分裂Ⅱ与有丝分裂有什么异同点?
减数分裂Ⅱ中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有同源染色体.
精细胞
精子
精细胞变形成精子
减数分裂后,精细胞经过复杂的变形才能形成精子。
精子分为头部和尾部,头部有细胞核,尾长,能够摆动。
变形不属于减数分裂的过程
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
4个精细胞
4个精子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
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级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变形
归纳总结
间期
同有丝分裂
同有丝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的形成过程:
复制
生长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
变形
1个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1个
2个
4个
4个
思考: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是__ ___________。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同源染色体分离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减数第一次分裂
及时练(说出时期名称和细胞名称)
减数分裂Ⅰ前期
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Ⅰ后期
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Ⅱ前期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Ⅱ末期
精细胞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S期之前)
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Ⅱ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Ⅱ中期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Ⅰ中期
初级精母细胞
A
B
C
D
E
F
G
H
I
排列次序
GCHEAFDBI
卵巢
1、场所: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
卵泡
卵细胞的扫描电镜照片
(150倍)
哺乳动物的卵细胞在卵巢中形成。卵巢中有许多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泡。卵泡中央的一个细胞会发育成卵细胞。
精原细胞
精子
卵原细胞
卵细胞
比较
极体
极体
不均等分裂
均等分裂
次级卵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不同点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分裂场所
分裂过程
分裂结果
睾丸
卵巢
细胞质均等分裂
有变形期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无变形期
形成4个2种精子
形成1个卵细
胞和3个极体
(退化消失)
相同点:
染色体、DNA分子变化完全相同。
比较
三、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的变化(关键是推算体细胞的染色体数)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
DNA数
染色单体数
同源染色体对数
2N
2N
2N
2N
N
N
N
N
2N
2a 4a
4a
4a
4a
2a
2a
2a
2a
a
0 4N
4N
4N
4N
2N
2N
2N
0
0
N
N
N
N
0
0
0
0
0
次级精母细胞
2n
4n
精原细胞
DNA 变 化 曲 线
初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2N
4N
DNA变 化 曲 线
间期







2n
4n
染 色 体 变 化 曲 线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2N
4N
染 色 体 变 化 曲 线
间期







2n
4n
染色单体变化曲线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2N
4N
染色单体变化曲线
间期







1
2
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
次级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精子细胞
3
4
G1 S G2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1→0.5 0.5 0.5 0.5 0.5 0.5 0.5 1 1 1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1
减数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DNA 比值的变化
2n
4n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减Ⅰ
减Ⅱ
2n
4n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染色体与DNA曲线图的比较

减Ⅰ
减Ⅱ
2n
4n
2n
4n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
DNA
染色体
染色体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课堂检测
1.下列是一种生物的两个细胞,已知该生
物体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各
细胞的名称是什么?
2、下列选项属于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共同点的是
A.都有联会现象 B.都有一次染色体的复制
C都只有一次细胞分裂D.都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
3、某动物的卵原细胞有6条染色体,在初级卵母细胞中出现的着丝粒数和四分体数分别为( )
A.6和12 B.6和3
C.12和6 D.12和12
B
4.如图是某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____细胞的形成过程,是在动物的______中形成的。
(2)图中的③表示______(细胞),图中的⑤表示_________细胞。
(3)图中的①所示的一个细胞能够形成___个⑦所示的细胞。

卵巢
极体
次级卵母
1
填空题:
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分析:
(1)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是( ),后期的着丝点数是( )。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数是( ),染色单体数是( )
(3)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是( ),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染色体数是( )
24
48
48
24
48
24
12
根据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变化, 回答下列过程各发生的时期:
1.染色体复制发生在:
2.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
3.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4.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5. DNA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Ⅰ前的间期
减Ⅰ前期
减Ⅰ后期
减Ⅰ分裂完成时
减Ⅰ分裂完成时
减II分裂完成时
归纳:减数分裂的过程
复制
交叉互换
减数分裂Ⅱ
减数分裂Ⅰ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精(卵)细胞(或极体)
4个精细胞,2种类型
发生互换
4个精细胞,4种类型
不发生交叉互换
互换对配子种类的影响
环境影响减数分裂
气温过低影响水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进而影响水稻花粉的数量和治疗吸烟会影响男性精子的数量和质量。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前期 染色体散乱在中央,有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 染色体散乱分布,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 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 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与有丝分裂相同,但无同源染色体
后期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有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细胞两极 与有丝分裂相同,但无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四、图形辨析(有丝分裂、减书分裂Ⅰ、减数分裂Ⅱ)
二看
有无同源染色体
无:
三看
染色体的行为

一看
染色体数目
奇数:
偶数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Ⅰ
无联会:
有联会:
有丝
后期看一极
四看
胞质分裂
不均等:
均等:
一定是卵细胞形成过程
有丝或第一极体
一看
着丝粒是否分裂


二看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后期图的判断(二看)
作业
减Ⅱ前
减Ⅱ前期
减Ⅰ前期
有丝分裂
前期
有丝分裂中期
减Ⅱ中
减Ⅰ后
减Ⅱ后
有丝后
减Ⅱ后
减Ⅱ末
减Ⅰ中
减Ⅰ后
减Ⅱ后
减Ⅱ后
有丝后
减Ⅰ后
有丝分裂中期
减Ⅱ后
指出下列图中哪些存在着同源染色体
BDF
A:减Ⅱ前期
B:有丝分裂后期
D:减Ⅰ中期
C:减Ⅱ后期
F:有丝分裂中期
E:减Ⅱ中期
判断下列细胞分别属于何种分裂的什么时期,形成的子细胞是什么?
甲: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__期,子细胞为___________
减数第一次

次级精母细胞
乙: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__期,子细胞为___________
减数第二次

精细胞或极体
丙: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__期,子细胞为___________
有 丝

体细胞
丁:细胞处于__________分裂的__期,子细胞为___________
减数第二次

卵细胞和极体
图示为 细胞。图中共有 条染色体, 个DNA, 对同源染色体, 个染色单体。 图示细胞的生物,体细胞有 条染色体。
次极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4
4
0
0
4
93
减数第一次分裂
染色体复制
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减数分裂Ⅰ后异常: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五、分裂异常造成的后果
减数第一次分裂
染色体复制
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减数分裂Ⅱ后异常: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绘图
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
绘出减数分裂全过程,显示出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结果
绘出减数分裂全过程,显示出没有交叉互换和有交叉互换的不同的结果
“同”为同一“次”
“同”为同一“次”
“补”为同一“初”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六、同一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细胞分析:
相同
相同
互补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例1、如果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 ( )
A
例2、如图是某生物的精细胞,据图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② B、③⑤ C、②④ D、①④
C
例3、下图中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 )
A.①②B.①④ C.①③D.②④
C
例4、下图是某生物的精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A
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实验步骤
1.实验原理
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 的变化,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形态
位置
数目
实验流程
(1)装片的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显微观察
探讨:能否在一个装片中观察到精原细胞持续性的变化?
探讨:观察减数分裂实验为什么不选择雌性个体?
思考:
1.为什么选蝗虫精母细胞作为观察材料?
2.视野中的细胞减数分裂是动态变化的吗?能观察到不同时期的细胞吗?
染色体数目较少,染色体较大,易于观察。
细胞已被杀死固定,不可能动态变化;
但不同细胞被固定在不同时期,因此可观察到各时期的染色体形态。
3、观察减数分裂实验为什么不选择雌性个体?
1.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量
2.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受精作用
父亲体内的精原细胞,染色体相同,母亲体内的卵原细胞,染色体也相同。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
现象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疑问
为什么会这样呢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目的要求:
(一)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及其特点的认识。
(二)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三)领悟减数分裂的意义。
每对染色体大小形态要相同,模拟同源染色体
(一)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主要行为的变化
方法步骤:
1.制作染色体:
用两种颜色的橡皮泥制作两对大小不同染色体,如右图
注意:
两种颜色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
2.绘图:
在白纸上绘制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中心体和纺锤体。
注意:
要足够容纳制作的四条染色体
让两条长度相同、颜色不同的染色体配对,着丝粒靠近。
3.配对:
模拟联会过程
4.将两对染色体横向分别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
4.排列:
模拟减Ⅰ前期
模拟减Ⅰ中期
双手抓住并移动染色体的着丝粒,使两种颜色的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5.分离和组合:
6.产生新细胞:
绘制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轮廓、中心体、纺锤体,将已经移到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放到这两个新细胞中。
模拟减Ⅰ后期
模拟减Ⅰ末期
7.减Ⅱ过程的模拟:
(1)将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横向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处。
(2)分开着丝粒,将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
(3)在两极有染色体部分绘制出细胞轮廓代表子细胞。
2.假设细胞中有2对染色体,减数分裂Ⅰ时,非同源染色体有几种组合方式?如何模拟?

模拟活动设计:
1.细胞中至少需要几对染色体?
至少需要两对对染色体
有两种组合方式。假设分别用A、A,和B、B,表示2对染色体,则减数分裂Ⅰ时,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有两种:(1)A、B和A,B,;(2)A、B,和A,B。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二)模拟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三)模拟减数分裂中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1)模拟细胞中只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情况
减数分裂能产生的配子种类
四个配子
两两相同
共能产生2种配子
(2)模拟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情况
共能产生4种配子
(3)若细胞中有三对同源染色体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
8种
23种
精(卵)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 可能形成的配子类型(种)
1
2
3
n
②生物个体[多个精(卵)原细胞]
①单个精(卵)原细胞
减数分裂能产生的配子类型
21
22
23
2n
正常人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可能形成的配子种类为_____种
4个精子(两种)、1个卵细胞(一种)
223
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 种;
人体细胞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那么人产生精子和卵细胞时可能产生 种配子。
(1)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种;
2.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223
1
2n
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种;
2
特别注意:
减数分裂中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讨论:
1.描述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数目和主要行为的变化,分析其意义
染色体的数目:减数分裂Ⅰ后数目减半
2.根据以上三个模型,说说减数分裂产生多种配子的原因。
染色体主要行为的变化:减数分裂Ⅰ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减数分裂Ⅱ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细胞两极等
减数分裂的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同保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在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都会使减数分裂产生多种配子。
二、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
1、概念:
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作用依赖的细胞学原理
细胞膜等的识别功能
生物膜的流动性
卵细胞
精子
2、过程:
卵细胞
卵细胞
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卵细胞
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卵细胞
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卵细胞
卵细胞细胞膜发生变化,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卵细胞
卵细胞细胞膜发生变化,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卵细胞
卵细胞细胞膜发生变化,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受精卵
1
1
2
2
受精作用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受精卵
1
1
2
2
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之卵细胞。
精子
(来自
父方)
卵细胞
(来自
母方)
受精
有丝分裂
受精卵
体细胞
细胞中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叫做同源染色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
母方
父方:细胞核
细胞核
细胞质(线粒体)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
父母双方各提供一半
受精卵中的DNA:母方>父方
1)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原因:
a.减数分裂产生
配子的多样性;
b.受精过程配子结合的随机性
3.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2)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受精作用
受精卵
卵细胞
精 子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 )生物体( )
46
23
23
46
2n
n
n
2n
细胞分化有丝分裂
遗传的多样性原因:
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多样性: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2)受精作用:精子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遗传的稳定性原因:
减数分裂使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比体细胞少一半,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恢复到体细胞数目
总结
细胞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过程中DNA、染色体变化规律
2 N
4 N
间期
间期
减Ⅰ
减Ⅱ
有丝分裂
(体细胞)
受精
作用
精子
卵细胞
(极体)
分裂期
精(卵)原细胞
初级精(卵)母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
减数分裂
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1 B. 1∶2
C.1∶3 D. 0∶4
A
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数比为(  )
A.4∶1     
B.2∶1
C.1∶2
D.1∶1
D